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ypi wrote:
烘豆業者
普通消費者
中高階消費者
請教盧魚大大
這三者不同的看法各為何?
小弟滿好奇[中高階消費者]的看法?
以下見解僅是本人的這段時間的感受, 不代表每一個人都一樣
**********************************************************************************
烘豆業者 也是分成不同族群
隨便型 (不討論這個)
量產型 大型連鎖店
量產型的世界不是玩家型可以去涉入的, 稍有規模的工廠10kg機台都是最小台的, 大者30kg甚至50kg
他們的烘豆方式跟觀念是以穩定的區間為主, 你要什麼風味的最大化也不是沒有考量
只是在這樣的烘焙量之下, 可以做到不要烘焙失敗就很偷笑了, 尤其是一天要連續烘個10鍋20鍋的時候
養豆是啥 ??? 就讓消費者自己去判斷吧
玩家型 例如個人烘焙咖啡館
這個區間的族群很多, 也很廣泛, 然後流派又很多, 讓人眼花撩亂
有類似量產型觀念的, 也有追求風味極致觀念的, 養豆這個名詞多半出現在淺烘焙的程度
因為烘焙方式跟發展特性, 在店家親自試過後, 覺得放個幾天幾天之後的味道比較好(成熟)
才會"建議"客人喝的時間點, 這是店家的好意, 當然也有店家刻意延後幾天才上架
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 在烘焙比賽中, 一般都是當天烘完隔天杯測評分, 在這樣的條件下你覺得還有時間養豆嗎 ?
再者競賽當中都是快節奏烘焙, 淺烘焙為主, 評審喝到的味道不可能是我們說的最佳風味, 也許只是主觀意識的認為
**********************************************************************************
普通消費者
1. 純粹補充咖啡因, 酸的就是壞掉惹, 無法接受會酸的咖啡
2. 看新聞跟著喝的, 還不少
3. 對風味的描述, 最多的就是說喝起來順口
4. 隨便喝, 超商的就覺得可以惹, 因為價格也很可以
這種的未來反而較容易踏入風味的追求, 只要稍微煽動一下

**********************************************************************************
中高階消費者
1. 對咖啡有辨識性, 淺的 中的 深的, 都可以感受到差異性, 酸 微酸 不酸不苦(微酸微苦) 苦而不酸 等等等
2. 喝咖啡有講究, 同一杯咖啡的 熱 中溫 溫 涼, 都會嘗試去喝
3. 可以客觀辨識出風味的, 但是不執著自己的喜好
**********************************************************************************
然後, 養豆跟這些沒有關係....



純粹是個人喜好問題
但是有人喜歡很新鮮的味道, 有人不喜歡, 這跟養豆是一樣的話題
就我個人來說
我只負責不要讓烘焙結果出現瑕疵(盡量啦

因為瑕疵風味是跟著豆子一輩子, 不會因為你養豆就消失
至於可以創造出什麼風味, 生豆決定60%以上, 烘焙程度決定40%以下
其他的我不會想太多, 因為我偏向量產型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