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chain2000 wrote:
通常是磨太細及粉不夠...!
yechain兄果然經驗豐富!
今天買了新豆子,太興奮急著要試喝,居然沒裝上濾杯就把雙出口的把手頂上去磨豆機,嘩啦嘩啦就把秤好的16g磨好並落入把手。但落粉中央連與粉杯平都沒有,覺得納悶是豆子被磨豆機吃掉了嗎?正在疑惑時才發現慘了忘了裝濾杯。趕快把粉倒到鋼杯,然後清一清把手裝上濾杯,把鋼杯的粉倒回已經裝上18g濾杯的把手。整個已經不知濾杯上的粉有多少g了,就不管多少g, 再補上一些豆子再磨入濾杯,結果變成第一次沒壓粉前高度與粉杯同高。接著就填壓、沖煮,流量稍快一點點,品質還勉強可以,crema也很正常。
神奇的事情就是,敲下來的粉餅是首次完美無缺!
bakafish wrote:
若用的粉比較粗,這些水會較快滲入粉餅,粉餅看起來就會比較乾,但應該不至於硬
如果同一個濾杯,你的headspace較大,水就會比較多
同時代表你用的粉量較少,粉比較細
水多,粉細,則比較容易出現粉餅上面積水
但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說出現積水就代表你磨的太細
跟粗細對應的是流速,請以流速為準,不要管事後粉餅上有沒有積水
記住,你是做咖啡,不是做粉餅
魚大經驗與資訊非常完整,幫助我們學習過程中容易走到正軌,非常感謝!
今天上述試新豆的手忙腳亂中,粉量無意間應該有18g或以上,比平常慣用的16g有明顯差別。終於粉餅完整不積水了!但也印證如魚大所說,粉餅就算有積水或者有裂痕,但以無底把手觀察萃取只要無通道效應,應該就是正常,就可以專注口感與風味,不須執著於粉餅。
" 記住,你是做咖啡,不是做粉餅 "
這句話有幫助到走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