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烘焙風味不會無中生有

豆子描述講的天花亂墜,尤其是淺焙豆,讓小弟也想嘗試看看是否嘗的出來. 事後,也不知道是自己木舌,還是手法錯誤, 總沒感受到如敘述般多采多姿. 漸漸有點懷疑商業手法, 還是自己比較喜歡苦甘味? 小弟還在摸索中.
是否能喝到,和經驗、味覺敏感度、烘焙方式、沖煮方式、甚至水溫都會有影響。
原則上產地是不會自行捏造不存在的風味的...那是商譽問題。
咖啡這麼血汗的產業,要商譽毀了沒人買,就是血淚問題了。

還有就是,各項風味都只是一部份,不是說好像會給你完整嘗到某東西的感受。
所以,你感受到某滋味,但能不能和某種食材的風味連結起來,就看經驗了。



題外話:
一開始自稱小魯,文末卻又專欄作家式的留伏筆下期再說...很標準的吸引點閱率與引戰手法。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味道不會無中生有!

但是不知道的事情更多

例如....生豆商的風味敘述

批次往往就會害死一堆人寫同樣的風味.

所以我的風味多半是自己喝到的再寫

1953li wrote:
看到用玻璃杯在裝espresso...(恕刪)


沒那麼不堪啦!

有位專豆子的朋友
就用喝紅酒的窄口杯來聞(咖啡)香!

有何不可呢 ?
hillside wrote:
沒那麼不堪啦!有位...(恕刪)


瓷器或玻璃製品裝咖啡液,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賽風壺也是玻璃製品,愛爾蘭咖啡都用透明高腳杯,冰咖啡也是用透明玻璃杯.

以前康寧有出一種咖啡杯,外觀是透明的,材質看起來像玻璃.


postev123 wrote:
豆子描述講的天花亂...(恕刪)


咖啡以前我們都用蕃薯味(烤),或龍眼子味表示.

可可味是來自咖啡中深培,類似可可的顏色,所以有可能有可可味!

其它那些花香或花果味,我也聞不出來,也喝不出來.

RR wrote:
是否能喝到,和經驗...(恕刪)


因為沒有貼之前的故事所以超魯的啊,沒有要引戰的意思(攤手)
總會找時間把下篇寫出來!!

addy0627 wrote:
抱歉我挑個小毛病 ...(恕刪)


打太快,原文已修改,感謝@__@
clwu5724 wrote:
咖啡以前我們都用蕃...(恕刪)


用賽風煮了一杯大潤發買的 kenya aa 水洗,突然好奇 GOOGLE 網路上怎麼描述 kenya aa 的味道 ?!

不 GOOGLE 還好, GOOGLE 後,我想著怎麼我喝不出來那些描述的風味? 難道說我買到掛羊頭賣狗肉的嗎?

GOOGLE 發現這個描述



我看了後,想了很久,才意會出一點點想法,也許上面這張內容,不是我意會出的意思!

我個人很喜歡單品摩卡,曾經有客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單品摩卡?

我跟客人解釋,摩卡的酸味無可取代!

客人又問,如何說呢? 我向客人說:[摩卡的酸像黑醋的酸],其它豆子的酸[比較像白醋的酸].

當酸又碰到糖時,又產生不一樣的甘味. 摩卡的酸較圓融與厚實,其它豆子的酸比較尖銳,又不厚實.

但其它豆子的酸,各有強弱,醇度感也各有不同.....

==============================================================================

怎麼去描述一個自己的感覺(受),又要讓對方理解,真的很難!


上面那張內容也許是在表達像我要表達的意思,但要理解可能要非常有想像力!

黑莓酸,金桔酸,葡萄柚,應該是表達不同酸性.

充足多汁,巨大強盛....,應該是表達不同酸性的強烈性,不夠我想像不出來表達的真正意思.

(是 CINNAMON 所以沒有巧克力味,有巧克力味,應該咖啡會很濃郁!)


最後就是,不要被那些水果香或酒香迷失方向,咖啡應該就是要有咖啡味,不會有水果,果香,或酒香味等等.

(包裝過度? 亂用形容詞? 不要一直傻傻的,一定要喝出字面上的風味!)


附上日本對 肯亞 AA 豆的描述:


紅框內是描述,上面那張也有口感表.
要說白開水也可以品出天花亂墜風味是吧,自得其樂就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