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tec wrote:義式咖啡,磨豆機寧願多花點錢買好一點 小弟剛踏入咖啡世界有一位懂咖啡的朋友說咖啡的磨豆機很重要而且磨豆機可以用很久值得一次買好一點不過小弟也只是買小飛馬算平價吧但要喝義式咖啡稍嫌不足不然還蠻想買台義式咖啡機來試試看...
mechtec wrote:不知你現有機器的型號...(恕刪) 請問一下,小弟現在是 EES200,每次都是粹取60cc,這樣鍋爐會不夠力嗎?如果做成拿鐵是1:2:1那應該是咖啡60cc:牛奶120cc:奶泡:60cc 這樣對嗎?謝謝
===20111221補充,同時補充於本文後面=====借square.chen網友的詢問補充square.chen wrote:感謝您的回覆,再請問一個小問題,到底粹取時的流速要多少才是正確的?如果按照25秒30cc來看,那幾乎是用滴的完成,這樣正確嗎?謝謝 這是大哉問,不是小問題喔!每個人對於想要的咖啡味道不同所以粉的粗細、粉量與填壓都不同因此沒有所謂正確的流速就算『25秒萃30cc』也只是參考有一些barista甚至習慣萃取到50幾秒因此很難說什麼流速是正確但我建議:一般來說,若用無底把手,可以看到萃取時咖啡液會形成類似『老鼠尾巴』的流動這是因為乳化油脂的黏性形成的當然這個老鼠尾巴會因為豆子、粗細與填壓而有大小不同但只要新鮮豆子,磨豆填壓在可接受範圍內,應該都可看到這樣的狀況我不知道你的機器是否有適合的無底把手,若可以買到或借到,建議入手一支以觀察老鼠尾巴的流動若實在沒有,就靠經驗觀察流出的狀態老鼠尾巴流出可分為前段、中段與尾段前段是一開始流出的那一段:比較濃、比較深,萃取咖啡粉的表面crema最茂盛的部分,因此crema很濃到了約10幾秒後會轉稍淡,流動也開始變稀,這是中段,萃取粉的中間部分,crema稍淡,但咖啡味依然很濃而到了20幾秒後,流動開始變成像水一樣,老鼠尾巴不太成形,這是已經萃取到粉的最裡面,甚至已經幾乎萃取完,所以氧化油脂幾乎沒了,黏性降低,再萃取下去,大概只剩過度萃取的焦苦味所以大概到這裡,煮咖啡的人要靠自己的喜好與味覺經驗,決定何時該cut我前面有說,這與豆子、粗細、粉量與填壓,甚至天氣濕度都有相互關係所以還是請你慢慢嘗試最後我要說,恭喜你!你會問這個問題表示你已經開始踏入咖啡的藝術階段了這些東西,是使用全自動機、甚至膠囊機的人喝不到的細節也是用半自動機煮咖啡的迷人之處
sqr0930 wrote:小弟剛踏入咖啡世界有...(恕刪) 小飛馬雖然是勉強可以達成義式沖煮的粗細要求但細粉過多(就是不均勻)部分是其缺點若不打算升級,建議磨盤部分可以處理一下送去打磨或換磨盤(這部分網路有一些討論,請爬文)應該可以改善不少
mechtec wrote:===2011122...(恕刪) 請問, 我用的是摩卡壺.都是直接把壺放在瓦斯爐上墊個烤肉架轉小火(中心小火)的方法煮, 煮到下面都沒水了開始發出噴氣的聲音才將火關掉.豆子則是現磨.但老是覺得煮出來的太苦, 若是減少豆子的量或是加多一點的水則又太淡. 一直找不到平衡點.看您的發文主要是來自尾段的過度萃取, 哪是應該在開始水有上來時就關火嗎? 我試過這個方式, 但這樣的話幾乎上來的水只有2/3而已.
YYT wrote:請問, 我用的是摩卡...(恕刪) 好久沒用摩卡壺了,所以不知道記憶所及還對不對摩卡壺與我所說的義式機沖煮有一點不同就是無法去區分前中後段除了某B牌的號稱有聚壓閥的摩卡壺外其他摩卡壺似乎都煮不出crema在萃取上還是無法與義式機相比這是必須要先認知的所以就摩卡壺來說,基本上選擇新鮮的豆子(重申:不要買大賣場豆子)磨了粉馬上沖煮,喝多少磨多少磨豆嘗試稍細一點(小飛馬的話,大概在2左右)粉量大概到濾杯抹平即可,不需填壓我個人是水煮完全部上到上壺才關火給你參考
YYT wrote:我用的是摩卡壺....(恕刪) 用摩卡壺煮出來的咖啡會過苦是因為1. 當你裝好咖啡粉,旋好上壺煮水同時,也同時在加熱咖啡粉。所以當你之前小心的把咖啡保存在低溫,喝之前才磨粉,但在熱水還沒萃取前,就已經先毀掉一大半了,咖啡粉變成高溫時,香氣早跑不見,粉也已經變苦了。2. 過熱的水萃取過度。所以建議是1. 將下壺裝水,煮水(先不裝粉盒與上壺)。2. 等水煮開時,裝粉盒並旋緊上壺,裝好時,就會開始萃取。這樣可避免煮水時先高溫煎咖啡粉與縮短萃取時間。當然旋上壺是高級動作,小心不要被燙傷,這就是為何Alessi摩卡壺是設計直接扣緊上壺,而不是用旋轉上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