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轉成手壓模式後,對最大萃取量有增加些,但同樣第二把後萃取量一樣是逐漸減少,手壓預浸再提高活塞補水這動作沒什麼效果,所以又轉回彈簧模式。自己一般習慣用16g粉萃出32g,彈簧模式下前2把基本上都能達到,就懶得再去深究了,反正家裡一次最多就只出個2杯。除了萃取量偏少,及專用App連到一半偶爾會跳出的問題之外,其他也沒什麼好挑剔,鍋爐加熱速度快,蒸氣也很強大。目前的萃取曲線:這把運氣好打到好奶泡
SimonHongKong wrote:我就是看見ig 限時...(恕刪) 我沒有在IG上PO限時哦,在我之前已經有發往香港的,我應該是香港第二或第三個收到的吧.這台我還沒摸得很熟,有機會大家交流吧最近的紀錄,萃取時間還有點長
yuitng1121 wrote:玩個一陣子,再跟您交流機器心得吧. 我也才用了一個月,心得不算太多前陣子我把出水限流閥拆掉了,感覺有限流閥的出水量比較小,追加限流閥的目的是讓鍋爐壓力大時的排氣順利點而已,抓到排氣方法後我覺得其實也沒必要,加了限流閥出水變慢反而拉長了粉餅浸泡時間.目前最棘手的還是第二把以後因沖煮頭升溫鍋爐壓力降低的問題,雖然Argos是用根據沖煮頭溫度調整鍋爐溫度來達到合適的沖煮溫度的機制,鍋爐掉壓是無法避面的,但每把沖煮參數無法穩定也是滿頭痛的
其實3萬等級的機器有這些功能,我算可以接受啦.如果給假的溫度信號,應該可以維持鍋爐壓力.但水溫比起第一把肯定會變高.如果還要水溫穩定,那就還要預熱沖煮頭一段時間.回頭想想,類似 la pavoni 的家用拉霸機,條件變因更大,價格還更貴.我就覺得還能接受啦.
yuitng1121 wrote:如果給假的溫度信號,應該可以維持鍋爐壓力.但水溫比起第一把肯定會變高.如果還要水溫穩定,那就還要預熱沖煮頭一段時間. 我目前我暫時第二把之後的妥協方案是在到達沖煮溫度時,按下蒸氣模式後馬上拉桿,因為加熱還滿快的,預浸時能讓鍋爐升最少升壓到1.5bar的話,感覺水比較補得進去沖煮頭內,如果鍋爐壓力低於1bar就算放掉點桿子做預浸再拉桿水還是補不太進去的感覺.
用了2個多月,對於鍋爐壓力變化導致的預浸及萃取量的變化,分享目前自己的操作方式如下.通常開機第一把,沖煮頭溫度較低時,鍋爐溫度會上到120度左右會達到合適沖煮溫度,這時鍋爐壓力會上到2~2.5bar,壓下拉桿後進水,沖煮頭飽和後,這時預浸壓力落在2bar左右,預浸時滴出4~5g後放桿,總萃取量深焙約34~36g/淺焙約40~42g.第二把之後,由於沖煮頭升溫,達到合適沖煮溫度時鍋爐壓力會比第一把低(我的環境下通常第2把1.3bar,第3把0.8bar,第4把0.5bar),壓力越低使預浸時水越難進到粉餅底部,導致放桿開始沖煮後,水會被粉餅再多吸掉些,使總萃取量降低.所以我的方式是以預浸時滴下的咖啡量來判斷.第二把之後我會把桿子停在水平偏下的位置等進水及排氣,然後放開些桿子控制壓力在2bar左右做預浸,讓咖啡滴下4~5g時,桿子壓到底補水然後放桿.一般總萃取量都能與第一把的總萃取量相當.以這操作方式雖說總萃取量可以保持一致,但預浸時粉餅與水接觸時間相對會拉長,例如第一把放桿時機約在7秒左右,而這操作方式放桿時機約在20秒左右.然後上述操作鍋爐壓力在1bar以下時,在桿子壓到底補水時,感覺水補不太進去,所以我會在拉桿前先按下蒸氣模式強制加熱鍋爐,然後才開始上述操作,在補水時鍋爐壓力約會上到1.5bar,水就可以順利地補進沖煮頭內,雖然會加進更熱的水,但我想在預浸時間沖煮頭內的水溫也會降低,就當是種平衡吧,糾結太多就玩不下去了沖煮曲線大致如下:*連接Acaia Pyxis的bug還未修好,曲線看得很不舒服
前天開始重要的沖煮指示燈不亮了,之前說開始採用的LED測試時不良率太多,之後汰換了一批新LED說良率改善很多,看來我的機器中獎了,目前正聯絡Odyssey看能不能給個新LED更換,但看了youtube上的LED更換教學感覺好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