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很多都是喝espresso的,所以調成其他的方式,反而覺得不習慣。反觀北美,道理一樣。只是相反過來。
我覺得台灣是可以以自己的特色去創造5th wave。雖然說其實有些歐美人已經開始這樣搞了。加東西到咖啡裡,只要能讓味道更多層次,得到更高的享受,那其實是不是純喝並不重要。
小弟推薦一種喝法可以算是5th wav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這是小弟認識的一位義大利爺爺教我的。算是他私房作法:
double-espresso+棉花糖奶泡(用小粒美式棉花糖混上奶泡。找不到小粒的可以將大粒的剪一剪。)。奶泡放上後,用噴火機(中文不確定,英文是kitchen torch)很快燒一下浮在最上面的棉花糖到微焦就好。一粒一粒的棉花糖,甜中帶了點焦味,再帶入espresso的咖啡香。是一種多重層次的享受。
acky wrote:
很簡單, 就是一些既...(恕刪)
好的Espresso就像濃厚版本的單品一樣豐富,
不過每天都得檢查刻度,萃取時填壓、佈粉都很重要,
一點小失誤因為高溫高壓就會不好喝
Espresso蠻容易踩雷的
ykd521 wrote:
有人說Espresso蠻容易踩雷的,要煮出一杯好喝的 Espresso真的很難嗎?
我之前用摩卡壺煮濃縮卡啡,確實失敗率極高,每次煮出來的咖啡都不一致,甚至有焦油味,但是換成nespresso膠囊式咖啡機,煮出來的濃縮咖啡就非常穩定一致,要喝到不錯的espresso,選對機器就不是難事了。
我之前也是對espresso排斥感,嫌它苦,後來看得到報紙介紹,某咖啡達人建議喝法,就是一飲而盡,別讓苦咖啡停留嘴裡太久,只讓咖啡香氣在口鼻腔回味共鳴,現在終於開始嘗試喝純espresso了。
膠囊咖啡.....應該是....另一個領域了
因為沒深入研究,所以我不知道在這幾年裡這個領域進步到什麼程度
過去的印象,膠囊機就只是一台能煮出咖啡水的機器
距離「正常的espresso」還有蠻大一段距離
但這畢竟已是兩三年前的印象,或許這幾年我已大幅落後而不自覺
如果現在的膠囊咖啡機能煮出正常的「espresso」,就已經夠讓我意外了
如果真的能煮出「好喝的espresso」,那恐怕真的得仔細研究一下
不太明白「咖啡達人」為何會建議用快快吞下的方式喝espresso
就我自己天天喝,每天超過5個shot的經驗
每一口都是捨不得吞下,非得讓它佈滿整個口腔,讓味覺盡可能地延長
只要豆子的配方和烘焙搭配得宜,espresso並不是只有苦味
不過可能因為苦味是我們最熟悉的,所以很容易在第一時間辨識出來
但其實espresso的味道是極度豐富的
從熟豆散發出的香氣開始,一路到吞下espresso後的回香
應該是一連串極度複雜的味覺變化的體驗,如果把如此豐富的經驗描述成:
「一飲而盡,別讓苦咖啡停留嘴裡太久,只讓香氣在口鼻腔回味共鳴」
也未免太令人無法期待了....
在楊梅小鎮裡,
低調的小店。
http://www.walkerland.com.tw/poi/view/46461
潔癖鬼 wrote:
有這麼誇張,那是在哪裡啊?
之前去台中新時代星巴克點Espresso,店員也是愣了一下
確認第四次key發票,在台灣是很少人喝,
價格也是因素,歐洲一杯約1歐元,零錢就可以喝一杯
台灣薪資低,價格卻是人家好幾倍,常常要破百
價格是很大的因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