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輕鬆入門義式咖啡的方法?

小弟目前是用LAVAZZA QUALITA ORO他是阿拉比卡你可以嘗試看看唷!!

以下原文刊載於「煌鼎咖啡」網站的「遇到一杯好咖啡」單元:原文在這唷 再次感謝Z大

很多販賣咖啡的地方,我們不難發現「100%阿拉比卡」這類字詞,甚至罐裝咖啡也出現名為「XX 阿拉比卡咖啡」的款式,令人不禁好奇:何謂「阿拉比卡咖啡」?
事實上,「阿拉比卡」是咖啡樹的品種(species)名。
「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與「羅布斯塔」(Coffea Robusta)是兩種不一樣的咖啡品種,這兩個品種目前佔全世界咖啡豆產量的絕大多數。「阿拉比卡種」咖啡與「羅布斯塔種」咖啡有以下三項主要差別:1.種植條件差異。2.風味特色不同。3.市價與用途差異。
種植條件差異
「阿拉比卡」咖啡的栽植條件較為嚴苛,需要較高海拔高度(海拔600至2000公尺以上),需要肥沃的土壤地力、充足的濕氣、適當的日照條件與遮蔭,「阿拉比卡」咖啡樹種對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差,容易遭受損害。此外,每單位面積咖啡樹的年產量也較低。
目前「阿拉比卡」種咖啡佔全世界咖啡產量75%,在這些「阿拉比卡」咖啡產量中,只有10%阿拉比卡咖啡的品質能歸類在「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
「羅布斯塔」咖啡俗稱「粗壯豆」,低海拔地區(海拔200至800公尺)即可種植,抗病蟲害能力強,不易遭受農害,每單位面積咖啡樹的年產量較高,利用機器大量採收,一般而言,生產成本遠低於阿拉比卡種咖啡。
風味特色不同
「阿拉比卡」咖啡擁有多變而寬廣的潛在風味。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的產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風味。「阿拉比卡」咖啡未經烘焙時聞起來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氣味,經過適當的烘焙後,展現出「果香」(中淺焙)與「焦糖甜香」(深烘焙),一般而言,具有比羅布斯塔豆更佳的香氣與風味。
「羅布斯塔」咖啡通常風味較為平凡、呆板、刺鼻,不同地區與不同氣候產生的風味差異並不太大,比較缺乏個性。未經烘焙的時候聞起來是如同生花生米般的氣味,烘焙後展現出的味道通常介於「麥仔茶味」(中淺烘焙)與「橡膠輪胎味」(深烘焙),難以展現細緻的風味。
市價與用途差異
上等的「阿拉比卡」咖啡需要繁複的手工摘採、挑選與細緻的處理過程,因此全世界最昂貴,最優秀的咖啡豆均為「阿拉比卡」種咖啡。「羅布斯塔」種咖啡因為成本低廉,通常用於產製即溶咖啡、以及罐裝咖啡。少數品質較佳的「羅布斯塔」種咖啡也被使用在混合調配出(與阿拉比卡種咖啡混合)義式濃縮咖啡豆。
其他差異
還有一項重要的差異:「咖啡因」(Caffeine, C8H10N4O2)的含量。「羅布斯塔」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約為「阿拉比卡」咖啡的兩倍,這也是飲用罐裝咖啡比較容易產生心悸與失眠的原因。
看了這麼多「阿拉比卡咖啡」與「羅布斯塔咖啡」的差別,最後必須強調:
「阿拉比卡咖啡」並不等同「好咖啡」。
阿拉比卡咖啡佔世界咖啡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品質落差很大,有好有壞。品質差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風味有可能比品質好的「羅布斯塔」咖啡豆遜色
cutegeorge wrote:
以下是YAHoO知識家的參考資料
很多販賣咖啡的地方,我們不難發現「100%阿拉比卡」這類字詞,甚至罐裝咖啡也出現名為「XX 阿拉比卡咖啡」的款式,令人不禁好奇:何謂「阿拉比卡咖啡」? ...(恕刪)


想不到在這裡看到自己原創的文字,小弟是以上這段文字的作者,原文刊載於「煌鼎咖啡」網站的「遇到一杯好咖啡」單元:原文在這裡http://www.coffeebeans.com/gc/00703/arabica_intro.htm

雖然很樂意網友轉載,多多傳遞咖啡知識,但是不是註明一下作者及出處比較妥當呢?也許我現在應該先到Y知識上面找一下自己還有多少篇文章被抄了.....也請樓上的朋友麻煩補註一下原文出處囉!
咖啡豆子生活館 http://coffeebeans.com.tw 我愛攝影討論區 http://www.iop.tw
我也是剛要入門義式咖啡,昨天家裡也買了一台迪朗奇的ESAM 6600全自動義式咖啡機,廠商還帶了一位代理商的服務人員,來家裡敎我們使用機器,也許是平常不曾喝咖啡,昨天在服務人員敎我們使用咖啡機時,只喝了一點咖啡,我從下午兩點多躺到下午5點多(睡午覺),都睡不著,看來我離義式咖啡還需要再努力努力才可以!
看來已經有不少新同學潦下企的樣子...呵呵
這樣小弟我的咖啡之路就不孤單啦......
不過各位鄉親啊...在這個縮衣節食的非常時期
唯有咖啡是不能省的啊...您說是不是啊
三餐可以路邊攤...就是不能沒有咖啡香!!

話說回來
那個alexis673同學
你們家那堵牆還真是有味道啊
夜深人靜時點盞小燈,來杯咖啡美酒
記得請Bill Evans出來演奏幾曲
恐怕以後再也不會想去咖啡館或酒館了

有問題請教一下
alexis673同學你的900N為什麼是裝小漏斗啊?
那個小漏斗是哪裡找的?
家裡有活蹦亂跳的小朋友
我好怕他們會把大漏斗當作籃框...

Zzz... wrote:
雖然很樂意網友轉載,多多傳遞咖啡知識,但是不是註明一下作者及出處比較妥當呢?也許我現在應該先到Y知識上面找一下自己還有多少篇文章被抄了.....也請樓上的朋友麻煩補註一下原文出處囉!...(恕刪)


Z大:
不好意思囉!!
因當初只顧著PO此文只寫了出自YAHOO知識家沒寫原作者在此說聲抱歉,再次感謝Z大提供這麼好的分析文唷!
回wyz1139兄,

感謝你看的起囉,
有時覺得玩咖啡好像在學打籃球,
一個人可以玩,但就是學的很辛苦也很孤單
還是有伴才有樂趣的

看到大家在這邊分享,小弟就覺得很開心

至於你說的應該是900N的豆槽吧,
小弟可是搞很久才找到取代那個可怕漏斗的,
怕有廣告嫌疑,不嫌棄的話,可以到小弟部落格找看看答案了
http://cake673.blogspot.com/2008/06/coffee-trip-iii-feima-900n.html

還真希望Mobile01這邊能開個初學義式咖啡機的分享討論區,
這邊臥虎藏龍又潛水的弟兄太多了...
小弟也要多學啊
http://cake673.blogspot.com/
感謝alexis673同學分享
小弟我終於恍然大悟了
不過現在比較好奇的是
那個小漏斗你是抓166來殺肉
還是直接找店家單買那個漏斗?
現在166好像要價3K多耶
拍賣好像也沒人拋售說

還有為什麼要在蓋子上纏膠帶啊?
難道是...為了防曬?
一個小弟玩幾年咖啡的建議:

先投資磨豆機!

我是從飛利浦不知名型號的砍豆機開始的,後來網路文章爬多了,知道它的極限與能耐,於是就升級了900N,從濾泡到濃縮咖啡所需的研磨粗細都給妳搞定了。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豆子,不管是哪家豆子,最好是可以找接單才烘培的,而不是擺一大堆在店面讓你選!

喝久了,你就知道剛開始喝,就算是半磅的咖啡豆,第一天喝跟第十天喝,味道絕對讓你可分辨出來!

另外時間要不要像前面所說得4小時就走味的問題,個人是覺得烘好後的第二天到第七天是最好喝的時候(記住要喝之前才研磨喔!)

剛烘好的時候個人覺得不是最好喝的,要1-2天的時間讓豆子的變化持續進行下去,味道會比較全面!
回wyz1139兄,

那是另購的漏斗,因為量過尺寸,
也覺得那個166裝了不會像有人建議的布丁盒或紙杯那樣怪怪的,
我就單純買那個漏斗,連166的上蓋我也不喜歡(透明的),
所以自己做一個上蓋,黑膠帶就是為了讓上蓋看起來
黑色是霧面的關係啦...(龜毛)

這樣配起來小弟才覺得900N高度剛剛好囉,
希望這答覆有回到您的問題
謝謝
http://cake673.blogspot.com/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