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2395 wrote:請問一樣的豆子,不一...(恕刪) 要看烘焙手,當然有更好的工具能更穩定的控制火侯及烘焙曲線有神器等級的烘焙機,一來可以打響店的知名度,又可以降低烘焙失敗的機率台北還不少台大大小小的probat,中部就少許多,印像中不到五台吧
比起義式咖啡機台設備十幾萬甚至數十萬的,相較之下手沖設備的花費真的很省很省。最貴的花費應該就屬磨豆機了。很高興也很慶倖還好自己只喜歡手沖/賽風咖啡的口感。老實說,拖這麼久才買的原因主要是捨不得花這麼多錢在磨豆機上。總覺得只是一個人喝,手搖(兼運動)就可以了。但是後來越來越發現到咖啡粉的粗細會影響並決定該如何決定萃取的速度,這件事讓我發現到手搖的刻度無法精準定位。每次清粉塵,要再把控制鈕轉到適中的位置都要花上一些時間(更重要的是,浪費豆子在試磨上)。這件事成為我決定非買不可的主因。我一直覺得豆子的好壞遠比磨豆機重要太多,所以只想把有限的預算花在好豆子上。本想說手搖所引起的麻煩習慣就好,但沒想到還是不敵懶惰因子的作祟。當然啦,也許等一下開封使用會改變我對磨豆機重要性的想法也說不定。小飛馬和小富士之間的價差頗為懸殊,CP值有沒有也跟著高到這種程度...坦白說我有些質疑。但是想到這一台買下去可以用個十幾年,每年每天每杯平均分攤下來其實還可以接受啦。所以這台就出現在我家了。最近花在咖啡上的錢還真不少。除了買小富士之外,我又買了一個kalita 2~4人份的濾器(目前所使用的是一人份的濾器,兩杯沖兩次頗浪費時間和濾紙)和hario 1~2份的濾器和濾紙(比較一下扇形及錐形濾器的不同)。以及打算放在公司使用的簡易咖啡壺(HARIO VDD-02B是不是很有chemex的影子阿)。過一陣子,我要想辦法弄一個Kone(請搜尋關鍵字Coava Coffee)或Kaffeologie的金屬濾網回台(希望HARIO VDD-02B的壺適用)。如此一來,我又可以玩一下金屬濾網保留咖啡油脂口感的樂趣了。番外篇給愛樂壓用的...給賽風壺用的...
既然有貴族的專業工具,那也來一下平民的休閒玩具昨天剛入手,先開一下箱Nesco CR-1010-PRR Coffee Bean Roaster, 800 watt熱風式傻瓜級烘豆機很素的外箱,沒有內箱了保麗龍包得好好的,遠從印弟安那波里斯飛來台灣!!拿出來的樣子,視覺效果不錯,體積並不會很大台控制盤,不能調溫,只能控制烘培時間,可隨時中斷進入冷卻烘培室,裡面的那根螺旋棒會攪動豆子讓豆子能均勻受熱,一次可烘培1/3磅正面的樣子,邊烘邊欣賞也是種享受啊!!上蓋打開的樣子,左邊是集煙口,有特殊設計,右邊烘培室上方則是銀皮收集杯和濾網集煙口,內建了專利的觸媒裝置,可將烘培時的煙有效的抑制,室內不會搞得都是煙喔因為生豆還沒到手,只能先開個箱,以後再補上操作中的影片和烘出來的成品
請問大家水和豆子的比例是多少??有人建議我150cc對18~20g的豆子。我以往因為嫌麻煩,就用兩匙豆子,沖到200cc的刻度。看了一下網路上的建議,我得沖法好像太淡了呢。剛第一次用小富士磨豆子,速度好快,粉好細(刻度5)。結束之後,把刻度轉到6。請問大家的小富士刻度又是多少呢?
vicky2395 wrote:請問大家水和豆子的比...(恕刪) SCAA有研究出,豆子在適當的研磨、沖泡時間、溫度,水粉比例換算結果各為1:16 / 1:17 / 1:18最佳所以我通常一杯都取一匙12g沖泡出200cc個人也覺得這樣風味最好,供你參考台灣多數的煮法就像你一樣,粉多水少,雖咖啡味濃,但並不是最全面的口感風味
vicky2395 wrote:嗯嗯,多謝分享。試了...(恕刪) 記得刻度要多試,我記得小富士好像沒人手沖用到刻度5的,雖然我沒看過你磨出來的粉刻度如過粗會導致流速過快且粹取不足這據說是官方的刻度適用表,你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