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這台磨豆機大概接近三個月了從訂購(6/15)到收到機器(9/1)大概等了兩個半月這點其實需要抱怨一下原先下訂前談好的製作時間大概是三周但後來因為缺料和部分零件更換供應商重新製作交期不斷的跳票,只能一延再延其實一度是有想要放棄的我知道很多人訂機器三個月半年才拿到的多的是但一開始就說好三個月,和三個禮拜卻一延再延最後變成兩個半月還是有差別的最後理性的說,這類型DIY的產品,因為量少的緣故交期無法如預期是可以想見的,大家購買前還是要想清楚接下來說一下優缺點首先缺點的部分外觀部分其實很工業風分成控制箱(310x210x100mm)和磨豆箱(130x130x330mm)中間使用兩條連接線連接,都是工業接頭規格,有防呆且基本上裝好沒有鬆脫疑慮因為採變速設計(100~2500轉),所以馬達和伺服主機都不小也造就了整體體積沒辦法像Molar或是Monolith那樣嬌小重量也是超過22KG不過分成兩箱相對來說空間規劃還是比一大箱好至少可以前後或上下擺放另外因為有遙控器功能,控制箱其實也可以隱藏起來至少彌補了不少體積上的缺點未來我也期待一對二的套件,一控制箱對兩磨豆箱(一平一錐)雖然體積和重量上無法和Molar or Monolith這樣精緻的產品媲美但DIY的產品在客製化上還是有不錯的優勢以刀盤的選擇從Ditting 804/Lab sweet的80mm刀盤到SSP的98mm刀盤(hu/lu/老EK)都可以安裝部分還可以支援磁吸刀盤這台磨豆機其實很大的程度滿足了我對靜音的需求600轉空轉時其實才4X分貝600轉磨豆時約6X分貝2500轉空轉時約6X分貝2500轉磨豆時沒量過,應該8X分貝左右另外可設定多段變速研磨我自己就是設定兩段,第一段600轉研磨,第二段2500轉推殘粉多段的功能我覺得主要就是推殘粉,至少在義式上我不覺得混合相同刻度,不同轉速的粉在沖煮或風味上有太大差異也許手沖上的差異比較大其實就算是純用600轉研磨也是殘粉很少(0.1g)得力於極短的通道和良好的掃粉塊兩段式可以省卻了最後的大力金剛手的拍打或氣閥的吹粉大幅的維持了桌面的乾淨用了三個月,桌面和家具幾乎沒什麼飛粉,這點真的很棒我個人認為家用型的磨豆機在尺寸 靜音 殘粉 好清潔上要比商用型更精進是絕對必要的這台Ultra我覺得後三項處理得非常好組裝和結構件的精度我覺得也蠻好的(反映到就是上刀盤的組裝非常難橋,要對得很準)我這台是歸零後5小格碰刀(0.025mm)一圈螺距是1mm,一圈200小格至於風味上我功力遠不及魚大和D大敏銳請恕我無法用文字做表示(每次看他們能用文字描寫就佩服的不得了)我只能說因為是用SSP的公規刀盤,組裝上不出問題,風味展現應該就差不多因為還在開封階段(目前進度3kg/10kg)沖煮時還是偶有通道比起Mazzer Kony來說難多了...不知道是刀盤毛邊開始變少還是我佈粉技術進步了通道的狀況有逐步收斂中
透過王梓轩大大介绍我是六月中旬订的上了lab sweet 刀盘, 在HB文章看到美國代理Levercraft 在HB上有很多讨論, 我出货要求排在他们之后,果然有许多微调包括前文提到可调整轉速,大概要下個月才能收到货,可以跟作者問問還能上lab sweet 刀盤.
被王兄文燒到後,經詢問而購買了80lab刀盤ULTRA。 等待期頗長,但到手使用後,覺得等待的時間非常值得。 據說出場每台都會精細校正,而我的是在刻度0.3時才有刀片摩擦的聲音,跟大多users差不多。 啟動聲音很安靜,也不會有突然出力而機器移動的情形。 通道很短,而且磁吸式出粉口容易清理再加上很“聰明”的彈片,滿輕鬆的可以將粉震下來(多少有點靜電殘粉,但磁吸設計很容易打開清理,如不是營業使用,用一點時間換取“完整”的研磨量也是不錯)風味不好描述,每人喜好不同。 使用TDS工具來測量自己喜歡的出杯,萃取率都在18%以上,且尾段乾淨。有一個缺點大概是低轉數時太過安靜,還真怕研磨後忘記關機XD(如果有切換到多段變速模式就不用擔心)與之前服役的ditting 805相比,80LAB刀的ULTRA可以煮出像樣的espresso(不會像805研磨會在中後段變得比較水狀),刻度轉盤好調整,可以快速dial-in,而且細粉好清理,研磨時安靜也平靜。
woomar wrote:交期不滿意,但機器我是很滿意 好機器是不會被埋沒的,說真的,要不是我真的沒空間可以擺放的話(現在還有二台沒地方擺,就塞在地上角落邊),應該也早早就下手了。王梓轩 wrote:可以,有 98mm 和 80mm 两种刀架选配 選配80mm刀架的話,會不會因為出粉路徑變長,殘粉比較沒那麼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