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玩具- minipresso

拿到一陣子了,簡單地說,還可以。

優點:
1.便宜。
2.好攜帶。
3.有類似pressurized portafilter的機構, 會產生看起來很像crema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很棒。(這也是一個缺點)
4.味道還OK。

缺點:
1,耐用度有待加強。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磨太細或塞太多粉,很容易會搞壞。
我有一次因為用剛烘好的豆子,不小心又用太多粉,壓幾下才滴幾滴,就壓不下去了,後來竟然就壞了,怎麼壓都不會出水。後來想要研究壞在那裡,仔細清洗後,壓一壓又好了,有點莫名其妙。
2,只能用7g左右的粉。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是小機器;不過我習慣喝14g做的,總覺得淡了點。
3,類似pressurized portafilter的機構。我覺得這個部分似乎會積水。清洗時用清水壓,會壓出有咖啡色的水。

不要拿這台去跟家用機比,那就像拿捷安特比Toyota一樣。這個玩具的比較對象是:1,沒有得喝、2,路邊飲料店的咖啡。
比起沒得喝,當然大勝,0.00001也大於0。而路邊飲料店的咖啡,看個人運氣或個人的標準了~ 以個人經驗來說,超過50%的機率是因為我用新鮮咖啡豆而勝之不武。

真要比,應該只有 Handpresso, mypressi, portaspresso, Nomad, ROK等可以比。我只有用過handpresso,minipresso似乎比handpresso好一點點,不過只是印象中的味道,沒有直接比,也不是用一樣的豆子。我是猜想有可能因為pressurized portafilter的關係,油脂的口感似乎有比較強(我沒用過有pressureized protafilter的機器,只是猜測),某種程度彌補了比較淡的咖啡。這當然也是個人喜好。
因為家境清寒,後面幾台都沒用過,但看網路上的評價,我相信都會比minipresso好很多;但minipresso在價格和攜帶性上大勝。

結論:便宜及好攜帶目前無敵手。但以攜帶性為出發點,應該考慮用pod版。
小小一隻MINIPRESSO 居然比起Handpresso 能勝出, 至少打平
實在太令人感動
不知道跟mypresso 比起來如何?
mini真能算得上是物廉價美

只是這隻mini被小弟怒丟垃圾桶三次, 一次是不知道粉要磨粗一點, 一次是粉填充太滿, 一次是幫浦裡面的環鬆了
希望以後不要再遇到狀況
感謝這篇文章的介紹
小弟去訂購 書的網站
買書
順道 看到也有賣
(到底買書還是買雜物阿)
定價2180 小弟購買好像9/17
剛好有特價17XX多
還又活動打九折
總共花 1593元
帶到這一支

質感真的不錯
但是
CREMA 也太誘人吧

小弟騎單車 也可帶這隻到目的地喝了

但是 想再泡第二杯 要先清潔
保溫罐澆水 沖一下 也還OK
真的小心燙到手喔~

好物阿


沒屋頂 新出現 團購價~

超殺
pocketmon wrote:
拿到一陣子了,簡單...(恕刪)



關鍵字 " WACACO " WACACO MINIPRESSO GR

別怪我 推坑
不知道這種耐用度如何
會很快掛點嗎??
怕買來用個10幾次就掛點了


爬文聽說擠出來還不錯??
安安: 請問各位大大:

我今天買了這台, 沖泡了它附贈的咖啡粉

不知是否我只沖泡一次? 感覺份量很少

請問我是應該重覆沖泡?

還是應該沖泡完一次, 然後丟掉咖啡渣, 再倒新的咖啡粉再沖泡?

謝謝

咖啡不應該重泡吧

不過不知道是否已經改良了

如果壓得太猛,活塞很容易壞掉
現在買到的應該都是第二代產品,本體上會有WACACO及minipresso GR兩排字,沖出來的味道還不錯,濾杯組件若能單獨購買就更方便多杯使用了。
金屬汽缸的便攜Espresso機在開放式辦公室預熱較不方便, 不太容易達到想要的溫度, 開始打起塑料機的主意, Y大在(1)(2)連結處都還蠻推NanoPresso的, 做了一下功課, 分不出NanoPresso與MiniPresso的主要差別(1)(2)(不需要18bar,且看影片出杯品質似乎差不多 (2) ), 2015/2018版本的MiniPresso也看不出有啥差別, 就買了隻2015的回來玩玩.

基於對外加機構產生Crema的...敵意? 在測試調整時就一直在拆除/裝回加壓機構間擺盪, 經過一個星期的拆拆裝裝後, 最後是決定僅拆除一半, 留下內部的橡膠及彈簧, 移除最外層的小開孔蓋.(因手壓泵浦的特性, 所以加壓/恆壓裝置也有其存在的必要?)
LeverPresso的壓力圖, Hand Pump應就是MiniPresso(?)




移除這塊以減少機構產生的Crema(圖From Link), 保留彈簧以確保壓力到一定值後才會流出咖啡液.



粉量目前是7g左右, 粗細目前是調整到壓第六~七下開始出咖啡時(壓到第五下有暫停約15sec進行預浸),一下約要3秒才能壓完的狀況, 咖啡液就慢慢的滴.出來的味道還OK, 溫度不太夠, Crema看起來有點人工味.

在沒調整到這麼細(壓起來跟一般影片一樣輕鬆,一下1秒,流速也類似)的時候, 即使注意粉水比約1:3,仍會明顯覺得厚度不夠, 直觀上認定的萃取不足.

有試過塞8g粉, 不過可能是粉直接把所有空間占住了, 反而表現得沒有7g時的好.

對其預熱仍不是很滿意, 目前步驟是
加熱水, 空跑壓水約七下後, 拆下粉杯填粉(7g), 壓完剩下的水後, 上粉杯, 加水, 開壓, 壓五下有感覺咖啡快出來時暫停約15秒, 繼續慢慢壓完, 約1min出21~24g咖啡液...

不知還有哪可改進的???


chan.chenhao wrote:
注意粉水比約1:3,仍會明顯覺得厚度不夠


最近比較注意這個問題。

假設萃取率20%, 粉水比1:3取得的濃度只有6.6, 除非萃取率想辦法拉很高,覺得厚度不夠應該是正常的。

espresso好像還沒出現手沖那種標準濃度範圍,查來查去就一個7%-12%(也未免太寬),或matt perger的最適7.5-9.5.

我自己是大概低於8就不滿意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