• 6

咖啡非達人-簡單自己煮咖啡-咖啡豆與咖啡粉+摩卡壺與手打泡+義式咖啡機&奶泡拉花 共三篇

咖啡非達人-簡單自己煮咖啡-咖啡豆與咖啡粉

前言: 日前有個朋友正在為去年(2009)的咖啡賽冠軍寫書,身為喜愛咖啡的一份子,我總覺得為什麼一定到外面買貴鬆鬆的咖啡呢? 其實自己煮咖啡既簡單又有趣,也是因為這樣,絕對不是達人的我,也想分享一些小小的經驗給所有喜歡喝咖啡或是剛入門的朋友們,因此我會省略一些專有名詞或是較深度的東西,用最簡單的煮咖啡方法,讓所有的朋友們在家也能輕鬆擁有一杯『屬於自己的咖啡香』。 (有不足還是誤謬也請不吝指教討論互相切磋^^)

所有的開始當然是從咖啡豆開始,很多人都有個迷思,豆子要買多少錢?是不是越貴越好?到底應該買怎樣的豆子!?其實大家真的想太多了,每個人喜歡的 咖啡口味是絕對不一樣的,有些人喜歡苦味重一點,有些人喜歡酸味重一點,有些人喜歡焦糖味,只要對了你的味,價格又是你可以接受的,我相信這就是最適合你 的豆子,所以不要再迷思一磅上千的咖啡豆了。

不過,咖啡豆還是有些差別,重點是適合的煮法跟喝法,這是基本規則,也不會破壞了咖啡原本的味道。不過就說非達人了,專業的說明就交給廣大的咖啡達人,我只提幾個基本的豆子還有台灣比較常喝的喝法是和的豆子。


  • 藍山(代表豆種:藍山豆): 適合以虹吸式或手沖式的方式沖泡,建議喝黑咖啡以品嘗咖啡的香味。

  • 曼特寧(代表豆種:曼特寧豆):適合以摩卡壺或手沖式的方式沖泡,與藍山相同,建議以黑咖啡做為品嘗基礎。

  • 美式(代表豆種:阿拉比卡豆):適合以手沖式或是蒸氣美式咖啡機沖泡,因為多次回沖,建議加奶精及糖降低咖啡的苦澀味。

  • 摩卡(代表豆種:曼巴):適合以摩卡壺作沖泡動作,摩卡壺的壓力約為2大氣壓(BAR),也可以拿來做卡布或拿鐵等基底,建議加牛奶或直接喝黑咖啡品嘗。

  • 義式濃縮(混和豆):須以9大氣壓以上的義式濃縮咖啡機沖泡,通常為拿鐵或卡布等基底,ESPRESSO為濃縮建議不加任何調料品嘗。

  • 拿鐵:以ESPRESSO作為基底,以1:3 (咖啡一牛奶三)的方式作融合,可以加入許多種香精或焦糖,做不同口味的呈現。為目前台灣最流行的喝法。

  • 卡布奇諾:相同以ESPRESSO最為基底,以1:1的方式融合,上面灑上肉桂粉,以肉桂粉吊出咖啡的香氣。


聽到這,是不是想昏倒想打退堂鼓了? 其實上面說的也不一定拉,就一個摩卡壺就可以煮絕大多數種類的咖啡,簡單煮咖啡就是不要想太多,基本原則抓住,器具真的不是太重要。

接下來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買豆子又擔心還要去買磨豆機,看看我,一台果汁機就搞定拉,再不然在買豆子的時候請店家直接幫你磨好,如果你在賣場(COSTCO等)買,其實都會有磨豆機提供磨豆服務,但是記得磨完的豆子氧化會比豆子快一兩倍,所以建議要快快煮完喔! 一般豆子建議一到兩個月內要使用完。


我稍微提醒一下選咖啡豆的重點,以提供想比較深入的朋友。
咖啡豆的選擇當然就如同我上面說的重點,自己喜歡,除了從香氣來分辨以外,還有重點的是咖啡豆的油脂。
看看下圖,左邊的是COSTCO的豆子,相較來是比較黑油脂不足,煮出來的咖啡也會比較苦澀。而右邊的是永和161的手烘咖啡豆,相對來說光澤度跟油脂就相當足夠,煮出來的咖啡焦香味足且不苦,香氣十足。但各有優點,帶去公司喝的咖啡,我就用COSTCO的豆子,假日自己在家享受當然就用高級手烘的咖啡。兩個都是我常喝的咖啡,雖然有好壞之分,但是只要能接受,就是好咖啡^^。


同發我的BLOG: http://gigenfu.wordpress.com/2010/12/15/unprofessionaleasycoffe-beans/
2010-12-17 11:54 發佈

Gigen0322 wrote:
所有的開始當然是從咖...(恕刪)


先簽到 我喜歡喝咖啡
咖啡非達人-簡單自己煮咖啡-摩卡壺與手打泡


前言: 日前有個朋友正在為去年(2009)的咖啡賽冠軍寫書,身為喜愛咖啡的一份子,我總覺得為什麼一定到外面買貴鬆鬆的咖啡呢? 其實自己煮咖啡既簡單又有趣,也是因為這樣,絕對不是達人的我,也想分享一些小小的經驗給所有喜歡喝咖啡或是剛入門的朋友們,因此我會省略一些專有名詞或 是較深度的東西,用最簡單的煮咖啡方法,讓所有的朋友們在家也能輕鬆擁有一杯『屬於自己的咖啡香』。 (有不足還是誤謬也請不吝指教討論互相切磋^^)


這篇就來介紹最適合簡單做咖啡的器具『摩卡壺』,也有人稱之為義式壺,這種壺基本上就可以煮出所有的咖啡種,從輕烘培的藍山、曼特寧,到重烘培的曼巴、ESPRESSO,他都可以煮出來。當然我還是得說簡單煮咖啡,用最簡單的方式煮出來自己喜歡的咖啡就是好方法。

接下來我們就一步一步跟大家一起開始煮一杯自己的咖啡香吧^^



首先當然先來介紹器具,見上圖,基本上摩卡壺有三個部件,中間的當然就是最重要的中心壺,左邊的是小瓦斯爐,右側的是手打奶泡器。

首先是小瓦斯爐,其實用家裡的瓦斯爐就可以了,只是如果你的壺比較小,就要加上個輔助環或是輔助架,也可以到99大賣場那種地方,哪都有賣野外方便爐(不是小傢伙喔),哪種也可以用,但要注意,最好是能夠調整火力的,因為咖啡的濃淡就靠這火侯的調整。


再來就是手打奶泡器,這其實也不是必須的拉,就看各位想不想喝有奶泡的,拿鐵也不一定要有奶泡,牛奶直接倒進去也沒問題的,但是手打出來的奶泡不太能夠用來拉花,因為手打得奶泡通常比較粗厚。但是手打奶泡有個好處,就是只有這手打奶泡器可以打出冰奶泡喔!!!
知道有用過的人,一定會說,手打奶泡好難喔,雖然我也學了一陣子,還經歷過打了五分鐘打不出來的窘境,不過我覺得說穿了其實也沒有很難,抓到訣竅,很快就可以打出來,想學!? 看到最後,我有影片教學喔^^


接著當然就是最重要的摩卡壺,摩卡壺又分四個部分,請見下圖右:
左上的為底層壺:也就是裝水的壺槽。
右上就是上層壺:煮好的咖啡就會集合到這。
左下方的為豆槽:就是放咖啡粉的地方。
右下方的為減量板:用於煮少量的時候用來加壓減量咖啡粉(有些摩卡壺並不會附此部件)


接著要開始煮咖啡了,摩卡壺的原理是利用蒸氣壓力的原哩,利用水加熱膨脹壓力增加(通常會到2BAR左右),讓熱水快速的通過豆槽裡咖啡粉,也是因為這樣,咖啡的香味可以很快的出來,卻不會帶有咖啡的苦澀。
接著我們就一步一步,快樂簡單做咖啡吧~^.^~

  • Stp1.當然就是加水了,水量建議你要的量,再加1/3左右,也就是說,你想要主要兩杯的咖啡,就必須加入兩杯半的水。(小撇步:底槽的水其實可以加熱水,可以減少等待時間,但底槽通常無隔熱裝置,要小心燙傷。)

  • Stp2.然後把豆槽放上,把磨好的咖啡粉加入到豆槽裡。

  • Stp3.利用減壓板,輕壓咖啡豆。(此處咖啡粉的緊實度也會影響咖啡的濃度,但切記不要過度重壓,否則下方水槽的水將無法順利通過)

  • Stp3-1.減量版的使用,如需煮少量,則可以將減量版置於豆槽咖啡粉上,讓豆槽咖啡粉並不會因為空間過大壓力不足,以致沖泡時減低風味。(擺設方式如下圖)

  • Stp4.咖啡粉的量壓實後,約為豆槽之8至9分滿,不宜太滿。

  • Stp5.接著就可以上層主壺,蓋上旋緊。注意喔,要旋緊,若沒旋緊會造成壓力逸散,會造成煮的時間過長甚至失敗。

  • Stp6.接著就是放到瓦斯爐上,開始煮我們的咖啡嚕。
    (爐火的大小關係著咖啡的濃淡,請自行調整火力)

  • Stp7.約莫7-10分鐘(熱水3-4分鐘),當你聞到香濃的咖啡香味,就代表咖啡已經開始流至上層壺,這時你可以打開偷看,期待的咖啡就快好了。


  • Stp8.那怎麼樣分辨是否好了呢? 聽到這聲音就可以關火了。


拿出心愛的咖啡杯,好好品嘗這屬於自己美味的咖啡吧^^ (壺很燙要小心喔!)


咖啡好了,那想喝個拿鐵或是卡布呢,那當然就要打奶泡了...

  • Stp1.將奶泡加熱至60-65度。(小撇步,牛奶也可利用微波爐加熱,600W約40秒)

  • Stp2.加熱完的牛奶,就可以打奶泡了。

    打泡過程請參照影片: (別擔心,過程中牛奶溢出屬正常!!! 況且就說不是達人了^^!!!)



  • Stp3.打好的奶泡,將他倒入咖啡中。香濃的拿鐵就完成了。


看看我們今天的成品吧,是不是很簡單很漂亮,有沒有很有成就感!? 希望大家的家裡都可以飄逸著咖啡香~^.^~



同發我的部落格:http://gigenfu.wordpress.com/2010/12/16/unprofessionaleasycoffe-moka/
咖啡非達人-簡單自己煮咖啡-義式咖啡機與奶泡拉花

前言: 日前有個朋友正在為去年(2009)的咖啡賽冠軍寫書,身為喜愛咖啡的一份子,我總覺得為什麼一定到外面買貴鬆鬆的咖啡呢? 其實自己煮咖啡既簡單又有趣,也是因為這樣,絕對不是達人的我,也想分享一些小小的經驗給所有喜歡喝咖啡或是剛入門的朋友們,因此我會省略一些專有名詞或 是較深度的東西,用最簡單的煮咖啡方法,讓所有的朋友們在家也能輕鬆擁有一杯『屬於自己的咖啡香』。 (有不足還是誤謬也請不吝指教討論互相切磋^^)



這裡要介紹,近年來台灣最流行的咖啡喝法『拿鐵』,用的就是用ESPRESSO為基底,使用的是義式濃縮咖啡機,要稱的上義式咖啡機壓力就必須在9-12大氣壓(Bar)左右的壓力快速萃取。
實現在市面上的咖啡機百百種,其實每台機器功能都差不多,重點差異還是在壓力足與不足,我不認為在簡單喝咖啡的基準下,有無名牌的差別。

當然現在還以很多所謂自動煮的咖啡機,當然也可以,不過就少了自己動手做的樂趣,我在這邊還是介紹大家用簡單作的方式煮拿鐵吧。
接下來我的分享裡,我用的是『Capresso卡布蘭莎-CP111』,為單管15大氣壓。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一步一步來煮出美味的拿鐵吧^^

<!--more-->當然先來介紹器具,請參照上圖,

後方是機器的主體:主體左方銀色小管為蒸氣管用來打奶泡用的。
中左是萃取把手:用來盛裝咖啡粉杯,並導流咖啡萃取液。
前二是萃取杯:用來盛裝咖啡粉,左方為15g約可做兩杯,右方則為8g約一杯量。
前左是填壓器:用來壓合咖啡粉,大小注意要配合萃取杯口徑。
中右是拉花杯:用來打奶泡,以及拉花的杯具。

義式咖啡機,用的是高壓方式將9-12大氣壓的蒸汽熱水通過咖啡粉,快速萃取出咖啡的香氣,萃取出的咖啡汁液,不只濃郁還可以降低一般煮法容易因過度萃取而產生的過度咖啡因。
好,了解了器具,我們就開始煮咖啡吧!!!

  • Stp1.先選擇你要的份量,通常15g的盛杯約可以萃取出2杯150ml的咖啡,相對8g的就是一杯的量。我用的是15g的咖啡盛杯,因為好咖啡要成雙,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咩^^

  • Stp2.在咖啡盛杯裡裝填咖啡粉,裝填時依照個人所需求的量增減。

  • Stp3.利用填壓器將咖啡粉壓實,在這裡,你填壓的力道將決定這杯咖啡的濃厚。
    輕壓,流速快,咖啡也就比較淡;重壓,流速慢,咖啡當然就會相對濃厚。
    建議填壓好的咖啡粉餅約佔盛杯的9成滿。

  • Stp4.接著就將萃取手把裝上咖啡機,打開開關,看著那那香濃醇厚的ESPRESSO緩緩流出。咖啡就快好嚕^^

  • Stp5.煮好的咖啡,這就是ESPRESSO,因為接著準備作拿鐵我用大杯裝,如果用精美的小杯裝,這就是一杯濃厚香郁的ESPRESSO。
    另外介紹一下,ESPRESSO重點就是上面那層厚厚的咖啡色物質,叫做 CREMA,其實就是由咖啡的油脂經由萃取轉化出來的,也是義式咖啡機才有辦法煮出來的特殊物質,而這就是ESPRESSO的美味重點。



接著就來打奶泡吧!!!

  • Stp1.裝入牛奶到拉花杯裡(牛奶不需先加熱),分量約為等同咖啡萃取液的1.5倍-2倍。

  • Stp2.接著利用咖啡機的蒸氣管,來打奶泡,蒸氣管的頭必須保持在牛奶液面下約0.5公分處,因為牛奶會打發膨脹,所以要特別注意喔千萬不可整跟沒入,否則會造成牛奶過熱。
    另外,因為牛奶溫度會越來越高,建議要將牛奶保持在60度左右,打出來的奶泡才會夠綿密喔。
    PS:有人會有疑問,奶泡是要先打發還是先打綿,其實這見仁見智,我都是邊打發邊打綿。



  • Stp3.打好的奶泡就可以跟咖啡融合,當然如果可以,拉個花也不錯^^
    簡單喝咖啡,咖啡好不好喝才是重點,拉花只是增添樂趣,好不好看就不重要拉^^y (好大的藉口XD)


邊拍邊喝一下子就見底了,好滿足,希望大家的家中每天都能飄散著咖啡香...


同步發於我的BLOG: http://gigenfu.wordpress.com/2010/12/16/unprofessionaleasycoffe-espresso/

peirreflame wrote:
先簽到 我喜歡喝咖啡...(恕刪)


噗,你還真快,寫得不好,請多見諒阿~

我略過許多專業與複雜的細膩程序,如有需要歡迎討論^^
看著文章彷彿聞到咖啡香,讚!(等級不夠沒辦法幫你加個分....)

另外你朋友的寫的書已經出了嗎?請PM書名,感謝感謝~
每天這樣上01有什麼意義? 意義是三小?
本身也很愛喝咖啡
也喜歡動手做
五分奉上

Gigen0322 wrote:
咖啡非達人-簡單自己...(恕刪)



你騙人
這樣還不算達人???

愛喝咖啡的我 奉上 5分
馬爺.......................

tcc54 wrote:
看著文章彷彿聞到咖啡...(恕刪)


還沒,預計明年六月才會出...
是與2009黏大師賽冠軍 張仲侖 一起咧的書...
到時還請多支持...

李小勳 wrote:
本身也很愛喝咖啡也喜...(恕刪)


呵呵,都是喜歡咖啡的人,謝了^^

markyang1973 wrote:
你騙人這樣還不算達人...(恕刪)


真的不是達人拉,看過太多神人,我的訴求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動手做^^
只要你動手,也可以變成一個小達人喔...
看來這類文章好像沒有太多人愛...

本來還想分享手沖的,該考慮一下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