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謝謝您這麼用心的給我解答我不是工程師啦只是個小小的儀器分析人員對於咖啡有著不小的熱忱有一個自己的興趣真的是生活中最棒的事情烘豆是第一次觸碰所以也有著不少的疑惑colin大大願意分享您的經驗我們一定會好好吸收但在這裡除了分享手做器具外也想吸收更多的專業經驗所以烘豆不能像外面一般實驗數據一樣的規劃它咖啡豆就像是有自己的生命一樣先認識它才去更了解吧!!
太棒了真的是神人等級您的父親的構想真的很詳細從溫度 結構 火力 運轉動力 甚至流量或轉速等等細節真的是給他上了一課也給了我們很多想法跟方向讓其他人可以做加強改進還有您的手動去皮機真的太猛了有沒有實際運作的影片或照片呢真的很好奇又給了我們不少點子還有這樣東西
javatw wrote:手動去皮機,能透露一...(恕刪) 這台去皮機是跟南部的某位李先生購買的,google可以找到,怕打太多會有廣告嫌疑,如果咖啡的量不多的話,不太建議購買,機器不太便宜,因為家中每年都會採約5-7袋(約50*58cm)未去殼的豆子,在還沒有這台去皮機時,都是用人力去皮,費時又費力。B n S wrote:太棒了真的是神人等級...(恕刪) 因為現在咖啡樹正在開花中,沒還開始結果,必須要等到9月後才有得採,那時才能show給大家看了
愛上蘋果的灰姑娘 wrote:手作是最有成就感的名...(恕刪) 真的!一開始烘豆花了不少時間,由於木炭熏豆子一開始火力完全無法掌握為了怕變成真的"炭燒"咖啡,離火源較遠,烘上一爐幾乎都要花上一小時但拿著自己第一次烘焙出來的豆子,只有感動可以形容!放置過幾天在沖泡,除了咖啡豆的前置種植採收的程序沒有參與,後面的過程體驗真的很有樂趣!當然,其實前面提的希望瞭解咖啡豆的烘焙成敗數據化,主要是因為自己烘焙出來的豆子喝起來都像自己帶大的孩子,怕會不客觀的評價成敗,但就如前面各位前輩說的,多喝、也請別人喝,讓客觀的人來告訴你,增加經驗,掌握烘豆口感原理,就可以漸漸的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