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y8468 wrote:2爪空格更大所以更好進豆...(恕刪) 改善3爪支架進豆的就是將支架投影面積變小變細 (類似像Helor101)但支架變細會有強度變弱的疑慮所以在支架改細的同時應該要適當將增加鋼板厚度來維持相同的強度~
khy8468 wrote:改成3爪式有增加厚度提升強度...(恕刪) 我的意思是目前3瓜看起來還是蠻粗壯的因為粗比較會引響進豆這是目前的三爪,較粗 (借一張您的圖~)如能將3爪再改細一些,進豆效率會更好~
在發表一下個人觀點,一般開創者都會思考比較多,但可能因此一念之差,就像蘋果iphone當初設計想說好就手好攜帶,但後來市場證明還是大點實用,當初這設計手磨應該也為了好就手或好攜帶,但事實上會帶手磨外出使用應該極少,而就算帶出使用也沒差體積大點,因此如果設計加大一點應該就會優化很多問題!
六月訂了一隻單品的來用,想請教各位先輩!目前網路上看到的常常是以飛馬電動磨豆機那邊的刻度來當做指標,想請問一下,是否有先輩針對此支匿名手磨在刻度對應電動磨豆機數值是否有相對圈數參考建議。還有針對虹吸式和摩卡壼的是否也有參考值呢?目前嚐試的刻度如下:深培(曼巴...):二圈中淺附近:一圈7格淺(歐舍安提瓜M0+):一圈四格->這個豆子買了二包,發現烘焙顏色差異滿大,有點像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肉桂烘焙和中度烘培的顏色各一。另有發現淺的在一圈7格時,磨出來會偏粗,應該是太硬造成的感覺~磨肉桂那包會卡卡的,而另一包就不會了。希望也有先進可以分享經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