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法國住民宿時,房東家裡的coffee pod espresso機,法國較大型的賣場有賣機器,只要把咖啡粉包放在裡面扣上蓋子,就有espresso出來。網路上也買得到家用自壓咖啡包的機器。法國的超商或超市是以豆子和膠囊咖啡為主,膠囊咖啡品牌很多,但台灣超市就賣即溶比較多,當然大潤發可以買到很多義大利的豆子。
我覺得這種茶包式比較少見是因爲市場需求少問題及市場細分後出來的結果,這是商業及行銷的市場細分的概念。在家用或自用咖啡消費品市場可以細分為:(以愛好程度以為,或可稱為對喝咖啡投入時間/精神的程度 或對喝咖啡的要求程度或方便程度去細分或金錢投入程度)1)專業自行沖泡及研究(包括自行選豆及自行烘培豆)2)一般自行沖泡及研究(買豆子磨豆/.....)3)去店裡購買咖啡3)掛耳杯咖啡4)咖啡即溶粉沖泡5)包裝的即喝咖啡(罐裝/紙包.....)理論上在適當的豆子,沖泡水溫,沖泡時間,細節方法,茶包咖啡可以泡出好喝的咖啡,但因為茶包咖啡處於一個介乎充滿競爭的市場內優質比較少的產品:1)如以價錢在市場上競爭,它難做到好質素,咖啡一分錢一分貨,竟然它和掛耳包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會選擇掛耳包還是茶包?成本差不多,但掛耳包可以銷售一種在沖泡上的享受,賣的只是一種生活品味........2)在現行技巧,不會選用很優質的豆,因為咖啡好不好喝某程度在於豆子好壞及新鮮度,所以茶包沖泡的市場位置很尷尬,作為生產商你會不會以好豆子成本較貴及售價較貴的攻入要求較高的市場?你也會不會以成本較低或價格低去攻入便利性咖啡市場?很清楚了吧......自然比較少產品出現了3)還有茶包式咖啡在時間上也比較不方便,因為萃取時水(水流)與粉的接觸較為局限,萃取(浸泡)時間較長,產品的優勢也在市場上較低了價值......種種的分析後是在現有市場需求,產品的價值,消費者選擇總總原因上令茶包總結建議,如果能做到以下,也可以搶到市場1)技術上做到豆子保鮮,有保鮮度,就可以採用較好豆子,味道也可以好(現時難做到)2)技術上做到加速萃取以上是概念性或方向性去改進產品從而爭奪市場或滿足消費者需求,當然如以現時物理技術或不能改善以上2點到一個可競爭性的程式......所以大家如果喜歡好喝的就自己沖泡吧,如果再方便的去店裏喝或去喝即溶咖啡或購買罐裝吧。哈哈哈哈參考一下,歡迎討論.....大家都有病~ wrote:請問茶包袋形式的咖啡...(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