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WAFO粉碗入手


vivasai
請問一下L大,兩個Blend濾杯有什麼差異?看圖片是孔的形狀不同,但也不太清楚到底出杯差異在哪,想說要收一個玩玩看,謝謝


看圖說故事,Blend Origin是傳統的圓洞,Blend 4 Steps是線狀的洞。流速上線狀的會比圓洞來的快一點點。如果二擇一的話,或許優先考慮4 Steps,這樣跟一般人有的濾杯的差異性會比較大

WAFO是個好玩的粉碗。

跟一位測試WAFO粉碗很久的咖啡店老闆請教了一些使用經驗。我今天用13g粉,用MC4 Duo刻度1研磨,用Slayer Shot無壓預浸18秒滴落第一滴,壓力全開萃取濃縮,約30cc後切回預浸模式,不間斷繼續萃取到46g左右,萃取秒數約17.7秒。把這些濃縮加水到400cc做成美式。

我原本以為這種淺焙豆,按照過去的粉碗我都會用到20g以上的豆子,沒想到13g也能萃出風味很平衡,很順口的濃縮液(我有淺嚐一小口)。原本我以為會淡到不行,但事實上不會。也許萃取溫度(97度)跟足夠的開孔(2916孔),讓咖啡的萃取快速又不失風味。這有點像是炒菜一樣,在熱炒店,用專業的快速爐可以45秒大火炒完一盤青菜,而在自家內用2-3分鐘的除廚房爐火炒完一盤青菜的概念有點像。沒有誰好誰壞,誰對誰錯。只要做出自己喜歡的,就是好咖啡。但這有點顛覆了很多傳統義式濃縮製作的概念了。

看來還有得玩,讓我繼續玩下去......
n863204

已購入4S展場已使用過版本 有比新品便宜5XXX 過年好好玩~~

2023-01-16 11:22
lonine
lonine 樓主

n863204 讚喔!

2023-01-16 13:22
分享一下已使用過的咖啡店好心說明
4S 濾杯 調整方向
1.往細調
2.如用18克 降4克粉量
抓到喜歡的味道後
可微調降1克
或再往細 找喜歡的味道
以上都差不多後

最後再動溫度 (拉高)

先筆記 等濾杯到後再測試~~
wayne~~
週日跟網友約喝咖啡~
順便帶WAFO S/S濾杯,給他們玩玩。

首先是正常濃縮 IMS VS Wafo
IMS喝起來就是正常的濃縮,風味一次給足。感覺起來該有的都有,味道比較擠在一起。
Wafo 直接喝起來是比較偏前段的酸甜感,隨後果香味展開,最後尾韻甜感逐漸浮現。
味道戲劇般的一幕一幕呈現。

隨後有跟wafo大佬討論一下,來玩其他的方式

再來是98度水溫 14g的粉,萃取210ml。
高溫低粉量 1:15粉水比
這表現令人驚艷,有如虹吸咖啡那樣的滾燙及濃厚感。溫度逐漸下降後,酸度逐漸明亮,伴隨著甜美的果香味。喝起來有著虹吸的濃厚風味,但尾韻卻不像虹吸那樣沈重。應該總萃取時間不像虹吸煮那麼久吧🥹

最後也是 98度水溫 15g的粉,萃取300ml
1:20粉水比
相較於上一杯令人驚艷的體驗。這杯感覺上比手沖還要淡一些。香氣隨著溫度下降有如殘燭般的若隱若現,水感較重。
還是喜歡1:15的比例😄
lonine
lonine 樓主

WAFO可以靠高溫,低粉量,細磨這幾個參數去調整,加上還有壓力的變因,很多玩法。但我覺得磨豆機本身也滿重要的。昨天測試的結果,光13g粉能做400g美式,這是我以前沒想過的事情

2023-01-16 21:58
jesse0420 wrote:
是正常濃縮 IMS VS Wafo
IMS喝起來就是正常的濃縮,風味一次給足。感覺起來該有的都有,味道比較擠在一起。
Wafo 直接喝起來是比較偏前段的酸甜感,隨後果香味展開,最後尾韻甜感逐漸浮現。
味道戲劇般的一幕一幕呈現。...(恕刪)



目前加奶喝的感覺也有點類似,
味道一次給或分段釋出,兩種沒有好跟不好
就看喜不喜歡
有稍微純喝濃縮,這就很厲害,
IMS的濃縮口感偏酸不喜歡,但W的4S 酸不明顯 算很順口,這個就有點利害了 繼續找味道~
wayne~~
lonine
lonine 樓主

按照你喜歡烘焙度高點的豆子,且喜歡拿鐵方式的話。Blend/Origin也許更適合,因為Body會厚一點。如果要出美式跟拿鐵各半的話,那4S就比較通吃。這是目前的心得。

2023-01-19 19:02
n863204

我也覺得可能o比較合適,繼續抓味道,味道是真的都不錯

2023-01-19 22:38
wayne~~
上週跑到 Wafo 公司購買了一個 4 Steps,老闆非常熱情
原本是用 unifilter、 moonraker、MC4、GS3
現在多了 wafo 粉碗變得有點忙
今天一早起床先用 unifilter 泡完自己跟給工人們喝的拿鐵
然後再把機器水溫調到 98度來用 wafo 泡粉水比 1:15的美式給喝美式的工人
沖煮出來的美式沒有奇怪的苦味,上午忙忘了問工地師傅的感想
下午忙完回家又用 4 Steps 泡了一次 espresso
16g,研磨得比 unifilter 更細( unifilter 流速比 VST快 ),30秒出 48g
喝起來覺得 body 沒有傳統沖煮法來的這麼厚,看來還要試很久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