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來交流吧 ! 在家烘豆同好們

cyorama wrote:
實在難以理解為何大家對手網這麼熱中
難控制又累得要死
烘出的東西"焦黑兼不熟"
豆子完全未膨脹...(恕刪)


會用手網,多半也是為了省下買機器的錢,但不代表手網一定烘不好,版上就有幾位貼過圖,烘得也夠水準,我第一次烘豆也是在網上作足了功課,成果如下圖、也算烘成功了 (而且還是難度高的野生豆),手網成功關鍵還是 1. 火候掌控; 2. 足夠的肌耐力; 3. 判斷烘培狀況的知識,缺一不可!



不過我也只玩過這麼一次,再來就自己土砲一個烘豆桶,直到現在的 RF-300。
果然是有經驗的高手 一看就知道烘不熟 批評也不留情面
當初嘗試也不過是鬧著玩 烘不好是預計以內
曾經跟另一位老手請教 也是哪我別浪費時間氣力
還不自量力在這留言 如有冒犯懇請見諒
對不起
說聲抱歉
沒有讓您難看的意思
再次說聲抱歉(90度鞠躬)
實話直說
所以也沒什朋友
抱歉
我會改進
xdperoxide wrote:
批評也不留情面
.....
還不自量力在這留言 如有冒犯懇請見諒
cyorama wrote:
對不起說聲抱歉沒有讓...(恕刪)


該道歉的應該是我吧...也讓你覺得為難了,對不起,希望你別介意
直接說出問題才能改進技術嘛 但必須有合用的工具
倒是不該把那樣難看的成品放上來
既然我沒法用手網烘成豆 以後再嘗試也是徙勞吧

廣口深陶鍋加砂炒豆其實是個很省錢又容易控制的方法
我的第一次炒豆就是用老婆淘汰的有裂紋的砂鍋
瓦斯爐用以前泡茶車的瓦斯爐台
買個濾網
準備手套
砂:豆=1:1 v/v(約)
就烘了
由於不知如何掌握火力
第一鍋烘了快一個小時
後來陸續加入溫度計、記時器
整個器材成本不到2000NT

用沙子+砂鍋炒豆,豆子顏色保證均勻
如果能妥善的 控制火喉+節奏
同樣的豆子可以烘出不同風味
例如
我這次( p30 #296)烘的 安晶蜜處鋰就是
磨豆香沖煮香
入口微酸,很醇厚的回甘,不會苦
這是我要的口味

烘豆很簡單
不需買很貴的器材
xdperoxide wrote:
直接說出問題才能改進技術嘛 但必須有合用的工具

cyorama wrote:
廣口深陶鍋加砂炒豆其...(恕刪)


陶鍋蓄熱一定比手網好多了 冷天菜也是用鍋盛著吃
麻煩前輩指教 哪種砂子效果最好?
若不用砂子炒豆會不會焦?
請前輩別介意好奇發問
xdperoxide wrote:
陶鍋蓄熱一定比手網好...(恕刪)


烘焙僅數年,也是從炒豆到現在用RF300,
電熱板的RF300真的很容易上手,
所了解也是看網誌、看書、網路上找資料及經驗得來。
炒豆難在受熱均勻,手網也一樣,
您的照片咖啡豆顏色差異很大,所以可知一定受熱非常不均,
豆子大小不一、密度也不一樣,要烘到顏色一致真需要下苦工跟經驗,
看很多前輩的PO照顏色幾乎一致,實在佩服。

xdperoxide您的照片中豆子兩端沒裂縫,表示根本沒到一爆,
以媽媽嘴咖啡的網誌供參考
http://mommouth.blogspot.tw/2007/12/blog-post_5856.html
「一爆開始,由於前段吸熱,此時豆子開始放熱反應,爆裂時瞬間脹大,發出爆裂聲,俗稱一爆」
所以爆裂時,觀察豆子兩端會有裂縫,您照片中的豆子大都沒有裂縫,
可知都還沒吸夠熱量去膨脹,自然也沒爆裂,就是未熟豆。

以前也炒豆,炒了蠻長一段時間,
若只是好玩嘗試,一般砂鍋、厚一點的炒菜鍋都可以炒,厚、高佔利多,
文火慢炒,慢慢一直翻攪,讓豆子盡量受熱均勻,
炒到一爆開始,記的銀皮脫落後盡量吹走、吸走,不要讓銀皮變焦而讓豆子吸進焦味,
若聽的到一爆密集聲音,一般都在一爆結束後下豆冷卻,但廚房都是銀皮待清理,
若沒聽到爆聲,炒到豆子表面出油就是進二爆了,個人不建議,因為個人不喜歡苦味、焦味,
一次失敗,就多一次經驗,
這裡有很多好心的高手、前輩,可以學到很多,之前若有說錯的煩請說明修正,
久久才進MOBILE01一次,先祝您烘焙愉快!

bellwang3 wrote:
若聽的到一爆密集聲音,一般都在一爆結束後下豆冷卻,但廚房都是銀皮待清理,
若沒聽到爆聲,炒到豆子表面出油就是進二爆了,個人不建議,因為個人不喜歡苦味、焦味,
一次失敗,就多一次經驗...(恕刪)


不是所有的豆子都適合在一爆結束就下豆,有些豆子就適合進入二爆,才能引出主軸味,只是二爆前下豆,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個人經驗,不是進二爆後一定會出油,出油還有分點狀出油和全顆出油,前者是可接受,而後者則是精品烘焙中較不偏好的狀況,二爆密下豆溫度約在 220-230 左右,快速冷卻後還不一定會點狀出油,但烘超過 230 且冷卻不夠快,豆子就很容易出油,出油沒有好壞,端看個人口味,只是深度烘焙是主流烘焙中不建議的方式。

Curtis_l wrote:
不是所有的豆子都適合在一爆結束就下豆,有些豆子就適合進入二爆,才能引出主軸味,只是二爆前下豆,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德國化學家研究發現,綠原酸一爆時會降解生成綠原酸內脂(chlorogenic acid lactone),
是淺焙咖啡苦味的主要來源.
如果烘至二爆,綠原酸內脂會再進一步降解成苦味更濃的苯基林丹(phenylindanes),
是深焙咖啡的主要苦味因子.

咖啡深焙的結果就是
達特拉莊園的甜蜜總匯
一爆結束後40秒下豆..
不知道這支豆大家焙度都作多少?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