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無可控制流速的espresso機?

按照這個講法所有咖啡機都可以控制流速
可控制不是這樣定義的吧....
講到鋁箔, 應該是指nespresso,
膠囊號稱穩定, 事實上每顆膠囊流速都不太固定
遇到膠囊內縮的時候流速還特別慢
這個不叫做可控制,只是不穩而已

事實上這和一般espresso機填壓問題一樣
流速就是結果, 控制流速是倒果為因
填不好去改流速是騙自己而已






weird@ wrote:
挖開膠囊咖啡機的膠...(恕刪)
weird@ wrote:
只是好奇想從工程角度...(恕刪)


甚麼方式應該都可以萃咖啡, 只是需要有人願意身先士卒去嘗試.
做得出更好喝或有特殊風味的咖啡, 就有機會繼續廣為流傳.
就像當年第一個做拉霸機的人一樣.

PID流量控制器用在咖啡的萃取, 能想到的是要裝在咖啡粉之後, 控制咖啡出口的大小.
如此即使是在鬆散狀態下的粉,也能靠此閥門控制咖啡出口大小來建立壓力.

為了建立壓力, 咖啡粉會被水浸泡著. 萃取參數也許會與現行的ESP萃取系統不同.
(目前現行的ESP萃取似乎比較像是用9bar的水去沖刷咖啡粉, 而不是浸泡.)
可能不會是9g, 9bar, 92度, 30秒, 30ml.
應該需要很多的實驗去確定在此條件下的的萃取參數.
最重要還要有一張能清楚分辨好壞的嘴.

做得出好的成品, 大家會把你當神.
做不出好的成品, 大家會笑你傻.

創新之路本來就是這樣.

有的人開車是要舒適到達目的地,
有的人就是愛改東改西.

想改, 有能力就去改一台.
就如同前面所提 流速是一個結果
假設真的成功設計出來可以控制每一個SHOT的流速
(不論粉粗細/填壓/PUMP壓力/濾杯)

那出來的espresso萃取度都會一樣?
喝起來都會一樣?
假設流速控制了 但超難喝
應該不是最終我們想要的結果

pickyricky wrote:
一般的 義式咖啡機,...(恕刪)


這一類的把手就是有控制流速的概念了,
只是機械控制並不精準.
不過已經可以簡單出espresso.
concall81 wrote:
甚麼方式應該都可以萃...(恕刪)


就是這個意思,可能參數都會跟傳統不一樣需要更多嘗試.
只是不知是沒人試過還是結果不盡理想又或是市場不夠大沒人願意開發.

膠囊咖啡就是個創新的嘗試而且漸漸廣為大眾所接受.
mbantust35 wrote:
就如同前面所提 流速...(恕刪)


或許流速可控制後可以根據個人喜好特別放大或縮減某些萃取段的味道.

只是納悶明明是最後可控制的可變因子卻沒廠商嘗試去控制看看出個這類機器,
或是出個可程式電子化控制手把也不錯.

weird@ wrote:
可控制的可變因子卻沒廠商嘗試去控制看看出個這類機器,


如果你只看流速, 那麼用變壓機應該可以, 粉壓太實, 粉太細.. 那就用高壓,反過來粉太粗或太少, 就調低壓.
不過粉的粗細還是有一個限度. 總不能拿幾顆沒磨的豆子放到手把, 然後要擠出esp吧...


weird@ wrote:
或是出個可程式電子化控制手把也不錯

...來個多拉A夢應該更棒...
weird@ wrote:
不知是沒人試過還是結果不盡理想又或是市場不夠大沒人願意開發...(恕刪)


以浸泡鬆散咖啡粉的概念來想,
固定的進水量 + 固定的出水口大小 = 固定的水壓.
實驗出最佳參數後, 可能不需要PID控制出口大小.
也許怎麼保持出口暢通比較重要.
所以EES200上市了, 設計成雙層粉杯保持出口暢通.
我怎麼看都覺得拉霸就可以符合樓主的需求
要流速快粉粗/少點,拉快一點
要流速慢就粉細/多點,拉慢點
concall81 wrote:
以浸泡鬆散咖啡粉的概...(恕刪)


就是類似EES200這類的概念,做成高階機種不知有無可能?
填壓目前看來是個很不確定的因子,
加壓濾杯或手把目前都只看到應用在低階機種上.

由最後端控制流速應該比前端控制壓力水溫填壓要容易吧.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