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用一兩百元買星巴克式的隨性,用自我孤立買人生的隨性…

家裡就只我一人喝咖啡,一天又只喝一杯,買來的咖啡豆喝不完常發黴,真頭痛。

後來不得已,改買上島顆粒狀沖泡式咖啡,雖然口感稍差,有一定水準,也不至於太離譜。
最近在尋找咖啡店招牌的桌布,發現最好看的招牌顏色組合是「白色底」+「黑咖字」,也就是:「白色瓷杯」+「黑咖啡」的意思,真是夢幻組合。

不過奇怪的是,賣得最好的咖啡店都是綠色招牌,醒目但不典雅。

鄉下佬 wrote:
家裡就只我一人喝咖啡...(恕刪)


看到此文章,就不知覺的點了進來

看了許多人的回應

我發現,大部份的人都注重要"潮"與"貴"這方面

如果真的有在研究星巴克的人

你應該就要明白,台灣的星巴克與美國星巴克還是不太相同的

的確,我們看到的桌椅.擺設.一樣是相同
但台灣的一些文化與藝文等等,這都是台灣自己弄的

另一方面,有人講到了"買一送一"
這點其實美國總部當時並不接受的
最後這"買一送一"的成本是由台灣統一自行吸收的
(以之前我找的資料是這麼說的,現今就不知道了)


我說了幾個論點,並不是要說星巴克這品牌有多麼的好
而是想要跟大家說,品牌不單單只是單一這樣看而已


也有人提到價格,覺得星巴克的價格並不便宜或者是貴
但試問,全球的星巴克價格落差有很大嗎?
據我的了解是沒有差別很大的


台灣的星巴克,大致上都是統一的行銷策略
至於也有人提到的高中生,在當年台灣的星巴克讓年輕人感覺流行與所謂的"潮"
這點的確是策略成功的


咖啡文化百百種,每個人喜愛的感覺與特色也會不同
如同有人就是喜歡喝黑咖啡.有人就是喜歡喝拿鐵是一樣的道理

真要去看一個品牌文化時,多了解一些內容是好的

有人說喝星巴克很潮,有人說喝星巴克很貴等等
但我自己本人現今能喝到星巴克之前,是經過了年輕時學生喝不起的時期,
不知道望了多少次星巴克.經過了數不清的星巴克
在當年只對自己說,等有天出社會工作了,就會實現那時還是學生的夢之一

有些人覺得沒什麼,但有些人背後是有故事的,凡事別只看表面

PS:抱歉,最後一段有點離題了...

說到喝不起就好像有點誇張,一杯一百多,天天喝當然是很傷,如果只是去喝喝看感受氣氛,一杯咖啡也就一百多,比看一場電影便宜多了,當學生再怎麼窮,省個三天午飯錢也不致於省不出 150 吧...

前幾天買一送一,同事送我一杯冰焦糖瑪奇朵...喝了之後我的表情應該是

這杯可以很明顯的喝出水味、很重的糖味、一點點的奶味、幾乎沒有的咖啡味...喝完之後過十分鐘,糖的味道散掉之後,嘴巴浮出淡淡焦苦的咖啡味...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啊...XD

另外提一個統一的奇蹟,7-11 一天賣出幾百杯咖啡,可是 7-11 門市沒有一家有咖啡的香味...XD

jakyou wrote:
說到喝不起就好像有點...(恕刪)


「可是 7-11 門市沒有一家有咖啡的香味...XD」

咖啡的香,
是磨豆人的專屬

咖啡泡完了
那香味也完了

你想在超商聞咖啡香?
門都沒有!

好不好喝很主觀,我很慶幸我沒有專家般的舌頭,好喝的範圍很廣,也會閒暇時買烘好一兩天的耶加雪非,自己磨好用賽風煮,然後喝幾口沛綠亞去除嘴巴異味然後品嘗咖啡從熱到冷的變化,也會等個一天喝喝冰滴的咖啡,也可以忙的時候買個星巴克拿份雜誌在店裡隨興吃早餐,所以我可以在很多地方享受"好喝"的咖啡,隨便花個100多元得到的愉快不會比較少。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所以才會有這種店,沒啥好壞。我倒是覺得舌頭太挑反而限制太多。有次朋友來家理我煮我最貴的藍山,反而被嫌像在喝藥,只好再加了牛奶焦糖才有人喝。

dgg wrote:
咖啡的香,
是磨豆人的專屬...(恕刪)


哪有這種事,磨豆的乾香跟沖煮的香味又不一樣,就算是用 nespresso 膠囊在煮時多少都有一點咖啡香味,手沖單品豆也是香氣四溢,直接聞沖好的咖啡也是香到不行,喝完杯子放到乾掉那香味更濃厚。

就因為自己隨便亂搞的咖啡都很香,所以我才好奇一天煮幾百杯咖啡的地方卻一點咖啡味也沒有,那個煮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jakyou wrote:
說到喝不起就好像有點...(恕刪)


說到喝不起好像有點誇張?

我學生時期一天可能只有一餐可以吃

說論點時請先看看別人的環境,別只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任何人...

"這杯可以很明顯的喝出水味、很重的糖味、一點點的奶味、幾乎沒有的咖啡味...喝完之後過十分鐘,糖的味道散掉之後,嘴巴浮出淡淡焦苦的咖啡味...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啊...XD"

這個論點可是你喝過別家的咖啡

但如果要用所以高品質去看待星巴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星巴克之所以能成功,根本不是在咖啡品質上有多好多好

去看看全球的文化觀點吧

單用台灣的角度去看星巴克本來就說不通...

如同7-11一樣,大家都知道便利商店的東西幾乎都是原價,但為何台灣這麼多間分店?

一個成功的品牌不單單只是品質好就可以的

花仔公 wrote:
但如果要用所以高品質去看待星巴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星巴克之所以能成功,根本不是在咖啡品質上有多好多好
去看看全球的文化觀點吧
單用台灣的角度去看星巴克本來就說不通...
...(恕刪)


如果是要在店裡面坐上兩個小時,咖啡難喝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有提供白開水就行了,畢竟是租座位吹冷氣的贈品,沒啥好要求的。

我不能理解的是外帶...一杯一百多,如果不是覺得好喝,怎麼會買的下去...

jakyou wrote:
如果是要在店裡面坐上...(恕刪)


我想有時候只是單單的簡單方便而已

真的去比較咖啡,當然一定會有品質更好的咖啡店

但有時在外時,消費者只會選擇熟悉的品牌

例如突然出去逛街,對於週遭的店家並不熟悉,但就想要喝杯美式咖啡

當只看到星巴克時,我想進去的機會就會很大了

這論點就如同我上述就有提到,有時候品牌的成功不單單只是品質部份,還有很多因素存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