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1Zpresso磨豆機的義式粗細

tjchung wrote:
就1z z-pro 48mm...(恕刪)


Nomand有類似加壓濾杯的出水口,可能對磨豆粗細容錯較大。


kumaxmax wrote:
個人使用1Zpresso...(恕刪)


微調調到緊後退至刻度0差不多已是刀盤不磨擦的極限,不知能否用淺中培豆single/double粉量做出25秒30cc的流速?


gallender wrote:
官方文宣看來誤導很大...(恕刪)


我也覺得文宣有問題,這句
"有效研磨內徑=市售48mm刀盤內徑"
不知如何來的,內刀盤外徑只有32mm,只比xpro多2mm。
xpro可磨更細應比zpro更適合用在義式。
weird@ wrote:
Nomand有類似...(恕刪)


我前文有提到, Nomad採用"NPF", 對研磨粗細沒有容錯增加,
.....繼續閱讀

tjchung wrote:
我前文有提到, Nomad...(恕刪)


拿掉限流嘴後流速?
用zpro搭淺中焙豆可25秒30cc?
看來義式刀盤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可惜1Zpresso不再出義式刀盤
用這個所謂單品刀盤
我有個想法就是調最細
然後磨多一點豆量
因為磨得多細粉應該也會比較多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艾德華仔 wrote:
看來義式刀盤還是比較...(恕刪)


1z的38mm刀盤是可對應義式,號稱等於48mm刀盤拿來手沖也不差,各方面看起來是很成熟的產品
問題是官方廣告寫較大刀盤適合義式有廣告誇大嫌疑,要拿來作SOE似乎已不是適不適合的問題而是無法做到。

weird@ wrote:
zpro能否對應義...(恕刪)


謝謝回覆
確實如同W大的圖片,我買來時也注意過內外刀的角度與搭配,泰磨的單品刀跟圖左那個相似,只差在軸心沒有驅動鍵槽而已。
流速也跟您的差不多。

kumaxmax wrote:
個人使用1Zpresso...(恕刪)


艾德華仔 wrote:
看來義式刀盤還是比...(恕刪)


感謝回覆,我最後一次也是用不磨刀盤的極限,就是歸零後轉5格,也就是將近半圈。磨17克中深焙豆,好市多的熱帶雨林豆(最近試磨豆機很耗豆子,所以拿了包便宜的賣場豆比較不心疼),落完粉就已經高出雙杯粉碗,整完後15KG填壓,連煮2次,都是在無底把手看到咖啡液開始計時15秒就沒了,成品就不說了,壓力錶也只是微微跳動一下,雖然惠家的壓力錶是參考用的,不是絕對壓力值,但煮久就知道自己這台相對最佳值壓力在哪格。



一些同好也是使用正常,故也懷疑是否刀盤有不良率問題,昨天留言給1Z台灣公司,今天他們要我寄回去檢查,所以寄回去了,後續如何再討論了,不過我想聲明,上01純粹只是技術探討,不是要討拍或取鬧之類的,本身是工程人的性格,只是想理解與精進而已。

prosaic77 wrote:
一些同好也是使用正常,故也懷疑是否刀盤有不良率問題,...(恕刪)


應該是外刀盤設計上本來就無法磨很細,版上有人反應使用類似刀盤的somad也是無法磨得很細。

在Y黃惡搞小飛鷹的這篇文裡有寫到磨細的關鍵可参考。
http://ppk10559.blog131.fc2.com/blog-entry-110.html

weird@ wrote:
應該是外刀盤設計上...(恕刪)


謝謝分享,我再多找些資料,好好研究一下

艾德華仔 wrote:
看來義式刀盤還是比...(恕刪)

艾德華仔 wrote:
可惜1Zpresso不再出義式刀盤

是阿,1Zpresso為什麼要停產義式刀盤,覺得可惜了。

weird@ wrote:
外刀盤設計


仔細看48mm內刀盤刀紋較密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