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Flair開箱~首頁更新原廠壓力錶!(874樓土炮壓力錶)

we543543 wrote:
la pavoni粉杯細孔感覺比較大...(恕刪)

先前也有這樣的疑慮, 想說細粉50um大小的應直接就從孔洞中跑出來了, 喝起來應會更沙才對, 後來才知道有所謂的"架橋現象"可說明比孔洞小的細粉為什麼還可被擋下來...
http://slidesplayer.com/slide/11636067/


不過, 不同濾杯/孔洞大小對細粉過濾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 相同刻度下, 手上53mm的就容易出虎班Crema...


we543543 wrote:
沙沙的口感...(恕刪)

HB中比較濾杯時是說會影響口感的要素中, crema佔了一大比重, 還提到若放涼後, 大/小濾杯的出品喝起來的觀感是差不多的,
與la pavoni口感上的差異主要會是在crema上? 放涼後試試?

補:
we543543 wrote:
結果很滿意,前面預浸的幾滴滴下後,後面就是乖乖的一條老鼠尾。...(恕刪)

新版的邊牆(?)較短, 咖啡滴比較不容易黏在上面形成通道? 只有新舊一起壓才知道是否是這原因囉...
借用#571 Y大相片畫線, 紅線長短會是影響是否容易形成老鼠尾的原因嗎?


chan.chenhao wrote:
40mm:9g


粉磨細之後,很多東西回來了。

為避免是偶然,多試了幾杯。因為沒其他磨豆機可比較(搞不好只是我磨豆機的甜蜜點),目前的條件是減粉量,然後磨細建立壓力,味道明顯變溫和但風味更豐富,水粉比拉高也很ok,真是一舉多得。
chan.chenhao wrote:
老鼠尾


新版應該是孔洞與膠件邊緣更遠,比較不會受影響。

鏡中所見,預浸到咖啡液開始要滴前,粉杯先是最外一圈要滴不滴的咖啡液(舊款有可能此時咖啡液巴著膠件往下流),施力拉霸後,咖啡液從中往下冒出,很快匯聚成一條。

we543543 wrote:
粉磨細之後,很多東西回來了。...(恕刪)

我也喜歡細粉高萃取的方法, 而且心理層面上會認定縮小了粉分布的間距, 可獲得更均勻的萃取. : )

we543543 wrote:
新版應該是孔洞與膠件邊緣更遠,比較不會受影響...(恕刪)

這邊只能就#571 Y大的圖來看, 新版(綠色線),比舊版(藍色線)更短, 所以新版膠件與孔洞應更近才是.
(雖然兩者因角度關係比例不太一樣,不過仍可用孔洞間的距離當作比例尺)
(兩者的開孔數從#571另一張上照圖來看應是一樣(?)的)


先前因孔洞離膠件更近, 所以會推想其也與舊版一樣不好拉老鼠尾...


chan.chenhao wrote:
新版膠件


最新版的應該比較像右邊那個,然後藍線目測約3mm(比照片寬), 前置作業不離譜的話,咖啡液不會巴到膠件。每次我都可以看到咖啡液下來全程,濾網外圈有一圈不沾到咖啡液的不銹鋼。
we543543 wrote:
最新版的應該比較像右邊那...(恕刪)

所以除了#571的那版外, 還有更新的濾杯...Mmmm...

在Flair/舊版(一片式)濾杯上, 我已經放棄弄老鼠尾巴了... Orz

chan.chenhao wrote:
所以除了#571的...(恕刪)


我是很近期買的,黑金經典款,附的好像叫易潔濾杯。不過底板不拆的話,一點都不易潔。
芭樂熊 wrote:
01真的不能逛阿....(恕刪)


昨天跟今天去石棹的露營區露營,當然要帶Flair出門囉!


we543543 wrote:
我是很近期買的,黑...(恕刪)

因為更早的版本底板是不能拆的…哈哈!
所以易潔版就是差在底板能拆!
HJZmodel wrote:
昨天跟今天去石棹的...(恕刪)

看圖片似乎預熱時只加熱水到綠線處? (看錯的話請見諒)


或許如同這個影片一樣反置加熱水預熱, 會是露營時操作Flair的好選擇? : )


不過若是直接使用CX-25的熱水, 似乎有沒有預熱這步驟應都無妨了... : )
  • 1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