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zero wrote:
引述一下粉絲網頁寫的
“做產品這件事真的好難啊!
關於早鳥的Lulu's Hand的出貨有一些狀況,也就是部分有盛水內杯會滴水過快的問題,關於這點,我感到很抱歉.我之前確實自己在工廠一個一個拿起來試,幾十個過後,相信沒問題了,才交代可以正式出貨,沒想到一沒去檢查,又出了狀況。我剛剛打電話去抱怨過了,總不能要把我綁在工廠負責品管吧!
第一次做這些事,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請大家海涵,這也給自己與學生一個警惕,沒把事情做好是會給人家幹醮的。嚴重的話,一次沒做好,信譽可能就沒了。
”
把人綁在工廠品管當然是不道德的,
google了一些文章,
應該也是相關人士寫出來的,
“蘇老師說,在台南工業區裡,隱藏著無數達人,
都是在加工業做了幾十年的老師傅,功力深厚。
這些達人,其實衣食無缺,也不會唯利是圖,
他們希望能做出有趣有用的東西,
只要耐心跟他們溝通,他們都很願意配合,
只要東西可以吸引他們的興趣,加工價格低一點也沒關係。”
坦白說,兩篇文章我連不起來,
怎麼產品出包前說得好像遇到超優質製造廠,
出包後又說得需要去盯廠商才行,
所以廠商到底行不行??
樓主遇到的狀況,
看來不是粉絲網頁提的東西,
而是設計上的不方便,
看圖片,在金屬處理的方式上,
也有一點不足的地方,
其實不方便跟小缺點都在其次,
而是咖啡的口感??到底是?
說了半天都沒提到...
樓主不是在玩器材,而是被器材玩了吧!
無聊看到這個討論串 這篇文章
說真的 有關注 Lulu's hand 這個產品的訊息 就會發現很多很好笑的地方
例如上面這篇引言的內容就是
或是說 到底是老師自己做 還是跟學生做 博士生 碩士生 一個還是四個
其實我都搞不清楚 ......
我只知道這是一個蘇先生 不論是基於興趣還是賺錢還是偏鄉教育
這個東西的主人還是蘇先生 至於為什麼要故意塑造成蘇教授
呵呵... 不就是想把一個盈利產品搞得很像愛心產品
如上面這篇文章所言 一下子講得很像高手工廠研發 一下有錯誤又推給工廠
很多角度看這產品會以為 好有愛心
但是看到一些業配文 業配新聞 或是專業化的募資 專業化的廣告 行銷 平面
就會發現這只是一個產品
只是蘇先生變成蘇教授 盈利變成愛心
套句上面這篇作者說的......
連不起來
howzero wrote:
引述一下粉絲網頁寫...(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