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RF300蓋樓(電熱直火都歡迎一起來蓋大樓!!!!!!!!)

小放牛 wrote:
請問各位同好前輩:

大家都是如何量測溫度的啊!可以PO圖互相觀摩嗎?
我覺得陳老闆附的溫度計和燕尾夾,很難模仿各位同好前輩的烘焙曲線來進行學習。...(恕刪)


附贈的溫度計我烘個幾鍋就不用了,簡直是盲烘…不是說不能用只是真的要記錄的話還是需要額外買台熱電偶,以數位的來看會較方便和準確,可自己搜尋看看
nsw frank wrote:
整個顏色超漂亮

nsw frank wrote:
附上手機照(實體是蠻均勻的


看起來蠻不錯的,不知道磨來喝合不合您口味,可以分享嗎。
nsw frank wrote:
下豆溫度197,時間18:28

想請問各位同好烘一爆左右的豆子整體時間也是這麼長嗎…還是小弟手法有問題...(恕刪)


我都控制在 12~15分左右一爆,溫度會拉到 210~220度左右,你可以試著昇溫快一點,現在都在玩抓溫昇率,並儘量固定火力,希望以後能在 12分以內就進一爆。不過我的溫度是用原本附的指針式溫度表,那隻不太準且對溫度反應很慢,等電子式到了我就會換掉。
范代九郎 wrote:





看起來蠻不錯的,不知道磨來喝合不合您口味,可以分享嗎。
...(恕刪)


因為再喝的豆子還有剩

所以可能會先養一陣子

等喝的時候再跟您分享囉
Curtis_l wrote:





我都控制在 12~15分左右一爆,溫度會拉到 210~220度左右,你可以試著昇溫快一點,現在都在玩抓溫昇率,並儘量固定火力,希望以後能在 12分以內就進一爆。不過我的溫度是用原本附的指針式溫度表,那隻不太準且對溫度反應很慢,等電子式到了我就會換掉。...(恕刪)


之前盲烘的時候也有13~14分下豆的,可是之後有參考老闆建議的8~10分豆色轉黃,11~13一爆,再加上後來爬文看到用1/2火力,就在脫水前都採1/2火力來烘,於是時間就拉長了
nsw frank wrote:
剛剛烘了一鍋耶加雪夫...(恕刪)


等這鍋喝完記得分享,13~14分與18分半應該差異蠻大的!
google有位practice分享不少RF的曲線,
剛開始也很害怕烘失敗,一直想跟著前輩腳步烘,
現在都輕鬆烘隨意烘,有時候只看豆子聞聞味道也在烘,這應該就是木舌的好處。
javatw wrote:



等這鍋喝完記得分享,13~14分與18分半應該差異蠻大的!
google有位practice分享不少RF的曲線,
剛開始也很害怕烘失敗,一直想跟著前輩腳步烘,
現在都輕鬆烘隨意烘,有時候只看豆子聞聞味道也在烘,這應該就是木舌的好處。
...(恕刪)



一定一定


木舌+1,真的自己味道這一塊真的很弱



我是這樣量測豆溫的。

另外,有人將電熱改明火嗎?

根據陳老闆的說法,電熱這款基本上只有ON、OFF的控制。無法控制出力大小。後面的溫度旋鈕功能是透過溫控開關,當爐內溫度低於設定溫度到某個點則電熱管ON,高於設定溫度到某個點則電熱OFF....。聽說有人是透過手動ON-OFF來控制出力.....

且電熱反應很慢,通常OFF了以後電熱管會慢慢降溫,同樣的ON以後也會慢慢增溫。

今天試取下銀皮蒐集盤,用明火加熱,反應很直接,但是用小瓦斯罐很傷本。想請教版上前輩是否有人改用明火接瓦斯桶的做法。謝謝啦。
小放牛 wrote:



我是這樣量測豆溫的。

那黑色部分是焦了還是油垢…

我是將測溫線夾在擋門下方

另外我自己烘是全開30秒,全關30秒(火力的部分)

小放牛 wrote:
今天試取下銀皮蒐集盤,用明火加熱,反應很直接,但是用小瓦斯罐很傷本。想請教版上前輩是否有人改用明火接瓦斯桶的做法。謝謝啦。...(恕刪)


有的,我有位朋友就已買具小單口爐,塞在底下烘,不過最好還是把整個桶身用銅柱墊高,不然離火源有些近。

直火玩法,我還是回歸重點 "用火概念"!沒有用火概念,用這台玩直火,難度相當高,玩得好的人,多半有幾年料理、煮飯經驗。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