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ciprino wrote:
說實在話
只要是經濟作物
不管做什麼認證
基本上都和經濟行為脫不了關係
只要人類不喝咖啡
就不用担心咖啡會不會影響雨林的生態了
可是,没有咖啡也會有其他作物
回歸本質
只要人類還喝咖啡
這些認證代表的就是行銷的手法
覺得好喝就好
農民都是很辛苦的
代表上面的留言你根本也沒在看,就胡說八道,所謂影響,是有高有低的,這雨林認證的初衷,是『輔導農民以對生態較低影響的方式來產出咖啡』
※這個情況的前提,是因為許多農民在低收入、未有他人指導改正的情況下,經常可能用一些破壞性的手法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就像以前台灣許多農民、養殖場,都是瘋狂的撒農藥、打藥,以提高產量,在較嚴格查緝後,才逐漸消失…)
你說人類不喝咖啡?這只是理想論,現實就是人類已不可能甩開咖啡,於是才有了這種『既維持喝咖啡,也仍盡力保護雨林的作法』
這些事原本應該是所在地的政府該作的,但且不論政府部門常常會推動認證機制,何況就是這些國家的政府無作為,於是才由民間組織來推動…
當然,我並不知道這個組織究竟是否有落實好這個初衷,但至少…別從最源頭就直接否認其想法,這只會讓你自己變成無知的咖啡愛好者…
星幻 wrote:基本上喝咖啡也有20年的歷史了
代表上面的留言你根本(恕刪)
不敢說有多利害
但至少知道大批量的低海拔咖啡品質
在以量制價的低品質咖啡農產品只適合做咖啡粉
有很多是被財圑所控制
會有人推環保認證也就是想要突破這些被大財圑控制的
希望能讓農民多一點收入
但事實上這些年這些推廣認證的標章
很多都達不到原先宣稱的
更有甚者只是又建立另一個體制來低價採購
而且要加入這些標章的農民
可能被要求投資一些設備或是額外的機制
好讓他們能被稍高的價格被收購
會在大賣場讓消費者用低價買稍貴一點的商品
原則上也是要壓低產地的售價
才能讓在大賣場的消費者有機會買到比原先稍貴一點的產品
這些年大多是喝產地直送的小農莊園農產品
再經由台灣在地的烘焙商自行烘焙
中間產生的費用清清楚楚
至少我知道原物料的售價
知道我採購的產品讓生產的莊園和小農都能以合理的價格獲利
至於搞一堆標章的大公司們,會讓原先的農民們多賺多少
怎麼我查到的大多是負面的新聞

會讓你在家樂福大量買的東西,我是不會瞎挺的

綠色和平的報告參考一下!
是環保標章,還是漂綠工具?報告揭露永續認證無法解決毀林問題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