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機的濾杯看起來是所謂的pressurized basket建議換成unpressurized basket詳細說明http://www.youtube.com/watch?v=wf_NMHriQp8http://www.espressoschool.com.au/about/faq/28-basics/13-unpressurisedhttp://www.home-barista.com/tips/how-to-get-better-crema-with-non-pressurized-portafilter-t1917.htmlhttp://coffeesnobs.com.au/YaBB.pl?num=1226278400另外磨豆機很像Breville的BarAroma網路上的評價http://coffeesnobs.com.au/YaBB.pl?num=1175571785簡單說 磨的有點不夠細可能跟小飛馬的問題一樣就是均勻度給一般非義式咖啡的煮法可以 但是義式咖啡可能就很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用加壓把手的原因(因為 磨出來的不夠細到可以緊密到足夠的壓力(9 bar)不是很確定 跟我猜的一不一樣因為沒看過實體希望主人來分享一下
colinwen wrote:咖啡機的濾杯看起來是...(恕刪) 感謝 colinwen 大~的建議您的建議讓也想我嘗試看看,加壓與不加壓口感差別在哪,但哪邊可以買到沒加壓的濾杯?~磨豆機很像Breville的BarAroma的問題,其實是同一台,同樣是台灣禧龍代工的義式咖啡磨豆機其實很重要,磨的細不細,均不均勻很重要,這會關係到萃取出來的口感我目前再磨豆基本上都是調到最細的刻在磨,有沒有到達義式的標準,我想還是有點距離我前陣子也有去詢問過細度的問題,店家也有磨出一些讓我參考,但用肉眼跟手觸感覺不太出來
之前沒仔細看,這次看到那沖煮頭跟把手,很確定是澳洲血統,沖煮頭建議1-2週把螺絲鬆下來清洗。只要是MIC,應該就是燦昆做的,沒有什麼不好,這一系列最高級品(幫浦、加熱版等等零件應該是不一樣水準的),他大概也賣了上萬台,零件穩定度應該沒問題,好處是一些塑膠耗才(沖煮頭的O ring)或許還可以跟燦昆買 50塊一個,也可以換單層濾杯,不過映象中這應該不是58mm濾杯,但看了每個網頁都說是58mm,真有趣,或許有修改過,如果是58mm,單層濾杯很好買,一般營業用都可以用,拿著把手去對一下就好了,EBAY上六塊美金左右就有,台灣店面價希望別太誇張,應該西門町那兩家或者其他地方就買得到。錐刀磨出的細度也夠,看起來刀頭應該跟SOLIS同一家。可以找找看有沒有辦法修改他最細研磨程度,錐刀可以磨到過細都沒問題的,但小錐刀頭轉速一定很高,不過缺點也跟家用、營業用的差別一樣,不要連續磨兩杯份量(4shots)應該都沒感覺。
di2002 wrote:hi~Steven1...(恕刪) 感謝版大的圖文說明, 雖然還不是很乾但已算是咖啡餅, 請問這咖啡餅是萃取完後直接產生還是在打完奶泡後才產生? 如果是前者那表示CS3-B是台CP值極高的咖啡機, 再次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