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

1Zpresso J-series & 各式手磨粒徑分析 (continue...2021/2/22)

無論什麼硬度,兩物接觸必有一物磨損。若硬度相同則兩物皆磨損。....所以無解。(上油肯定可以減緩磨耗、但別吃到油)

就喝吧,別想太多。
淺色或者不銹鋼材質不會磨損?
還是磨損後看不出來?

難怪最近出的都是淺色(個人覺得沒有以前深色的漂亮)
那個中軸六角可以再做大一點 減少磨損 另外不鏽鋼會比鋁耐很多
尤其是JE用衣索比亞水洗高硬豆做濃縮 施加扭力非常大 磨損應該更明顯
旁觀者 wrote:
淺色或者不銹鋼材質不...(恕刪)
旁觀者 wrote:
淺色或者不銹鋼材質不...(恕刪)

淺色外觀磨損後的色差不明顯,沒甚麼人會注意
深色外觀磨損後因為對比強烈看似很嚴重,所以心情會受影響
而不鏽鋼材質硬度高,磨損一定比鋁合金輕微


ysee wrote:
那個中軸六角可以再做大一點 減少磨損 另外不鏽鋼會比鋁耐很多...(恕刪)

中軸六角柱的尺寸為6.3mm是常見的公規
因為 電鑽/電動起子/工具 所使用轉接套筒的規格就是6.3mm
所以許多手磨中軸才會設計成6.3mm
就是為了讓大家方便可以無縫轉接這些電動工具
XTR wrote:

淺色外觀磨損後的色...(恕刪)


Update一下:
J系列現在有小改版,外刀盤座有設變,螺絲看不到了,然後轉盤刻度由原本的一圈24格增加到一圈30格了,外觀的話也有些許不同
upmika wrote:
Update一下:J...(恕刪)

看來後期改了不少
初版J磨一圈只有12格
後來改為24格
現在又改為30格?
不知道後期單圈螺距是否相同?...
照片中新款刻度盤/旋鈕的金屬質感似乎和舊版不太一樣?

XTR wrote:
看來後期改了不少!初...(恕刪)

其實這次J系列改版就是壓垮我對1Z好感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其名改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例如:握把皮加長、蓋住螺絲,然後外出盒沒了。

如上圖既然願意在賣場解釋改版原因,怎麼不解釋為何拿掉外出盒?

1. 握把皮長度,這是1z第一天用皮質止滑嗎?
2. 螺絲露出來,現在市面上一堆手磨,J系列是第一台露出螺絲的嗎?(而且沒了螺絲,大家就突然變開竅知道外刀是用轉下來的了?)
以上兩點明明是很早就顯而易見的事情,卻到後期才假借改版之名行漲價之實。
而且從4月預購版到現在也才短短八個月是不是改到第四版了?
在我看來這就是拿消費者當白老鼠,變相漲價。
再好的客服有什麼用,還不是拿錢堵嘴而已。

而現在產品命名依舊是叫精裝版,我倒想問問1z,以前買外出盒版本的活該用短皮的、螺絲露出來的?現在買精裝版的活該沒送外出盒?

產品線已經夠複雜了,現在連一個J系列也能這麼多版本,連轉盤刻度都有三個版本...機海不是這樣玩的啦。
虎皮KKK wrote:
其實這次J系列改版就...(恕刪)

虎兄放輕鬆點吧~~

廠商會不會改版,要不要玩機海,應該自有他們的考量

個人看法如下:

新產品難免會出現未考慮周全的問題
如果廠商願意接受反饋並能及時修正bug
可以越改越好,越改越穩定
這種正向反饋與肯負責任的態度
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好事

匿名是如此
海勒是如此
玲瓏是如此
1Z是如此
KINU應該也是如此....

他們都會改版修正
他們也都會陸續推出新機新款

-----

至於要不要玩機海策略這更是各廠商的策略與自由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產品越多樣化越好
越能客製化越棒
因為我的選擇性可以更多!

但產品越複雜越多樣化
對廠商來說卻不是件好事
因為模組越複雜
成本就會越高....

但廠商玩機海成本會提高又關我甚麼事呢?
只要我能用可以接受的價格買到我想要的東西就好了啊!

況且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百家爭鳴可是消費者之福
不是嗎?

產品定價也是如此
定價高低是廠商的自由
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是我們的自由
因此成交價格就是供需的平衡點

既然我當下願意掏錢購買
就代表我當下是認同這樣的產品與其價值
而且買了就用力操用力用
真有問題有瑕疵也不需太擔心
因為只要是肯負責任的廠商
有問題就送返原廠要求維修保固

所以既然我當下買了就買了
不需要再去多想後續會不會有改版?
將來會不會推出新款?

-----

如同買車買手機買咖啡機一樣
永遠都會有改款
永遠都會有新款...

萬一日後真的覺得不適合就脫手
這也沒啥大不了的
"合則來 不合則散"
沒聽說買磨豆機也要從一而終的啦~

所以抱持著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的心態
因為永遠都會有更新更好更超值的東西出現
永遠,是等不完的啦!
XTR wrote:
虎兄放輕鬆點吧~~ ...(恕刪)

我沒太注意其他產品線所以就只談J系列
從預購開始至今八個月歷經
1.預購版斷搖把 2.正式版 3.換色第一版 4.換色第二版(現行版本)。
早買早享受與早買當白老鼠還是有點不同的...
改bug造成的成本上漲是不是轉嫁消費者?在第四版看來,我覺得是。
以專案經驗來講,bug跟需求是不一樣的。

之前曾看過有人說客服再好我寧願一日開始拿到就是穩定沒問題的產品。
我個人感想是,如果產品夠穩定,客服好這件事不會傳千里。

我原本是因為1z進入$3000產品線才購買的,也陸續買過js、je、zp6、je+,目前已全數脫手不願再當白老鼠了,誰曉得下一個停產的型號是哪個。
虎皮KKK wrote:
我沒太注意其他產品線...(恕刪)


一枝磨才三五千元,當作玩具便可以了,買了覺得好用就留下,不好用就買另一只就行,如果是很影響自己的財政就不要買好了,反正手磨好不好用同時有主觀感跟客觀技術設計的成份,合心意的差1000元也不介意付,因為不是每天買。
(有點像99%的人不會深究iPhone XR在不同地區發售的型號版本的分別)

1Z 對顧客的反映跟反應都很快,很年青的公司,但產品線真的很複雜,我看了就頭痛,買不買他們的手磨跟手動咖啡機真的「隨緣」。
  • 8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