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人生第一次拉桿咖啡:Flair

we543543 wrote:
全手動不插電拉霸的粗...(恕刪)

還是需要we大適時提點啊

接下來要試驗條件4
前3次的試驗後有兩個結論
1. 1ZE 不能微調,差一格粗細差距就有點偏大
2. 上述問題似乎可以靠壓粉的力道來補償,但不知有沒有訣竅讓每次的力道可以差不多?
像條件3,壓粉時壓得很快樂,用盡上半身力氣,果然壓力計就爆了

話說回來,條件2雖然小於6bar
但出杯品質已屬上乘
minniepipi wrote:
還是需要we大適時提(恕刪)

您這樣粉餅厚度滿厚的,施力需要大一些;
我大約填粉15.5克左右,只要求壓到6-7bar左右。
印象中 we 大的粉量又更少了。
S.A.G. wrote:
您這樣粉餅厚度滿厚的...(恕刪)

S.A.G.大,因為pro2 的說明書説粉杯的容量是16-24g
經您提醒,我想試看看16g
minniepipi wrote:
還是需要we大適時提(恕刪)


填壓力道建議固定。中間的力道不是很好控制,那就重填壓。抽象一點講,超過某個臨界點,比方「重」和「很重」有差,「很重」和「很重x3」 差異不會很大。

豆重也建議可以的話就固定(磨豆機刻度不夠用很不得已再調豆重)。接下來就固定水粉比。

S.A.G大用6-7bar, 恆定的話不失為好選擇,不一定要9bar.

m大感覺是快抓到大概,多練習會越來越上軌道。

預浸時間長短會影響所需粗細,溫度、全程時間長短、升降壓的速度與時間點....,都會。好玩的才剛開始

中深焙的豆子不須太複雜的操作,除非太新鮮,預浸時間不用太長,全程時間也大概30-45秒(含預浸)通常效果不錯。
we543543 wrote:
填壓力道建議固定。中...(恕刪)

剛剛使用16g,刻度15, 並且參考we大的“重力學”填壓(雖然自己還似懂非懂…)
出杯壓力終於可以固定在6-7bar


將flair 成品做成奶咖,並且用全自動機也做一杯
全自動機果然被Flair 打趴
不過雖然讚嘆Flair 用簡單粗勇的結構
就可以產出高品質的Espresso
但遷就到方便性
平常應該還是會以全自動機當主力沖煮工具吧
minniepipi wrote:
平常應該還是會以全自動機當主力沖煮工具吧


我對咖啡品質有一定要求,沒得喝我直接放棄不喝,全自動機的咖啡我很難接受

flair在繁忙早晨的情境使用,熟手的話,代價大概是提早幾分鐘起床。

選對豆子,操作熟手,這種小玩具對手不是和xx元的機器比,而是和一流精品店比。奶咖的話(這個冬天之前很少喝,這個冬天已經煮了大概接近3公斤豆子的奶咖),弄台cx-25s, 速度沒營業機快,稍多幾秒也可以打出精品店級的奶泡,拉花就看各人努力。

....

全手動的東西,可以變動的參數太多,但初期盡可能還是一次只動一樣,這樣比較容易和機器混熟。填壓不是不能變,變了填壓,其他就先不要動。比較理想的狀況,初期只動粗細(會連動到時間、壓力)。
we543543 wrote:
我對咖啡品質有一定要...(恕刪)

之前在超商買到煙灰缸口味的拿鐵
還是可以硬著頭皮喝完
自己想起來都覺得得意
所以全自動機的出品就已覺得不錯

只是這兩天玩Flair
深深覺得不能常喝
否則嘴巴會被養刁
minniepipi wrote:
之前在超商買到煙灰缸...(恕刪)



一時興起
把Flair 與全自動機的成品放在一起
照片中兩杯用的是同一支豆子
同樣煮出來後放了兩三分鐘以上
雖然差異頗大
不過平常上班日還是比較依賴全自動機
用方便性妥協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