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Flair開箱~首頁更新原廠壓力錶!(874樓土炮壓力錶)


tree0722 wrote:
我從頭到尾都一樣的壓力大小(快一圈)..(恕刪)


看來每個人習慣不太一樣,我在蒸奶過程中會持續加熱cx25,這樣才能保有足夠蒸氣來讓鋼杯牛奶旋轉及加熱。
可是看你影片在蒸奶過程中 你的cx25似乎沒有繼續給它熱源,這樣蒸氣只會越來越小。。。
邊加熱邊蒸氣 才會有足夠的bar數讓蒸汽出來 而且 你的蒸氣開太小 打奶時可開大一點

沒有造成足夠的旋轉 奶泡流動性根本不夠

HJZmodel wrote:
我杯子是拿斜的,幾...(恕刪)


感謝HJZ,yechain,橘子,aerogozli大大們的寶貴意見
1.蒸汽桿位置角度調整
2.蒸汽壓力調整(邊煮邊打)
3.奶泡流動性要夠(會旋轉)


補上一顆愛心
加兩小匙橙酒,喝起來都是橙香啊

tree0722 wrote:
感謝HJZ,yechain...(恕刪)


以這杯來講,粗氣泡太多了,應該是蒸氣頭埋入牛奶太淺所致,這樣就會打入過多的空氣,我都埋入很深!
HJZmodel wrote:
以這杯來講,粗氣泡太...(恕刪)


這杯有埋比較深,邊煮邊打,置於3點方向
蒸氣開到最大,牛奶旋轉強烈
大氣泡明顯變少了,∩__∩y
玩了快2個禮拜,發現有2點蠻有意思的地方跟大家報告一下,首先,是粉的粗細要比機器需要的再粗一點,更精確的說法是,也許是因為濾杯的大小不同,在同樣的克數(16克)下,如果沿用商用濾器(58mm)適用的粗細度來裝填咖啡粉到flair的濾器裡,萃取時將會變得很難壓下來,同時也會導致萃取時間過長,口感也會變得較苦澀,所以務必再將粉的粗細調粗一點。(個人以手搖磨豆機Porlex調整後約第6格的粗細,萃取的時間及力道會比較理想些)。
其次,用flair壓出來的cream,似乎消失的速度會比機器萃取的速度來的快些,不知道是溫度還是壓力的不同,反覆做了好幾次的實驗後皆呈現出這樣的結果。當然,用flair萃取出的cream也是超級厚的一層。(我是用店家的faema e61與flair做比較,這部份還有待各位大大進一步的查證),以上。
f15abcde wrote:
在同樣的克數(16克)下,如果沿用商用濾器(58mm)...(恕刪)

同樣克數下, 40mm粉餅的厚度是58mm的2.1倍, 若底部開孔密度相等, 咖啡流通的管路損耗會因路徑加長而損耗兩倍. 可能有考慮到這個因素, Flair濾杯底部開孔數相對較多, 小弟先前有稍微跟51mm的比了一下, 至於跟58mm濾杯的比較, 若您幫忙照相, 註明外徑, 小弟可用先前的方法大略的比較一下...

補:以手邊的資料及先前網友的測試, 若是想使用58mm的粗細, 則豆量降至11g左右約可拉出類似的成果.

f15abcde wrote:
flair壓出來的cream...(恕刪)

跨濾杯尺寸/咖啡機的變因太多...HB中有提到的是濾杯尺寸小, Crema會比較細緻, 另一個是說Flair的Crema與其他機器相較之下較少, 但都沒有很詳細的說明分析...Orz

若豆子相同, Crema跟哪些變數還會有關呢? 推測可能是 粒徑粗細, 通道長短, 萃取壓力大小, 濾杯開孔尺寸/面積/總面積...要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呢?? 還是已經有人進行過這方面的分析了?? 覺得這些比較Detail的實驗分析還蠻有趣的... : )



f15abcde wrote:
cream,似乎消失的速度會比機器萃取的速度來的快些


這是操作的問題,不是機器的問題,最近將la pavoni手把車成無底學到的事。

因為crema太容易產生,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操作是否到位。
chan.chenhao wrote:
咖啡流通的管路損耗會因路徑加長而損耗兩倍, 故Flair濾杯底部開孔數多了些, ...(恕刪)

謝謝chan.chenhao大大及we543543大大的解說與回復,原來板上已經有前輩為此提供精闢的見解,看來玩這種手動的拉霸機還是有很多參數需注意的地方(例如粉量、粗細等),才能做出比擬營業機的口感。
chan.chenhao wrote:
至於跟58mm濾杯的比較, 若您幫忙照相, 註明外徑…..(恕刪)



chan.chenhao大您好,58mm的粉杯已經上傳,不知這樣是否正確?請查收
  • 1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