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1Zpresso磨豆機的義式粗細

謝謝各位先進釋疑 ,對刀盤組也進一步認識了 。之前是有在懷疑內外刀盤調最細時最細的縫會不會是在出粉口往內一點 ,因為大刀的內外刀角度較38mm的斜 。

今天原廠說是校刀的問題 ,修正完寄回了 ,不過因物流關係要等到假期完才拿得到 。等拿到再實作看看 結果如何 ,硬傷的部份,只要極限夠我入門機用的話 ,那也算是物有所值 。

prosaic77 wrote:
硬傷的部份


硬傷是指刀盤有磨損嗎?

yechain2000 wrote:
硬傷是指刀盤有磨損...(恕刪)


抱歉 ,可能我用詞不當 ,先天硬傷是指前面各先進探討的刀盤設計 ,無法磨得很細 ,我覺得如果原廠說是出品時沒校好 ,而調整完是有改善的 ,能正常用於義式機的話 ,對我而言就算是不錯的手搖了 ,能磨到更細我是也用不到 ,所以結果也只能等到下禮拜送回來試試看才能報告了 。

weird@ wrote:
我比較喜歡舊版的螺...(恕刪)


我是沒用過螺旋的,泰摩也是鋼珠固定,可能我手小,沒掉過,使用上覺得還滿方便。

1Z我比較不喜歡的是手搖柄沒像101或泰摩那樣有個下折,是一根直的,然後軸承下降,讓2手施力點離的比較遠,轉起來沒有比想像中省力。肋版沒直接觸桶身,是好清理,但可能強度較低,又如果常磨淺焙豆,靠螺牙連接的話,因為是反牙,可能久了會很難拆。

另一點是軸承座公差裕度較大,雖是方便組裝,但是裕度加上軸承內部間隙,會讓中軸細微搖晃。加上軸承蓋設計,只靠彈簧拉緊,更不穩固。泰摩的軸承蓋是兼具壓板,可以對軸承微加壓固定,雖說會讓軸承內部間隙與順暢度降低,但中軸會更加穩固,所以泰磨的中軸相對來說比較穩些。

但1Z整體上我仍覺得瑕不掩瑜,設計本來就是取捨的角力。

機械工程部分的嚴謹度比較認同海勒,那時海勒101剛問世那大樓各方高手加上海勒設計者的交流很精采,也心之嚮往。只可惜小弟房貸纏身,凡事得精打細算,只能找尋CP值高的產品。

人生也是一種取捨的角力啊。
prosaic77 wrote:
1Z整體上我仍覺得瑕不掩瑜,設計本來就是取捨的角力。


新買剛到手時看軸承支架和筒身有間隙也覺得可能強度會不足,用一陣子後發現間隙很快的被細粉填滿而有了支撐,但相對的支架也變得難以拆下。
1Z整體上個人也覺得不錯,有做到從設計上costdown卻又保有一定品質。
我的1Z-PRO設定刻度時,從0.1至0.7之間內刀盤會磨到外刀盤,0.8以上就不會了。請教先進用家,這是正常的嗎?謝謝。
duchhund wrote:
我的1Z-PRO設定...(恕刪)


我是咖啡新手,第一支手磨是Porlex mini,玩了一陣子對它的結構穩定性實在不滿意。看了版上的開箱跟討論最後也入手一支Z-pro 38mm鈦刀版,前天剛收到拆開來玩了一下,我覺得您可能是刻度歸零時內刀螺絲鎖得稍微過緊了。我自己調的標準是鎖到手柄開始咬死,稍微用點力也撥不動,這樣可以控制在0.3~0.5格就不會摩擦。

另一個可能是外刀環沒有逼緊導致有間隙。可以從這兩個地方試試看

duchhund wrote:
我的1Z-PRO設...(恕刪)


0.8差有點遠,建議問代理商或經銷商。

duchhund wrote:
我的1Z-PRO設...(恕刪)



we543543 wrote:
0.8差有點遠,建...(恕刪)


B大說的沒錯,這廠商在售服方面,在我這次的經驗裡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是合格的,但是調整完的東西還沒收到,我還沒能測試驗證,也不能就說廠家不錯值得推薦之類的。但是問題反映給他們,應該是有善意回應的,可以聯絡看看。
感謝各位先進指導,我重新調整內刀盤緊度,目前是在0.6以前會有摩擦聲。等假期過完,再和公司聯繫,希望能順利解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