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家收藏私藏了哪些不錯的咖啡器具呢?

手沖:
1.Kalita銅壺 POT-900
2.Tiamo宮廷壺
3.Kalita大嘴鳥琺瑯壺
4.Tiamo 420ml 宮廷壺
5.Akira 450ml 仿銅壺
6.Tiamo 不鏽鋼細口壺1.0L (HA1604)
7.Takahiro 0.9L

Syphon:
Hario Tca-3

義式機:(因為都去店家玩營業機,所以家裡就隨便啦)
1.Krups mini (已售)
2.Philips espresso bar (已售)
3.Rancilio Silvia (已售)
4.La Peppina (紅)
5.La Peppina (黃)
6.Mypressi (已售)
7.Presso
摩卡壺就免寫了... (VEV Vigano)

磨豆機:
1.小飛鷹
2.Fuji 鬼齒
3.楊家 900N
4.Sunbean EM0480
5.Porlex & Porlex mini

烘豆機:
1.Hottop
2.Huky 300

美式機:
1.Melitta aroma therm 5cup (JCM-512/R)
2.Melitta aroma therm 10cup (JCM-1031)

濾杯:
1.kalita 102陶瓷版-黑白褐 & 104-塑膠版
2.KONO 名人 & 名門
3.Hario V60
4.Bonmac 101單孔 & 四方形塑膠三孔
5.鋼絲濾杯(錐型)
6.矽膠濾杯

杯測匙:
1.SCAA
2.COE
3.Colombia

咖啡生豆:不定期亂買
咖啡杯:沒算
店家跟活動的衣服:沒算

其他的目前沒想到....


沒事多吃魚 ; 多吃魚沒事.
這台質感不錯,請問有型號嗎?

查到了,是國際牌1000W電烤箱 NT-T40

tw.david wrote:
雙紅外線穿透力強內熟...(恕刪)

tw.david wrote:
雙紅外線穿透力強內熟...(恕刪)


方便介紹操作過程嗎?如溫度設定、烘烤時間..,期間須翻動豆子?
謝謝

學基本功的地方:

http://www.wretch.cc/blog/frank813/9140946

http://www.bellataiwan.com/phpBB2/viewtopic.php?t=2586


Panasonic 國際牌1000W電烤箱 NT-T40 $1780

會選這台主要是紅外線有些接近碳火直焙的風味,自己烘便宜又好玩,殺時間良品。

烤盤建議自行鑽些密集小洞(4~5mm),讓咖啡豆底部照得到紅外線,上色更均勻。

操作上我400g大約抓:

脫水段 100~180度 總時間12~15分 750~1000w 2~3分取出翻一次
一爆後 190~210度 總時間10分以上 500~750w 1~2分取出翻一次

一爆後190~210度控制很重要,以(取出翻)及(半開門)及(加熱)來搭配 。
這台在190~210度保護會加熱2分跳掉1分後回復加熱,對熟手控制上應該沒問題,新手就頭大了。
會改機的可以將保護拆掉

烤箱烘一般來說不要進二爆(銀皮焦味),不要用小型豆(怕掉網),多烘多練習.....

供大家參考.....

◆便利燒烤架,上下均勻受熱
◆強火1000W / 中火750W/弱火500W/加熱250W
◆4段火力調整
◆遠紅外線1000W
◆便利燒烤架
◆15分鐘定時


fox0908 wrote:
HARIO VDD-02B 玻璃咖啡濾壺
不知道這個有沒有辦法和KONE相容?


我最近也買了 Kone filter (新款,外圍有一圈黑色膠圈)
形狀和HARIO V60圓錐濾杯(02) 完全吻合
若 VDD-02B 也是 02 size的話,應該沒問題
昨天沖了一次,流速比濾紙僈了不少
但杯底細粉也比想像中少~
細粉量對我來說,不會造成干擾

之前也買了HARIO的圓錐金屬濾杯(極細不銹鋼絲網編織)
使用後總覺得咖啡裡多了一股鐵味,很難適應
所以只用了幾次,還是換回濾紙
這次的 Kone filter就沒這個困擾了~

小弟比較偏向義式咖啡
有一個摩卡壺放在台灣

目前家裡的是機器是 ECM Giotto Premium
加上楊家900N
Pullman 填壓器
Rotat fun 300烘豆機


學校實驗室是放
Sunbeam EM6910 (紅色限量版)
加上Gino Rossi RR45 磨豆機 (很老了)
還有Isomac Professonale用來磨單品的咖啡豆


另外兩邊都有VST 濾杯 (18g & 22g)配合無底把手


不過目前還是熟悉EM6910奶泡的打法 都可以將近100%的成功率
Giotto都還常常因為天氣太熱 和不熟悉 大概只有五成可以打出 成功的奶泡...


忘記還有一臺 Saeco Via Venezia
是學校研究單位壞掉 丟掉 我把它撿回來修好用的
是要當作出差時使用 不過目前都還沒有機會帶出去就是了


之前網路上做功課的時候, 網路上關於 BEZZERA 系列的咖啡機資料不多. 尤其是詳細的REVIEW. 屈指可數. 不論是中文, 或者是英文都一樣.
但是若是 VBN DOMOBAR SUPER, 或者是 TECHNO, 這種知名一線大廠的咖啡機. 資料就多而且詳細(尤其是國外REVIEW不少).

最近我入手了一部 BEZZERA BZ07. 希望下一個有機會入手 BZ07的人, 能夠不用想我一樣, 花很多時間上網找資料. 卻苦無資料很少.
所以我就興起日後, 我希望在一個月後, 可以打一篇完整, 詳細的 REVIEW, 刊登在幾個咖啡網站上. 對網路世界有一點小小的貢獻.

這個機器我是買公司貨, 目前應該只有一個代理商. 該代理商有門市, 也有在百貨公司設櫃. 其中他們在SOGO A9館設的櫃, 甚至你可以實地操作BZ09. 櫃姐可以讓你煮咖啡, 也願意讓你打奶泡, 雖然該櫃姐的咖啡知識, 還有待加強, 但是已經很好了(她搞不清楚鍋爐壓力和把手壓力有何差別.)

BEZZERA是義式咖啡機的始祖, 當初這位老兄, 利用蒸氣通過咖啡粉, 粹取出史上的第一杯 義式濃縮咖啡. 當年是1901年, 連我阿公都還沒出生.
後來 Pavani 老兄加以改良, 改以彈簧活塞取代蒸氣, 成功煮出世界上第一杯帶有 crema 的濃縮咖啡. 後來1961年, 咖啡史上最經典的咖啡機出現了, FAEMA的 E61, 這部機器有幾個創新及影響深遠的成就. 1. 首創的熱水循環方式, 達成沖煮頭的恆溫. 2. 首創的熱交換(HX)鍋爐設計. 這台機器成為現在所有商用機的範本. 3. 絕美而經典的外型. 一直到今天, 仍依然叫人迷戀. FAEMA E61 也創造了她在人類咖啡歷史上, 永垂不朽的地位.

是的, 身為咖啡迷的我, 本來應該就除了E61, 其他的都不考慮.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因為家裡小, 廚房更小, 流裡台更是她媽的小. 我想我老婆是沒辦法接受流裡台放下一台 E61就滿了. 這樣還能做其他的事嘛?

所以, 現實上, 最好的咖啡機, 不見的適合我(老實說也買不起). 所以大小很重要. 品質也很重要. 我希望我買的機器, 可以讓我用上10年不用換, 不用升級, 沒有遺憾. 我想要的是一台, 煮的不好, 一定是我的問題, 絕對不是機器的問題的一部機器. 我預算約5萬. 不多不少.

在此之前, 我的義式咖啡機是 迪朗奇 BAR51. 這部機器(約7000元), 在我用心的使用之下, 她已經被我榨出 200% 的潛力. 出來的ESPRESSO, 可以給我滿足的CREMA及口感. 但是....畢竟這只是一台低階的機器. 用了兩年我就無法在忍受, 送給一位朋友了. 那個時候我心理一直想著 SILVIA. 說來 SILVIA 也是個傳奇阿, 這台咖啡機竟然可以連續10年漲價. 現在好像一台要2萬6的樣子. 以單鍋爐的機器來講, 這個價錢真的是有點過頭. 但是其他同級對手的不爭氣, SILVIA 仍是這個級鉅的最佳選擇. (驚人的是, SILVIA 在全世界擁有神話級的地位, 令人費解, 也令人感到其他廠商的對於家用機的漠視)

家用義式機器的等級, 大概有以下幾種. 我們以鍋爐形式為中心點來分類.
1. 以蒸氣為動力. 大約1000-2000元. 嚴格來說, 這無法算是義式咖啡機. 完全無法煮出CREMA.
2. 以幫浦為動力的單鍋爐咖啡機. 打奶泡及煮咖啡是用同一個鍋爐. 這種機器當你想要搞一杯拿鐵, 很費時間. 久了你就沒勁了. 但是如果你好好煮, 用心研究, 這種機器到是可以煮出品質不錯的ESPRESSO, 也可以給你滿意的CREMA.
3. 高階單鍋爐的機器. 像知名的 SILVIA. 雖然用SILVIA做拿鐵, 也是惡夢一場. 但是SILVIA 料好實在, 如果用心, SILVIA 可以做出和動輒20幾萬的大型咖啡機的 濃縮咖啡品質. 即使是SILVIA, 也無法一邊煮咖啡, 一邊打奶泡. 這種級距的咖啡機 約1.8萬 - 2.6萬之間. 黃銅打造的鍋爐容量約300C.C.如果我推薦的話, 我是推薦至少從這個級距起跳. 1&2 我不推薦. SILVIA料好實在, 重達高達14公斤.
4. 家用熱交換(HX)機搭配震動是幫浦. 這個熱交換系統, 就是一個分水嶺了. 只要一台咖啡機, 沒有雙鍋爐(並非像 GAGGIA BABY TWIN 那種"偽" 雙鍋爐. 一台28000左右)或者是熱交換系統. 那這台家用咖啡機, 無論如何也不能稱做 "高階" 家用機. 一台"玩家級"的咖啡機. 一定至少要是熱交換系統. 這種機器, 大概4.5-6萬左右. 鍋爐容量約1.5-2公升. 此種級距的咖啡機往往已經重達20公斤.
5. "極高階"家用咖啡機. 這種機器, 不是雙鍋爐, 就是熱交換. 除此之外, 還要搭配營業級機器的 迴轉式幫浦. 採用自統進水, 自動排水. 除了鍋爐容量及產量輸給專業營業機種. 做出來的東西, 跟營業機是一模一樣. 這個級距的機器大概 7-8萬起跳. 鍋爐容量 2-3 公升
6. 再來就是專業咖啡機的領域了. 如果你看規格, 營業機的鍋爐容量動輒15公升. 真是嚇死人. 擺在家裡用, 也太大才小用了. 而且, 熱機是要熱多久. 熱到上班都快來不及出門了, 還沒熱好. 更不用說SIZE, 擺一台在家裡, 你家裡可能要是豪宅才行.

大家都覺得奇怪, 為何義式咖啡的家用機的選擇很少.我指的並不是家電大廠出的咖啡機 . 而是義大利專業品牌(例如 FAEMA), 往往相當漠視家用的咖啡機市場. 他們漠視就算了, 別的家電大廠也很不爭氣, 家電大廠(例如百齡)做出來的東西, 往往設定有誤, 而且用料廉價. 義式咖啡是個相當"科學"的東西, 而且極為敏感. 你用廉價塑膠製作的簡陋咖啡機, 就想讓咖啡榨出100%的香醇CREMA, 真的不容易. (不容易, 但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是一個對咖啡有熱情. 咖啡是你畢生的興趣, 那找一台4以上 等級的機器就可以. 像我就是找了一台4等級的BZ09. 再往上的話. 體積過於龐大, 我廚房的空間不允許. 至於品質. 如果有心的話, 等級4以上的, 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讓你失望.
anneybaba wrote:
之前網路上做功課的時...(恕刪)


寫的很好~~~


拍拍拍拍~~~~

義式機
kees van der Westen Mistral 雙頭
La Cimbali Max grinder


美式機
Technivorm brewer

烘豆機
FR+8 小熱風
咖啡工人 cube 600
楊家一公斤

其他離離扣扣賽風啥的因為沒什麼在用大部份借人去了,就不要提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