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大部分商家有時為了銷售壓力難免會避重就輕,但同好們其實只是想要一杯負擔的起、還不錯的咖啡,從沒忘記為何進入這一途,就只是為了這樣的一杯咖啡。
站在從烘豆廠出身的烘豆師角度,我比較care咖啡的本質,我對膠囊、即溶這類加工咖啡實在沒有好感。從工廠出產的咖啡,必定為了壓低成本而大量進倉的商業生豆經過不明時間的儲存、烘焙後暫存準備混合、排氣、粗包裝出廠再送到另一個膠囊包裝代工廠(再等待加工期程)...可能就需要一個月時間,何來強調的新鮮??
第二就是環保問題,我只記得聽說過膠囊發明人自己都很後悔造出這樣的東西,您說可以回收?我真的不相信在台灣會落實...除非自己動手再填充。
最後,所有的機器的萃取壓力都想"超越"半自動機營業機的9bar,真不知道以手沖方式在大氣壓力之下萃取的好咖啡情何以堪?然後冰滴咖啡排在後面說:我還是長時間萃取的呢!?

總之,在台灣我們何其有幸,自烘店遍地開花,找到您喜愛的店家,真的不需要為了喝咖啡再破壞下一代的環境資源。
有感。
PS:話說甩魚大還真閒,去翻人家的圖片名...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