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求救]第一次購買生豆 挑豆問題

chrono79925 wrote:


不是

貝殼...(恕刪)


原來還是誤判了啊XD

感謝推薦 找時間研究看看要買什麼來存生豆

如果我原本貼的那個不是貝殼豆
那麼對味道那種豆子對味道會有影響嗎?
暫時是都挑掉了
skg wrote:



這是我3kg豆...(恕刪)


一次挑3kg感覺很累
挑豆感覺真的很需要耐心
我這次買的豆子蟲蛀的情況好像不多

請問一下依大家個人的實際經驗
生豆挑出來不要的多少比例是大家比較能接受的程度?
營業的和宅用的接受程度應該不太一樣吧?

我是自己喝
目前好像都會挑出大概10%左右的豆子
還在摸索調整中
因為目前只買過一家的豆子
比較沒有比較的經驗
Dastroboy wrote:
如果我原本貼的那個不是貝殼豆
那麼對味道那種豆子對味道會有影響嗎?...(恕刪)

那是Peaberry圓豆,簡稱PB圓豆。咖啡是一種果實,中間通常由兩顆種子面對面組成,這兩顆種子的平面向內相對。圓豆是一種遺傳性的畸形,果實裡只有一顆而非兩顆種子,而這顆種子沒有平面,兩側都是圓面。

至今也沒有足夠科學研究說明圓豆的由來,而每棵咖啡樹的咖啡果實中的種子都有5-10% 是圓豆。有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圓豆通常生長在枝椏末端,因為養分輸送不足造成二顆種子無法完整發育,其中一顆種子萎縮只剩一顆發育就順勢長成圓形的。

有些人認為圓豆風味更佳,相較同樣批次的正常豆,圓豆的風味稍微明亮而醇厚度較低。我曾經把圓豆全部挑出來單獨烘一鍋,個人認為風味及甜度都比正常豆要好一些,但因為挑豆太麻煩了,後來就懶得單獨挑圓豆出來,全部都混在一起烘,因為圓豆比例太低,對風味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提升或不良影響。
Dastroboy wrote:
原來還是誤判了啊XD(恕刪)


只要不是瑕疵豆 就不需要挑掉

圓豆在一般生豆內 加減都會有
風味上會因為體積大小不同稍微有一點落差
(同樣參數烘焙下)
但基本上不會差太多 如果是同一支



至於要不要特別買PB來烘

誠如先前所說 看風味來選豆比較實際




Dastroboy wrote:
一次挑3kg感覺很累(恕刪)


10%左右很常見


我目前的豆子
5.5% 6.7% 8.8% 10% 14%
也有18.5%的

瑕疵多 挑起來就心累
只能下次避開別買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只要不是瑕疵豆 ...(恕刪)


感謝D大與C大的指導
讓小弟受益匪淺!

經過大家的指導後 讓我這個小菜菜有基本的一些sense了! 感恩!
chrono79925 wrote:
只要不是瑕疵豆 就(恕刪)


原來10%左右很常見,不時在社團看到有人說G1瑕疵就應該低於5%

都覺得自己買這到底甚麼東西啊...
Kimo仙人 wrote:
原來10%左右很常見(恕刪)


G1價位有高有低
處理廠設備狀況 生產者的環境以及想法
還有生豆運輸儲藏的問題
這些都可能是造成瑕疵增加的因素


要低一點瑕疵 只能挑稍微貴一點的豆子來烘
貴的豆不一定都低瑕疵
但便宜的豆大多瑕疵比例高

另外一點
生豆商的選豆標準(喜好) 也會有關係

以前偶有聽到說
LL的豆子就比較醜阿 最近還一堆石頭
PP的豆子漂亮 但量都很少不好買 風味還算不錯
UU無爛豆 只是價位貴
PA的豆子品質好 也是偏貴
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




不過也有人不挑瑕疵
只烘前過選石機 烘後過色選機 這樣
豆子也是烘得很好喝

挑不挑豆... 感覺偏向於
" 自己想不想喝到這樣的豆 "
" 想不想給客人喝到這樣的豆 "

換個角度想就是 炒菜的菜要不要洗乾淨 的概念

畢竟 一個月百公斤 上噸的店家
根本沒那個心力去挑豆 想挑也沒辦法
只能買設備 篩選異物跟黑.白豆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最近剛入坑,訂的烘豆機(kaffelogic nano 7e)下週才會到貨,還沒開始烘....。但在昨天進行人生第一次挑豆,也有和樓主有類似想法,才搜尋到這篇。看了各位前輩的回應,頓時心安不少。

首發是G2等級西達摩。在進行到5分鐘時,開始自我懷疑,以後都要這樣挑嗎?太累了吧!有點退縮了。約莫1小時後完成,瑕疵率約7%。馬上去查G2等級的標準,對比我挑出的7%,是我挑豆太過嚴格嗎?

原先規劃—我要當烘豆王,以都要自烘,甚至想要烘豆送給朋友(加上美美的袋子與標籤),但現在想法是再說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