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自己買咖啡機做咖啡只是為了不想再繼續攝取太多糖份傷身體(例如甜到死人的Starbuck),買台好咖啡機在家自己做,隨時隨地來一杯,泡出來的咖啡味道超棒,不需要在使用糖掩蓋味道差的咖啡
mark1008 wrote:
我家的情況就是小孩們都說我煮的咖啡比外面的好喝很多,但是她們就是不願意用家裡機器,喜歡去外面買咖啡,邊走邊喝,找人聊天,每次我說要不要煮杯咖啡給妳喝,總是說外面喝過了,
若要家裡小孩只喝自家煮的咖啡,或自己動手煮咖啡,是需要一段潛移默化的時間。
我兒子一年前超商、85℃、星巴克、家裡煮的都喝,都不挑。但慢慢也喝出差異來,後來就問我為什麼一樣不加糖的拿鐵,外面的拿鐵越喝焦苦味越明顯,家裡煮的拿鐵越喝越甜又香? 我看他蠻感興趣的,就教他從秤重、磨豆、佈粉、填壓、萃取時如何觀察老鼠尾巴及顏色變化,整個流程看過一次自己再操作一次就初步學會了,現在已經不喝外面的拿鐵,想喝時就自己動手煮、自己打奶泡,還自己摸索學會FCD要如何控制流量煮出來會更香更順口。
初出社會的他有一天問我,為什麼他同事跟他說要煮一杯好喝的拿鐵很不容易? 他覺得沒什麼難度啊!! 而且他同事買好市多的星巴巴早餐豆回來自己煮的拿鐵跟我們家煮的拿鐵差異頗大,我們家的拿鐵就是比較好喝。我拍拍他高出我一截的肩膀說:咱們家的咖啡豆是你老爸不惜成本全部用G1等級再手挑三次以上所烘出來的義式配方豆,偶爾還加了30%的Geisha,新鮮、健康、好喝,外面很難找到有人賣這種等級的義式咖啡豆,成本太高了。
對初學者而言,用入門的器材頗有障礙,研磨粗細度、溫度控制、操作流程等要注意的細節很多,需要累積一些經驗才能一次就成功煮出好喝的拿鐵。我想,若不是我家的咖啡器材等級還行,尤其是磨豆機,我兒子第一次就成功煮出還不錯的拿鐵,他大概沒興趣像現在一樣會自己動手、甚至去研究如何煮好喝的拿鐵。現在偶爾還會多煮幾杯拿鐵帶去跟公司同事分享。
Daniel WYS wrote:
若要家裡小孩只喝自家(恕刪)
我家的三個女人承認家裏咖啡比其它咖啡店都好喝, 但說什麼也不學怎麼煮,丹尼爾大的家人願意學是很幸福的.
東西都是這樣的, 由儉入奢會有逐步的滿足, 但反過來要由奢入儉就不行了, 一旦達到了那個高的層次, 就比較難接受低層次了, 就好比我去某知名連鎖咖啡絕對不會點咖啡, 只會點其它飲料, 因為根本就覺得他們賣的不是咖啡.
年少時候家裡負債很窮, 連一輛三手Vispa都只能是夢想, 白手起家奮鬥近30載, 從無到有, 由儉入奢, 那個過程和每衝上一個新台階的滿足感真的是點滴在心頭,富二代富三代是不會有這種體驗的, 所以對待愛好我也喜歡從入門(或中階)再往頂級走, 比直接一步登頂要有更多樂趣和驚喜.
如果不是享受升級的快感,純粹只是要喝穩定高品質的咖啡, 那麼丹尼爾大的推薦確實是總結最省錢的, 我這種從買低階機器開始再逐步到高階設備的玩法, 會多浪費很多錢, 多喝了很多不怎麼樣的咖啡, 不過也就是花錢買開心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