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推薦咖啡機

hillside wrote:
先買一部全自動的義式機試試。...(恕刪)

我也覺得初學者可以先看全自動義式
方便、好操作,推飛利浦Latte go系列沒有奶管好清洗
週末去中和好市多有看到ep5447在展示試喝
Yumiis wrote:
初學者可以先看全自動義式


反對。要看人家心裡想的是什麼,如果心裡想的是半自動或只要淡咖啡,為什麼要先看全自動義式?

以前考駕照的時候,教練場和監理站(直線加速用)只有手排車,全台灣所有的初學者都是從手排車入門,大家也是這樣過來。

話說,p家的推文業味未免太重。
需求不同罷了
一個是味覺派
一個攝取咖啡因派
不一樣定位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好拿來比的?

單論濃縮品質
高階全自動機煮出來的濃縮
半自動只要熟悉操作,入門的單鍋爐機種就能吊打

全自動派所謂的綿密奶泡
在半自動玩家看來實在是又硬又厚

全自動好清潔是多好清?
看不到的地方清的到嗎?
半自動機就只要洗一支把手和沖煮頭
全部露在外面你手能洗多乾淨就有多乾淨

樓主三個小孩都對咖啡有興趣
又沒預算上限
不覺得一次推到位有什麼不對
先不管咖啡機預算多少!
問題是[小孩可以喝咖啡嗎?]
請先顧慮一下您小孩幾歲啊?
we543543 wrote:
這是不是管太多了?沒...(恕刪)

只會望文生義的人就不必跟我討論了。

跟我意見不同的人,所爭之事也只是有必要一次到位與否的問題。
有人說幾十萬的咖啡設備與二千萬的音響設備不能比,
這樣就是看不懂人家爭的是啥,只看到數字就開槍。

推咖啡設備,就高舉一次到位。
我以音響為例,就不能舉一次到位為例。
這是啥邏輯世界?
若我舉三十萬的音響設備為例,那些人不又說人家沒預算問題,
幹嘛不一次到位。

道理就他們在說。

你更奇怪,我前面的文有那一句是管了別人?大家各抒己見,大家也相互尊重個別觀念。不信去看別人回我的文。
只有你,說人家管太多。

我說別人的建議不恰當,你就說我管太多。
那你不同意我的意見,不正是管太多的代表。
這是很清楚的邏輯,不是嗎?

照你的標準,你才管太多。
hillside wrote:
我只是對「對方條件都沒什具體資訊的情況下」就推薦「一般人覺得高不可攀的產品給對方」,這種想法感到匪夷所思。
我才說你我在平行的世界。

樓主應該也不是跟你同一世界的人。
我猜啦。

等樓主願回應,就可明白誰猜得比較準。

樓主的條件開得很清楚:沒有預算考量

在這種公開論壇大家就各抒己見、各自表態,跟你有什麼關係? 你又憑什麼說別人的推薦不適合? 你覺得高不可攀的產品對沒有預算限制的人可能不值得一提。

樓主願不願意回應,跟誰猜得比較準又有什麼意義? 猜對有獎嗎? 人家只是來問個問題,不是評審,不是裁判,不是來回應就要判誰對誰錯,你就慢慢猜吧!! 這種跟小孩子一樣等人誇獎說你猜對了的心態真是可笑

你都說你我在平行的世界,就請你從此不要再引用我的發言,我也不想跟你有任何交集,永遠錯過就好
ee21 wrote:
無論是賓利或是大牛, 還是你所謂的二千萬音響,
跟所謂的一台7-12萬的磨豆機
到底哪個是「一般人覺得高不可攀的產品」?
到底哪個會讓人「不知水深」?
我也對這種思維感到匪夷所思...

他都說他是來抬槓的,認真你就輸了

不過,用二千萬的音響來比喻7-12萬的磨豆機是「一般人覺得高不可攀的產品」實在太牽強,前面就強調過了,咖啡跟音響比起來就只是個小嗜好,他還是硬要扯到音響,這不是抬槓的正確態度,比較像是在顯擺,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對音響多有研究似的
Daniel WYS wrote:
可以參考lonine大的升級分享文
Slayer Espresso Single Group 意外升級的分享文
[分享文] Molar Z 120mm大平刀磨豆機入手



竟然有這個榮幸被Daniel大引用來推薦.....而且非常認真寫推薦文
樓主應該要好好看一下,然後多少也寫點回文表示一下。
也許是被Daniel大很認真的回文嚇到了,也說不定
不管沒預算的說法是否真的如此

咖啡的設備我投資不少,但每天用,很開心。音響設備投入更多,而且也是常常聽。
只要懂得東西好在哪裡,常常使用他就值得。
每個人對嗜好的投入跟分配不同,也沒什麼好爭的。

常常會遇到有陌生朋友在拉花社團私訊問我說我用什麼設備做咖啡跟拉花
我都不好意思說.....因為很多人用比我低階的設備,也比我厲害
但我自己是用得很開心。所以建議樓主做功課研究好自己想要的東西。
設定好預算,最好一次到位
東西買到後就好好使用,發揮他最大的功能,就不浪費錢了。
個人淺見......
lonine wrote:
也許是被Daniel大很認真的回文嚇到了,也說不定

見笑了、見笑了!!

認真就輸了!

是我失態了!
花錢買開心,但是每個人的愛好和開心點不同,所以,什麼建議都是有一點意義的。
咖啡,自行車和攝影是我退休後的三大愛好,前兩項對比攝影都算是花費很少很單純的愛好,有一幫人說直接攻頂好,有一幫人說循序漸進享受升級進階的樂趣,其實都有它的道理的,我個人喜歡從入門一路玩到高階,這是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玩的樂趣,我不想一下子就攻頂而喪失了一部份從嫩到成熟的追求和樂趣,但也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在純入門設備,所以我換掉入門設備的時間很快,半自動義式咖啡機目前我還有鉑富的870(這個用大概三個月而已)920,Lelit的162,都是四年內陸續買的機器,最近打算再進一台Slayer,純粹我一個人使用,家人都不用機器。
樓主的情況是想讓三個小孩喝好一點,健康一點的咖啡,好像不是自己的愛好,
如果是這樣,或許可以和小孩討論看看,因為小孩不一定會去使用,
我家的情況就是小孩們都說我煮的咖啡比外面的好喝很多,但是她們就是不願意用家裡機器,
喜歡去外面買咖啡,邊走邊喝,找人聊天,每次我說要不要煮杯咖啡給妳喝,總是說外面喝過了,
倒是帶朋友來家裡會要求我煮咖啡給他們朋友。

當然如果樓主經濟能力非常好,直接選丹尼爾大推薦的是對的,有些人一件衣服十幾二十萬都買,穿沒有幾次,再怎麼說,咖啡機至少能用久一點,也可以當家裡的擺設。
那三台機器我都看過,外觀上比較喜歡Speedster(古典藝術品的感覺),但要裝一個泵,不太好放置,綜合架構上喜歡Slayer(現代時尚風格,看起來好像耐用一些),另一台則介於兩者之間,各有千秋,當然以出品咖啡來說,機器有差別但每個人喜歡的口味不同,且操作人的影響遠比機器大,就有人用Slayer和惠家機器盲測對比,結果是濃縮和拿鐵都是惠家好喝(個人口味愛好或者其它原因),好比我們攝影愛好圈子,我就拿價差20倍的鏡頭盲測對比,讓大家選擇比較喜歡哪個,結果一半一半,但這也說明不了什麼,我還是會比較多用20倍價格的鏡頭,這個等級的咖啡機也有家用電器擺設和心理層面的附加價值存在。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