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本文已刪)-勿點-[評測] NanoFoamer PRO 全自動奶泡機詳測 心得評價|簡單製作可拉花奶泡不煩惱

yuxian wrote:
QA裡面有分析。我覺...(恕刪)


看完整樓,忍不住吐一下

覺得樓主不是很中立,甚至有些資訊是錯誤,而這個錯誤連我新手都知道


1.拉花能不能成,最重要是"奶泡",其他都是其次。用醬油,洗碗精都可以拉花(YOUTUBE上有)
油脂,融合會影響拉花跟整杯拿鐵口感,但沒油脂、融合不好絕對也可以出圖。

2.奶泡棒"絕對",對轉蒸氣奶泡有幫助,奶泡棒也是要分兩階段:進氣、跟融合。你能分辨打出來的奶泡厚薄,也能抓到蒸氣奶泡的厚薄程度。


已下是對新手有幫助的資訊

NanoFoamer PRO 還是 nanofoamer lithium?

取決你的訴求跟環境

NanoFoamer PRO
優點: 1.可以直接出圖。2."看似"節省時間。
缺點: 1.清洗,部件太多,清洗麻煩。2.連續出杯麻煩(除非你一次打大容量) 3.你還是要另外一個拉花杯
4.攜帶不便。5.粉貴。6.即使你會拉花,但是你還是不會打奶泡。

Lithium(充電版)
優點: 1.攜帶方便。2.清洗只要洗濾網。3.真正學到打奶泡概念。
缺點: 1.對完全沒打過奶泡新手非常不友善。2.要花時間與機器培養感情,抓到奶泡厚薄的甜蜜點。3..小貴

------------
我訴求是不插電、跟攜帶方便,又想要有品質的奶泡,所以 lithium 是目前唯一選。

全新手的前幾個月很痛苦,因為看了N百部的拉花影片,還是覺得抓不到問題。
可以出圖,但是要做到"洋蔥心"那種很流的奶泡,很難。
後來有機會接觸蒸氣機打出來的奶泡,才發現怎麼這麼簡單.....

NanoFoamer 能否打出接近蒸氣的奶泡? 絕對可以,但是要花時間練習,他的容錯率低,進氣時間,打勻時間,牛奶溫度都會影響奶泡,要很靠經驗。新手建議有接觸過蒸氣奶泡,最好要知道什麼厚薄程度奶泡適合拉花,這樣才能修正跟進步。

接下來才是拉花技巧....

---
關於時間

1.目前我冰牛奶250-280cc倒進拉花杯,直火加熱。溫度計60-70度。約3-4分鐘
2.期間處理磨豆、佈粉、壓粉,通常壓粉完牛奶溫度就接近好了
3.加熱好牛奶移開直火,放置一旁。咖啡先萃取。
4.萃取好,牛奶打泡,打泡時間,進氣3-5秒,打勻40-45秒。
5.融合拉花完成。

真正牛奶加熱+打泡時間,3-4分完成。65左右度牛奶放置1-2分鐘也不會降溫太多。
清洗只要洗濾網。到底哪個較花時間?

==
以下這個月拉的,技巧不好請見諒。





urico wrote:
1.奶泡能不能成,最重要是"奶泡",其他都是其次。用醬油,洗碗精都可以拉花(YOUTUBE上有)
油脂,融合會影響拉花跟整杯拿鐵口感,但沒油脂、融合不好絕對也可以出圖。

很簡單,因為我濃縮上沒問題
我濃縮已經抓刻度跟填壓抓了一整年了,
我確定濃縮本身就是口感不錯了。

畢竟此篇純粹只是談到奶泡跟拉花而已。
濃縮我是寫在另外一篇了。

原文有很簡單地提到,我的前提是在濃縮方面沒問題的狀況下。

我的濃縮原本口感上就沒太大問題。

今年過年時實測一次十幾杯,
親戚每個人都說好喝。連續出杯都沒停過。

親戚甚至喝到喜歡到拿保溫杯說要打包回去喝。
味道上,絕對沒問題

幸好有這台奶泡機,加快速度。
我可以專心的去弄濃縮。

濃縮方面我可以依照不同人不同口感去做些許調整。

長輩想喝,可是親戚都覺得長輩年紀太大會睡不著。
我就適當調整減少咖啡粉用量(只用了5克)
奶泡適當的提高。
當晚長輩睡得很香甜。

所以這本來就不會是單一口感就會符合所有人需求,而是需要依照不同人去做適合調配。

我不是遵守什麼比例或金杯規範的人,
好喝最重要。會因人調配。

本篇使用的濃縮picopresso套件
[心得] 手動濃縮機 Picopresso + NanoFoamer PRO 奶泡機|快速的做出一杯好拿鐵吧

基本上我希望版友可以繼續閱讀另外一篇關於濃縮方面的文章。

獲取更多關於拿鐵的細節。
文章連結這也附在原文上了。

urico wrote:
真正牛奶加熱+打泡時間,3-4分完成。65左右度牛奶放置1-2分鐘也不會降溫太多。
清洗只要洗濾網。到底哪個較花時間?


我奶泡棒已經用了整整一年了。
但真正拉花進步是從有奶泡機開始。
主要是因為拉花棒有各種不穩定原因,
而奶泡機奶泡相對都持穩。

所以現在奶泡棒都曬在旁邊不用。

過年期間鄉下連熱水壺都沒有,
礦泉水還是親戚買來的。
定溫壺還是我帶去的。

不太可能開瓦斯去加熱牛奶。
均熱版我也沒那麼大塊的。

奶泡機顯得超級方便,加熱+打奶炮就去自動完成。
我只要專心弄濃縮就好了。
弄完濃縮奶泡也完成了。直接出杯拿鐵。

我二者都有的狀況下,實際上我不會想重回奶泡棒了
現在奶泡棒我都拿來打抹茶

我還蠻建議沒蒸汽可用的狀況下,
直接無腦選擇奶泡機會是現在最好的推薦。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考慮狀況各有不同...可以上手就好
有些人想從進氣開始玩,有些人想直接可以拉花~

我自己也因為清洗方便性、不占空間、價格選擇Lithium奶泡棒
之前也有使用過蒸氣奶泡機一陣子的經驗...可以分辨進氣與打綿...
目前玩Lithium不到一個月大概做到跟蒸氣奶泡機差不多的菜鳥拉花程度...可以推三層...仍需多練習~

至於牛奶加熱我沒用直火,我用微波爐700W 160~180ml加熱1分20秒左右...快速!!
等待時可以去弄濃縮~
濃縮我是選跟下面這影片一樣使用Robot...一樣是看上清潔超方便...

使用Lithium可以拉花的效果推薦看崔太熊的影片
Disturbia wrote:
其實我覺得每個人考慮狀況各有不同...可以上手就好
有些人想從進氣開始玩,有些人想直接可以拉花~


其實這篇介紹的就是奶泡機~
也有把比較適合用的狀況寫明了。

沒有微波爐的狀況下,的確蠻方便的。

而且可以不用考慮蒸汽技巧跟奶泡棒技巧。

直接開練拉花,我覺得以初學者而言,
可以省不少奶。

畢竟蒸汽跟奶泡棒光是打出可以用的奶泡光是練習到有一定穩定度,就要浪費不少奶了。
這時候都還沒開始學拉花。

任何取代品去練拉花,
如可可粉、洗衣精、拉花液等等等。
其實手感跟真正的奶泡會有不少差距。

我用替代品練過一陣子,但並沒有辦法精進拉花技巧。
因為流動性等等跟真正奶泡也有一段差距。
也就是用可可粉練得好。
不代表真正奶泡就拉得起來。

而奶泡棒跟奶泡機的流動性也不一樣,
所以技巧很難去對比操作。

這就是為什麼部分人買了奶泡機挫折很大,
然後又回到奶泡棒使用的原因。

光是奶泡綿密度跟流動性以及薄厚等差異,
就可以失敗一堆了。

所以我常常看到討論區說用了奶泡機結果拉花不是拉不出來或者一坨的原因。

但其實奶泡機的奶泡品質非常穩定,
也就是習慣後,失敗率很低,接著就可以用這種穩定的奶泡去練習同一種圖,
漸漸的進步會比想像中的快。

因為奶泡的變因已經除去了,
剩下就是自己對應的拉花技巧跟手法去更穩定以及細緻調整而已。

這就是我為什麼覺得奶泡機用來練拉花會很不錯的原因。

但是此篇介紹的就是奶泡機。
不是奶泡棒也不是蒸汽

我本篇也有附上一堆這台奶泡機的拉花成果,
都可以參考。

所以本文會想點進來看的,
應該就是對奶泡機有需求的。

這台本來就不是設計來取代奶泡棒或者蒸汽的。
所以就是個人看自家狀況去決定購買哪類產品。


但以我跟我朋友而言,
我之前玩奶泡棒,他從奶泡棒到玩蒸汽。
其實不管是奶泡棒還是蒸汽,都還是在跟打好奶泡這件事情在奮鬥中。
所以就根本不用多想學拉花這件事了。



我個人從奶泡棒用到奶泡機,
拉花真正進步成長很快是從有奶泡機開始。
因為奶泡太穩定了,我可以專注於拉花修正。
所以圖案可以越修越穩定。

從奶泡機來之後,一開始挫折很大,每天七八杯都失敗。
但沒多久就習慣奶泡機的奶泡了。

到現在一天一杯成果就不錯了。
拉花穩定度逐漸變好。
而且穩定速度很快。

我才剛用奶泡機一個月,就比奶泡棒練了一年還有更好的拉花了。
因為奶泡太穩定了,著重拉花手法即可。
yuxian wrote:
[心得] Subminimal...(恕刪)

拿鐵咖啡和拉花 必須打奶泡
urico wrote:
看完整樓,忍不住吐一下
覺得樓主不是很中立,甚至有些資訊是錯誤,而這個錯誤連我新手都知道
1.拉花能不能成,最重要是"奶泡",其他都是其次。用醬油,洗碗精都可以拉花(YOUTUBE上有)
油脂,融合會影響拉花跟整杯拿鐵口感,但沒油脂、融合不好絕對也可以出圖。

2.奶泡棒"絕對",對轉蒸氣奶泡有幫助,奶泡棒也是要分兩階段:進氣、跟融合。你能分辨打出來的奶泡厚薄,也能抓到蒸氣奶泡的厚薄程度。


用到現在,我已經確定我可以賣掉奶泡棒了,
本來想說留著有用,但留著已經沒有用處了。

到目前每天1-3杯都是用奶泡機完成的,非常快速方便而且奶泡穩定。

基本上我已經不想用回奶泡棒了。

urico

所以你只會拉花,不會打奶泡

2024-03-31 3:08
yuxian
yuxian 樓主

我會用奶泡棒打奶泡,但我沒買義式機,不過相信有買義式機我學起來也會很快。因為最難的根本不是打奶泡這步驟,而是拉花。

2024-06-02 7:07
不知道有沒有人繼續在用這台。
目前使用到現在沒任何毛病,也持續穩定出杯喔。

另外我已經可以使用這台一次奶泡去拉花二杯小拿鐵了。
urico wrote:
所以你只會拉花,不會打奶泡

拉花會比打奶泡困難喔。
你看網路影片有咖啡師打好奶泡給其他人拉花,
結果沒一個人可以拉好花的。

我目前也還在努力學拉花,奶泡機可以讓我更專注拉花這件事。

奶泡機純粹只是節省打奶泡步驟讓自己更有空閒做其他事情而已。
對於快速出杯而言方便性還是很高的。

打奶泡根本不難,
nanofoamer lithium這種入門困難度較高的我都會打了,
義式機我是沒買,但買了我也會很快學會的。

但都有奶泡機了何必浪費空間擺一台義式機,
現在都小房幹嘛浪費空間塞一台義式機。

我家沒有微波爐,沒有瓦斯爐,
加熱牛奶我還得用電磁爐+均熱盤,超危險,均熱盤每次都上百度,碰到直接要送醫的。
而且每次鋼杯都因為均熱盤底部加熱導致非常難刷洗。
所以沒必要的話,何必回頭用nanofoamer lithium ? 我實在不懂。

如果你喜歡義式機或nanofoamer lithium打奶泡的過程,
那就用你原本的方式就好了。

打奶泡又不難學,難學的是後面的拉花。

反正我現在有這台省空間又安全的奶泡機,出杯很快也不佔空間就好了。
刷洗上也超級簡單。
起初有人收到NanoFoamer PRO這台機器批判一堆,
說什麼拉不了花奶泡太厚,無法拉小杯拿鐵等等。

現在我們來測試比較極限的拉花,Flat White的薄奶泡。
用的是淺焙的咖啡豆,為哥斯大黎加 音樂家 巴哈。淺焙直接來出濃縮。

Flat White的比例是 濃縮:鮮奶 = 1:2-2.5

這邊採用濃縮40ml搭配上90cc的鮮奶去做薄奶泡
因為做薄奶泡,所以NanoFoamer PRO採用進氣1,做最薄奶泡去做Flat White

直接來二杯。
這個是直接出杯就拍的。





NanoFoamer PRO到目前弄出的奶泡我還沒遇過拉不了花的。
如果拉不了花,那可能真的要多練練了。

我繼續練拉花,各位想練拉花的也可以一起練喔。
升級 or not ?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