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blackevo wrote:這個動作要怎麼將外圍的粉往內推,但又不產生新的縫隙呢? 我選用的是Bplus的佈粉針(以前亂買留下來的),因為夠細又有彈性.當之前說的1~3步驟做好了之後,我讓4根佈粉針貼著濾杯(對,佈粉針會變形,所以才選又細有彈性的)將外緣的粉刮出來然後盡量撥到中間,最後外緣的粉再調整刮均勻,完成後不要再敲濾杯直接填壓就可以了.如果操作得很好的話,粹取時可以看到外側一圈咖啡液先出來.如果外緣刮不平均的話,就會看到外側會有一段稍微慢一點才有咖啡液出來,給您參考看看.
和之前一樣同一支巴西自烘豆,很難得拿出量杯來不同的是今天只壓到6Bar,然後只萃取前段而已喝起來微醺感減少,果酸味更強烈一點,但不是刺激的酸,反而能帶出甜味有種在喝香醇可可亞(巧克力)的錯覺再試壓一次,果然也是一樣好喝
jackblackevo wrote:還有什麼不錯的秤...(恕刪) .我有一陣子用這個茶秤,剛好也可放進robot的兩腿間。但杯子大一點時還是會遮住螢幕,所以龜毛如我最後還是選擇pyxis連藍芽至手機同步顯式重量秒數。
在等待下一台拉霸的關係,近期已無心再精進robot的操作.雖然這麼說,還是找到另一個既可以將粉充分混合及將落粉集中在粉碗中央更好的方式.我所使用的就是HG-1的接粉杯,粉直落到HG-1接粉杯後,直接在接粉杯內用佈粉針充分攪拌混合,之後放上robot粉碗上(尺寸剛好可以卡住)提起中間的柱子讓粉落進粉碗內就直接填壓.這樣下來,粉餅中間的密度會較大,預浸時咖啡液也確實從外側一圈先出,並且粹取時沒有通道,比之前用佈粉針在粉碗內自己將粉推到中間的方式更加穩定.粉碗底部有墊濾紙的話,最近測下來的結果大致如下(使用深焙義式配方豆):Helor102(187c無鍍層刀盤)-------EY20~21%HG-1電機(187c有鍍層刀盤)------EY19~20%*我的是對岸版HG-1中軸會晃,出粉均勻度較差.另外Lagom P100 HU刀盤不適合磨深焙豆,底部墊濾紙的話萃取率可以到22%以上,但味道上容易苦味太多,如果要用它磨深焙豆出esp的話,我就不會墊濾紙,刻意將萃取率拉低會比較好入口.
小改造多部曲1. 壓力錶免DIY,下壓時輕鬆看2. 活塞和沖煮頭同時預熱,簡單易用詳閱239樓原廠的升級版壓粉器借了一個玩,壓粉器在濾杯內故意往左右偏,黑色部分沒想到能偏的滿多懶得拍就用官網的圖3. 自己將壓粉器做簡單改造比原廠的升級版壓粉器好用太多,更不容易偏移詳閱245樓和249樓左邊是原廠的分水網,右邊是二次分水網,濾網很細密看著二次分水網中間的孔洞是不是想到什麼?沒錯!就是和你想的一樣剛好可以用原廠的分水網底部的矽膠穿過後就固定住從側邊看是這樣,雙層分水網,威力加強?我原本就不用中間堆粉,下壓時控制力道穩定壓力就能壓出不錯的Crema都是攪拌咖啡粉後震動讓咖啡粉均勻分布後直接壓粉詳閱253樓因為原本已經做得不錯,覺得可能沒什麼太大效果先前沒加二次分水網,倒水後咖啡細粉會稍微飄上來,萃取完粉餅底部側邊常沾黏在濾杯內4. 壓粉後放上雙層分水網,倒入水後咖啡細粉比較不會飄起來,水也不會變的混濁萃取後的咖啡粉餅變得更易脫膜,甚至有的滿完整,一兩次可以說是巧合但經過長期使用的確是有感,萃取上可能更均勻到這邊,我想我的Robot已經趨於完善 下一步,還有什麼需要改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