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細磨咖啡澀味的價值

ujm wrote:
.....你該不會...(恕刪)
事實上我的親友常常念說我都用咖啡渣泡給他們喝... 而我就問他們咖啡好喝嗎,他們都回答說:好喝啊,但是不能用咖啡渣呀...乖乖阿布用咖啡渣怎麼好喝呢

延伸, wrote:
事實上我的親友常常念...(恕刪)


....算了...
就這樣吧..你都沒發現你的店.
在那篇有被公告嗎?
分享的這篇報導沒有問題
抗氧化物,以有機酸為大宗
而高溫、細磨,本來就會使可溶物質更容易溶出
在SCA的沖煮手冊以及國外的一些論文
也都證實了這一點

當然,這一篇報導也只是加強大家喝咖啡的理由而已
無須太過在意

但是,標題的『澀』,我就不知從何而來
細磨咖啡不一定會有澀
應該這樣說
『澀』,是一種觸覺,不是味覺
產生的原因常常是
1.豆子的質不好
尤其是商業等級豆子
質不好,含有澀的物質就多
2.烘豆出現問題
沒有把澀的物質降解
例如在報導中提到的綠原酸
就是酸澀的主要來源
在烘焙時就應該要把綠原酸降解
同樣的,烘焙時也要把苦澀物質烘掉
商業級的質不好,要烘到完全無澀是比較困難的事
(但是不是不行,這就是要看烘豆師的功力)
但精品等級,會有澀,常常是烘豆的問題

沖煮不能無中生有
沒有的東西,怎樣也沖不出來
所以,沒有澀物質,就算再怎麼高溫細磨
也不會有澀

因此,我不知道延伸兄你為什麼會用這樣標題
因為報導中並沒有說細磨會澀
應該是你自己認知
但如果是如此,表示你對咖啡的認知有誤

給大家參考
ujm wrote:



.....你該...(恕刪)

他說他是這麼幹的。只是真假不知。
「手沖二次三次…」就提到。


但他邏輯錯亂,很難有什討論的價值。
那天他發表一篇「咖啡臭的價值」,你也不必太意外。

mechtec wrote:
分享的這篇報導沒有...(恕刪)
豆大大出現讓我好開心感動,我發覺你變了變的好像不同層級.. 這樣您就沒對手了怎辦哈哈

ujm wrote:
....算了......(恕刪)
我之前就把店店掛在大頭貼,結果被剪了... 其實我店是靠網友起家的,事實上網友都很善道...
其實學過化學的都知道,"抗氧化"這個詞本身沒有意義,所有富含自由電子的官能基的化合物都具有強的抗氧化能力,所以酸性物質(含-COOH)都絕對是強抗氧化。然而,這跟吃進去對身體有多麼神奇的功用是兩回事,"抗氧化"僅僅是販售健康食品時所使用的噱頭。

延伸, wrote:
豆大大出現讓我好開心...(恕刪)


無論到什麼地位
學得愈多,愈知自己不足
在咖啡面前,永遠要謙卑

mechtec wrote:
無論到什麼地位學得...(恕刪)
想起二十年前初遇一位咖啡前輩,當時我是自信滿滿但他總是只會笑開心,問他甚麼也不會說的樣子,偶爾被我逼說幾句我都認為他是神混... 後來經過十幾年我才認知那位前輩就像你說的樣子...
理論的盲點在於烘焙。

烘焙前跟烘焙後,所含物質的含量有所變化
不同的烘焙程度與方法導致成份轉換差異。
風味不佳的喝法不如直接萃取成膠囊變成健康食品。
不然喝到烘焙過度的焦糖色素或丙烯酰胺不就GG了.

萃取過度的咖啡要這樣喝抗氧化物還不如直接吃花青素,
花青素抗氧化力比維他命C還的20倍
綠茶 茶多酚也才只有5-10倍於維他命C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