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家用咖啡豆烘焙機Ikawa


alon.chang wrote:
梅納反應從100度up...(恕刪)


這些都是書上寫的, 作者要怎麼寫都可以也無從考驗, 只要他烘出好的味道就代表正確?
每個人感觀不同, 靈敏度不同, 對口味的喜好也不同, 酸甜苦澀和各種風味也無一定標準
所以演變出各門各派理論, 但這些理論是理論嗎? 還是只是經驗法則.
我認為是經驗法則, 所以隨時可以違反可以被推翻, 不須太局限.
想烘豆的人只要多試, 多培養自己的味覺一定有機會找到自己風味.

一堆店家寫了一大堆正面風味, 消費者真得能喝得到, 更往前一點, 這些店家真得都喝得到, 還是抄一抄
相信絶大多數的店家是認真得, 但是有一些真得只是網路上copy and Paste.
有多少店家會寫負面風味, 甚至只要聽到負面風味, 馬上斥之以鼻.
這些負面風味真的負面嗎? 其實也是見人見志, 當然也有公認的負面味道.

以上都是形容詞, 沒有對錯也沒有絶對.
店家描述的風味很多我嘗不出來,我常常在想是真的有哪些味道還是我的舌頭有問題?如果是真的有那些味道而我又嘗不到,請教大大我應該怎麼提升我的味覺?有這樣相關的訓練嗎?
上課也是意會多於言傳,還是個人體會為主,先將風味和口感分開。
味覺一般有四味,酸甜苦鹹,這四味在每個人舌頭上的敏感程度和分佈會有些許差異,所以清楚明白自己分佈,這就須要一點時間,另外,針對這四味的強度分辨,就須要訓練一下下,以上是基礎。
口腔的體感澀和辣也是同上,不過複雜度相對單純。

再來最意會的是風味,屬於鼻腔氣味,世上味道何其多,每種水果的味道也很複雜,只能從日常生活飲食,多體香氣內容下手,而且店家說的藍莓可能只是藍莓中的一個特徵味道,並不是吃下整棵藍莓的完整感覺,所以真要好好體會分類氣味才行。其它外來味道,我們平常少接觸,更難體會,雖然聞香瓶是一個方法,但聞香瓶和真實味道差異很大,我認為他的功用是方便和建立共同氣味語言。

zing001 wrote:
店家描述的風味很多...(恕刪)


分析不出太多咖啡的風味,有時是咖啡的問題。明明沒有(豆
子本身或沖泡),卻一堆莫名其妙的形容詞。

如果可以分出麵店A與麵店B的湯頭差異,並簡單描述,應該
就可以分出不同咖啡的差異,至少問題不在人。

喝咖啡是一種喚醒感官記憶的娛樂,前提是要先有記憶。沒
接觸過,不在生命記憶中的東西,就不會被喚醒。
mechtec wrote:
我們要觀察悶蒸與脫水現象
以適度的關閉風門與加大火力
而這兩個現象的達到,並不是只看豆色
還要看豆子本身的變化,例如紋路、例如中心線
下豆時也要看豆子收縮還是膨脹

M 大您好,小弟在這個階段鬼打牆很久了,一直無法有所進展

不知您是否有推薦的『入門級』書籍/文章/網站,有在專講這一塊的

如何學會觀看豆子變化: 膨脹、豆色、紋路、中心線......等 (for beginner/dummy)

THX !!!

palmeira.sq wrote:
M 大您好,小弟在...(恕刪)


+1
其實現在我手網烘豆也都是亂烘一通
插溫度計算秒數,根本就沒有仔細觀察豆子每個階段的狀況
就算看了也不了解

另外~我想了解~若是手網烘豆是否就沒有正負壓的問題
畢竟手網是個很開放的空間

palmeira.sq wrote:
M 大您好,小弟在...(恕刪)

http://www.home-barista.com/home-roasting/coffee-roasting-defects-pictorial-t13587.html

這個也很有趣
https://m.youtube.com/watch?v=_354ufdgffQ
Yiyans wrote:
http://www.home-barista.com/home-roasting/coffee-roasting-defects-pictorial-t13587.html

這個也很有趣
https://m.youtube.com/watch?v=_354ufdgffQ

HB 裡面的討論串有看了,裡面有兩個影片我覺得介紹的也很仔細
蠻適合我們入門者做初級的學習觀摩
裡面有一批豆子,他介紹說他們給的烘焙分數不高,但是喝起來卻還挺不錯

有幾款豆子,我怎麼覺得好像根本就沒挑豆,還有蟲蛀的....

水管的那短片真的蠻有意思的
跟這網頁的作者的用心是一樣的
http://blog.xuite.net/withes1018/twblog/106882609-日曬豆在烘焙過程中的變化

謝謝 Y 大分享的資訊 !!!
R1 本身是有風門的
mechtec wrote:
其實你說到重點這兩...(恕刪)
兩年過了, 沒想到如今紅成這樣
當時最人垢病的烘豆量只有60 g,
卻也因量少造成可複製性高,這變成它的優點
個人或家庭使用其實也夠了,頂多多烘幾次
對於玩豆更是不必屯積一堆豆子,一旦試出風味
又能很快複製

不知有沒有人有經驗分享,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