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o1958 wrote:
日本買咖啡絕對比台...(恕刪)
其實台灣鑽研咖啡的店家還是很多
並不輸給日本 有時甚至更勝日本
(台灣店家玩的越來越走火入魔了)
拉花的玩很瘋 世界第一的都有幾位
烘豆玩到世界第一
萃取沖煮有世界第一
練味覺嗅覺也有世界第一
台灣真的 在精品咖啡這塊算走的很前面了
以國際上來說
可惜是消費習慣沒跟上

H3M279 wrote:
最近買了一本書'coffee...(恕刪)
店家大多為了品質花大錢砸設備 這都是消費者不知道的成本

小七 星巴克 進的不過是全自動
清潔程度以及品質也不會比半自動高
(煮完一把敲掉洗乾淨 在怎麼樣全自動都追不上)
雖然星巴克也有旗艦店用黑鷹 但據說煮出來挺慘的
剛開就有一票圈內人去踩雷
烘豆師花大把時間挑豆顧品質 也是大多人不知道的時間成本
選豆 挑豆 擬定烘焙計畫 烘焙 冷卻 包裝 清潔環境
一昧地追求價格CP不顧品質 也是造就經濟差的原因
當然目前租金高漲 是肯定會對價格有影響
店家不收貴就活不下去 要喝高品質的咖啡就更困難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a12266955 wrote:
比品質台灣走在世界...(恕刪)
拿北歐來說
小型精品烘豆廠都有2000kg / 月 的銷量
說實在 台灣的市場還沒完全打開
還有很多消費者沒辦法接受精品咖啡
一方面是大環境經濟問題 一方面是對咖啡的既定印象造成

但市場慢慢的在改變是無疑的
台北店多 但對咖啡的接受度又是一回事
倒的相對也很多
(各地都一樣)
咖啡店很多不得已 只好增加非咖啡的產品
就是因為民眾對精品咖啡的接受度還沒那麼高
不然身為咖啡人 誰不想主力全放在咖啡身上
最好把其他非咖啡的東西都拿掉 完全沉浸在研究咖啡上
事實上 就是辦不到
大家會去星巴克喝130元
工讀生用全自動煮的拿鐵 喝得很開心
反而會嫌外面咖啡專門店
由老闆或咖啡師用心煮一杯130元拿鐵 賣太貴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現象
大杯真的好嗎? 風味真的對嗎? 豆子真的好嗎? 器材有乾淨嗎?
光是牛奶用的等級就差很多
禾香有多貴業內都知道 但還是很多店家為了風味選擇它
甚至有一些店家更瘋狂 選擇比禾香貴很多的鮮乳坊
或許客群不同 有些客群只是去喝飲料
誰會在意茶裏王的茶香如何呢?
再舉一個例子 常常在說去冰把牛奶補滿
所有的飲品都有店家的一個標準比例 不是能隨便增減的
一出杯 這杯就代表了你的個性
而這個比例 也是店家研究許久覺得自己認可的風味
但消費者都會在意這些專業嗎? 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咖啡 對我們來說不只是工作
進一步來說是我們的一切 我們的生命
也是我們人生的意義
竭盡我們所能的 提供我們認為最好的品質給來的朋友
這就是咖啡人
(有些店家不見得有一樣理念)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