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莊園?精品? 如何辨真假?


portnoybest wrote:
原來山頭氣是這個意原來山頭氣是這個意思,完全感受到了....讚讚讚 (問了很多人山頭氣是什麼,網路也查了,說的跟算命一樣淚淚)


其實山頭氣可以理解為產區的特色風味,在南投的松柏嶺和鹿谷產的茶基本上風味就不一樣

咖啡產區中以衣索比亞的特色就是酸香味 花香 果香 風味比較濃,印尼的曼特寧風味醇香順口 濃烈

forester小蔡 wrote:
如果你沒辦法辨別好...(恕刪)


確實,最近也是尋尋覓覓

最後,發現2家不錯的,

第1家好低調,沒看到任何介紹,網路也沒相關資訊,

位於新店大潤發1F bankers coffee
(可用fb去找,店內有3個主打,挑豆,洗豆,新鮮豆,實際去看過,很不錯)

第2家是永和季節香,一進門就看到在挑豆,算名店,新鮮問題應該也不用擔心

以上分享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jazzelf0126 wrote:
其實山頭氣可以理解...(恕刪)


學習了...

不過一直好奇,其實最基本的 "酸,苦=淺焙,深焙"

若是把耶加用full city 曼特寧用 Light Roast 那會得到怎樣的口感呢?

有機會來試看看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jazzelf0126 wrote:
其實山頭氣可以理解為產區的特色風味,在南投的松柏嶺和鹿谷產的茶基本上風味就不一樣


用葡萄酒裡的"風土"來解釋,是比較好懂
但東方裡的"氣"又帶著另一種含意,我也不太會解釋
不過親自去了之後,就會有所感覺

jazzelf0126 wrote:
其實山頭氣可以理解...(恕刪)


阿里山的茶 喝起來是 草青味

梨山系 的茶 有股蜜香,果香

大禹嶺 和 杉林溪 也各具風味!

除了這個之外,海拔越高,高海拔的高山氣甘甜味會更明顯.....

這就是講的山頭器!

不同地方出來的茶,絕對會有差異
板大可能跟我一樣,不是太精細的個性,咖啡喝得出來不同,
也知道自己喜歡哪一種咖啡,但是市面上價錢混亂,
同一種豆子,常常喝到不同的味道。
有時候自身的狀態也是問題。例如早上喝和傍晚喝,
剛吃飽喝和半飽喝時,甚至同一杯咖啡都因為喝時的溫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感受。
這麼多變化的結果,就是不知道什麼才是這一支豆子的"正確"味道。

我是已經放棄了,反正在自己付得起的價位內買,
有得喝就喝,好喝就再買,真的連續幾次都不好喝就再換。
不用追求精品或什麼名頭,一切隨緣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板大可能跟我一樣,...(恕刪)


一切隨緣吧我想才是王道,

過份的選擇,真的自找麻煩,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學習了
要跟我拿一些豆子


先喝喝看嗎?

六日烘焙之後出貨


哈哈



其實


這個問題很簡單

喝下去<

對味就好了


以前年輕時<
很磨啥品牌的機油


說加了之後對汽車的性能多好多好


其實<
加了之後

自己駕駛起來的感覺最知道
愛泡咖啡、烘咖啡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

flymousetw wrote:
不同地方出來的茶,絕對會有差異



雖然有的時候是因為茶樹品種或者製程上的差異所造成的,但是風土對於茶或咖啡的影響依然是絕大的。想想Typica種由歐洲人帶到各地去種植,而各地的Typica卻又各具不同特色......

再提到茶好了。鐵觀音不僅是指製程,也是獨立的茶樹種類。而台灣的鐵觀音無論是樹種或是製程都與當年從福建帶過來的別無二致。
然而木柵鐵觀音我喝過、正統的安溪鐵觀音我也喝過。但是泡出來的茶色、香味卻會讓人認為是兩種完全完全不同的茶。很值得玩味。

cc002266 wrote:
雖然有的時候是因為...(恕刪)


台灣蠻多鐵觀音是製作過程,而茶種並不是真正的鐵觀音,一般人分不出來,我也分不太出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