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我說直接說明白一點...(恕刪)
請問一下,你說 --
"咖啡豆裡面含有很多揮發性的香氣因子
過久的加熱,會使香氣因子散失
所以我們希望盡早完成烘焙
希望一進烘焙室,"有效"的烘焙就會開始 "
--- 以這個論述來說,盡快是多快? 少於 10 分鐘,還是8 分鐘,還是六分鐘 ?
邊界效應來說,不知道邊界應該在哪裡 ?
"順便說說我認為需要預熱的原因
如果你不預熱
再拉升溫度的途中
有可能使發酵完成的麵包造成快速的發酵,產生酒精,使麵包變酸變苦"
--- 這個論述我就有疑問,烤麵包時有預熱,目的要讓發酵完成的麵團,可以快速烘熟,才不會塌陷,
至於快速發酵會有酒精,這一點我不同意,因為再怎樣慢,麵包體停在 25~35度這個可以轉化酒精的溫度,
應該不會超過 60 秒,就算三分鐘也可以,這麼短時間可以變酒精是不可能的,
還有,我常常用液種法,發酵到酒精味出現 ( 27度室溫,約 12~16 小時),
烘焙出來的麵包,有淡淡酒香,一點也不會酸,一點也不會苦。
發酵過頭時,酒精轉為醋酸,麵包才會帶有酸味,有人很喜歡這酸味,我不喜歡,但也不至於帶有苦味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