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幸福的味道" - NESPRESSO PIXIE


禮誠工作室 wrote:
但是這一台,看起來像好外星寶寶哦! 突出 2 個小眼睛出來!
原來…原來…

是 illy 外星人咖啡機失散多年的親戚!!




追求卓越 樂在其中 Mac Cool...

Badger0003 wrote:
原來…原來…是 il...(恕刪)


但是 illy 好看多了! 這一台看起來比較像發育還沒有完全的外星人啦! 眼睛還沒有變大顆啦!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freylin wrote:
這樣就有解釋到之前我問的問題 ...(恕刪)
是啊,這樣就可以用 Maestria 的 Espresso 按鈕泡出 Ristretto 量的咖啡。

freylin wrote:
另外有豪華版, 就是跟奶泡機綁在一起跟暖杯架 ...(恕刪)

豪華版(Gran Maestria)補個圖:
追求卓越 樂在其中 Mac Cool...
想借這個標題問一下。
看到原廠開賣pixie,實在是很心動,
但是臺灣尚未有試喝的點,
想請教一下有這臺機器的前輩們
pixie泡出來的咖啡,有明顯比Dolce Gusto或7-11的好嗎?

之前Dolce Gusto的討論串,有人提到其實泡出來跟7-11的品質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
讓我把點下訂購的手縮了回來....

那這款pixie跟Dolce Gusto和7-11的咖啡比起來呢?
還有就是...如果要泡到跟7-11的中杯一樣大杯的咖啡,膠囊和牛奶的成本大概要多少呀?
只計算容量,不計機器...當然,口味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想先就看得到的成本來考量這樣...

好想跳咖啡坑,還請前輩們開示一下,感激不盡!
試喝的點 這是個問題, 巨唐還有點可以試喝, 現在好像只能靠自己了..
或是去巨唐假裝買商用機, 喝完就閃人??

容量都是自己加的, lungo是110ml, espresso是40ml. 星巴克/小七好像都是用espresso加水/奶達到目標容量.
星巴克中杯以上好像是兩分espresso..(不太熟悉 XD)

口味, 見仁見智....
joestar wrote:
想借這個標題問一下。...(恕刪)


如果 7-11 只能跟 Dolce Gusto 比, 那 Nespresso 就不用講了...但以台灣價錢來講,不會比較便宜. 但就我喜歡的幾種口味, 例如 Kazar, 打掉部分我喝過的手工 espresso

但我以前都天天星巴克,跟星巴克比的話,全勝!
joestar wrote:
pixie泡出來的咖啡,有明顯比Dolce Gusto或7-11的好嗎?

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口感
Neapresso與Dolce Gusto 這兩個系列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咖啡....

joestar wrote:
那這款pixie跟Dolce Gusto和7-11的咖啡比起來呢?
還有就是...如果要泡到跟7-11的中杯一樣大杯的咖啡,膠囊和牛奶的成本大概要多少呀?
只計算容量,不計機器...當然,口味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想先就看得到的成本來考量這樣...

目前都習慣喝純 Espresso
一杯只有 25cc ~ 40cc.........

joestar wrote:
想借這個標題問一下。
看到原廠開賣pixie,實在是很心動,
但是臺灣尚未有試喝的點,
想請教一下有這臺機器的前輩們
pixie泡出來的咖啡,有明顯比Dolce Gusto或7-11的好嗎?

之前Dolce Gusto的討論串,有人提到其實泡出來跟7-11的品質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
讓我把點下訂購的手縮了回來....

那這款pixie跟Dolce Gusto和7-11的咖啡比起來呢?
還有就是...如果要泡到跟7-11的中杯一樣大杯的咖啡,膠囊和牛奶的成本大概要多少呀?
只計算容量,不計機器...當然,口味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想先就看得到的成本來考量這樣...

好想跳咖啡坑,還請前輩們開示一下,感激不盡!


NESPRESSO跟Dolce Gusto & 7-11完全是不同等級的咖啡
7-11的我只喝過一次就不喝了
Dolce Gusto的咖啡也還好而已(只是平常方便,摩卡/LATTE方便),但是有比7-11的好多了

泡到跟7-11一樣的中杯咖啡
膠囊約22元,牛奶約10元左右,成本約35元左右,但是等級是完全不一樣的
XTR wrote:
不過多了兩顆調整水量的旋扭好像不是那麼必要吧...(恕刪)
先前 XTR 曾提醒大家,按下 Espresso 或 Lungo 按鈕後,當 pump 到使用者想要的出水量時再按一次按鈕就能強迫停止出水,而且不會更改到原廠既有設定(感謝分享)。Maestria & Gran Maestria 那兩顆調整水量旋扭至少可以將出水量【定量】控制,CitiZ、Pixie【再按一次】只能以目測為之,不易精確量化。


若以最高檔單眼相機來比擬(貴貴的且處處依賴人工操作的)傳統義式咖啡機的話,
Nespresso 的 Maestria & Gran Maestria,以及 illy 外星人機 和 Lavazza 等機種,大概介於類單眼相機與高檔(功能更多且至少價錢高檔)傻瓜相機之間;

CitiZ、Pixie、Essenza 則為(價碼稍高,但功能相當不錯且能拍出優質照片的)point-and-shoot 傻瓜相機;

雀巢 Dolce Gusto 的 Piccolo、Melody 咖啡機像是比較普通的傻瓜相機;

燦坤的 Caffe Tiziano 則為經常故障的山寨版低階傻瓜相機!

就像專業攝影人士出門時喜歡帶著專業相機(包括各式鏡頭/濾光鏡/閃光機),憑藉其專業技術,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但對一般大眾,特別是尚無專業能力者來講,出門揹著單眼相機機組不但只會讓自己更感疲累,萬一錯弄了不該有的設定調整,照出來的照片反比傻瓜相機拍出來的更糟。

專業攝影師需要專業相機,我呢,大部分時間一台攜帶方便且功能相對完備的傻瓜相機就可以趴趴購。同理,專業的 Barista 需要專業的咖啡機,我只要有一台容易操作又可煮出很好喝的咖啡就已足夠。不同人有不同需求,只要確實能滿足自己需要,高檔低檔皆由人…


XTR wrote:
Nespresso Maestria 外觀看起來比較接近 CitiZ 系列...(恕刪)
Maestria 和 Gran Maestria 水箱在造型上似乎有點 Essenza 水箱 fu,但其架構確實比較像 CitiZ~包括:矮杯托盤,前端下方的接水盒,以及【儲水箱放在機器底座上】的設計


XTR wrote:
如果對機器外觀或功能沒有過於堅持
理論上選便宜的機型購買應該是最划算的~...(恕刪)
原則上認同,不過有時為達某些特色難免必須做些設計上的妥協,以下我要花點時間舉例說明:
就所煮出咖啡品質而言,CitiZ、Pixie、Essenza 三者一樣棒。
以外型來講,在 CitiZ、Pixie、Essenza 三者間,我偏愛 CitiZ 的簡約流暢造型~個人主觀意見。

但如果有一天這三台都能在台灣官網販售,假設價格不是問題(其實彼此價錢相差並不很明顯~太常喝的話保固期間內膠囊總花費肯定超過機器花費),也沒有桌面空間特殊需求限制的話,我最喜歡的機種依舊是 CitiZ

Essenza 機器很穩定,三台中機器深度最淺的一台(適合特別短淺的桌面空間,不過它比 CitiZ 和 Pixie 寬~對於窄空間 CitiZ 和 Pixie 反而更適合),可留置較多使用過的膠囊(約 14 顆 c.f. CitiZ、Essenza 都約10 顆)。
兩項小缺點:沒有自動斷電功能&使用高杯時前面下方接水盤座移除不如 CitiZ 方便。此外,台灣 Pixie 售價 7,800元,以此當基準,Essenza 在台定價若訂在 5,100元(參考美國售價)至 5,800元(參考瑞士售價)之間才比較合理,台灣定價 6,800元是貴了一點點~~或許是為了避免讓先前向巨唐購機者有太過不舒服的感受吧?!
CitiZ 深度是三台中最深的,如果桌面深度不足就不適合,此外它唯一明顯缺點:台灣官網目前沒賣!!!
哪天若決定推出,合理售價應訂在 8,500元(參考美國售價)至 9,800元(參考瑞士售價)之間。
Pixie 優點:台灣定價合理;機器深度小於 CitiZ(但大於 Essenza);和 CitiZ 一樣,有自動斷電功能;其低水位(紅色燈光)顯示功能則是 CitiZ 與 Essenza 都沒有的。
除了水箱容量最小(Pixie 700cc <Essenza 900cc <CitiZ 1,000cc)之外,Pixie 其他缺點不算少。
設計上的妥協,有時也些優點是為了克服某些缺點而創造出來的~例如,因為 Pixie 水箱容量較小,在機器後板下方鄰近水箱安置一個感應器,缺水時前面板會顯示紅光,這個讚!

相對的,水箱為何容量較小?為了減小機器桌面空間(減小高度)!!

以感應器&燈光自動顯示低水位不但解決原有問題,也促成一項吸引人的特色。但整體而言,為了達到減少桌面空間的主要目標,Pixie 做了不少妥協,連帶衍生出一些缺失

為了減少機器高度與深度,但要維持 10 個用過膠囊空間,水箱不但容量變小,也無法像 CitiZ 與 Maestria 那樣【直接且自然地】放在【延伸自機器底部】的基座上(Pixie 水箱比較接近是直接靠在桌面上)。CitiZ 的水箱輕輕一拿就可以拿起,裝回時順手一放就安然定位;Pixie 須拉起【以塑膠包覆著軸承】的水箱蓋,將水箱【往機器後方】稍微斜著拉出,放回時也須稍斜地(最好握著水箱主體外殼,避免單拉水箱蓋以減低蓋子軸承受力)先將水箱底部安置到接水口,然後將水箱往前輕推以使那兩個【塑膠】掛鉤卡到定位~因此造成部份機器有時會有掛鉤碎裂的情況。

當然啦,Nespresso 機器組件材料沒那麼差,就算是塑膠也未必會那麼容易壞掉~只要使用者溫柔對待 Pixie,水箱移除及回裝時多加小心,還是可能用很久都不會壞~~~~問題是,如果可以選擇,為什麼我【必須】小心翼翼地?!所以除非閣下的桌面空間真的非用 Pixie 不可,Why bother?

繼續談水箱,若您是因桌面不夠深才買 Pixie,別忘了,移除水箱時得拉起水箱蓋將水箱【往機器後方】微斜拉出……咦~機器後方~桌面不是不夠深嗎?!OK OK,或許後方還有點操作空間,又或許您的限制只有桌面深度,垂直空間不受限(機器上方沒有櫥櫃底板擋著),那倒還OK~況且永遠都還有最後一招:不移除水箱,直接拉開水箱蓋以水壺直接把水倒入。萬一後方空間擁擠,高度也被卡得有點緊,可能改買 Essenza 還比較妥當。

再來,為了讓機器深度變淺,置入咖啡膠囊後,Pixie 是將咖啡出口拉向機器內部(靜止的)高壓熱水出口,CitiZ 則是將機器內部高壓熱水出口拉向(靜止的)咖啡出口;數日前曾經提過,或因這般設計,造成(有些)Pixie 膠囊偶會變形,有些機器底部漏水或許跟這樣的設計(「大件移動小件固定」v.s. CitiZ 的「小件移動大件固定」)有關連(not sure)。

這樣的妥協還衍生出兩項小缺失。其一:當杯子上方不幸卡到 Pixie 咖啡出口「行進路線」時,要拉起把手(以退舊膠囊並放入新膠囊)前,要記得先移開咖啡杯,以免杯毀咖啡亡。其二:放入膠囊後,將把手往前下方推進時,不但要稍微費力些,還要養成【將把手推到底】的習慣,以免「膠囊置入口」沒有完整關閉~Essenza 和 CitiZ 把手可以很自然就蓋回定位。Again,這兩個都不是大缺點,養成好習慣多加注意當能避免。還是老話一句:如果可以選擇,為什麼我【必須】小心翼翼地養成好習慣?!

此外,使用高杯時必須將 Pixie 前方下端的接水盤槽扳起來,然後或是藉著高杯抵住它(或是一手壓著它),不是啥了不起的缺點,不過 CitiZ 與 Maestria 的設計就明顯較優,扳起短杯拖盤它就會乖乖地立正站好。

最後,【接水盤槽】與【移動式咖啡出口】兩者還合力造成 Pixie 另一小缺失:使用高杯時不但必須先將 Pixie 接水盤槽扳起來,還要將把手往前往下推(推出咖啡出口)來放入膠囊,此時由於接水盤已不在原位,咖啡出口可能滴出的殘水(很多使用者喜歡在開機後放入膠囊前先按一下烹製按鈕讓熱水空跑一下,這樣滴出的殘水會更多)便有機會直接【滴到桌面】,不知這是否亦為有些使用者所埋怨【底部漏水】原因之一?

個人建議:如果台灣官往哪天開始賣 CitiZ,除非閣下的桌面空間真的非用 Pixie 不可,Why bother?
追求卓越 樂在其中 Mac Cool...
joestar wrote:
想借這個標題問一下。...(恕刪)
我和這裡的其他朋友看法完全一樣:

Nespresso 跟 Dolce Gusto 或 7-11 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咖啡!

以咖啡口味來講,沒得比。

如果也加上花費,Nespresso PK Starbucks,Nespresso 全勝。

試喝咖啡~您是指無料的嗎?好像只有四條路好走:
1)freylin wrote:
去巨唐假裝買商用機, 喝完就閃人...(恕刪)
↑↑↑↑↑這個最有創意↑↑↑↑
2)如果認識的朋友中有人有這一台,趕緊去他家喝。
3)若無那樣的朋友,趕緊慫恿朋友去買一台,然後去他家試喝。
4)都沒有,那就得再等等,聽說 Nespresso 在年底前打算在台北開一家精品店。
追求卓越 樂在其中 Mac Cool...
  • 1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