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發現喝espresso是小眾

我去歐洲旅遊
他們去咖啡館
除了espresso
就是生啤
因為歐洲沒有免費廁所
一般遊客或當地人都是去咖啡館喝一杯
順便洗手間一下
連高速公路休息站都是這種style
漂亮的生啤拉霸搭配義式機
以及各種烈酒
文化不同
喝完espresso在天冷的時候很爽
順便上廁所也不久留 哈哈

真的是小眾阿,小的常喝espresso,
上星期去了一間已經開半年的店面,
老闆很稀奇的說要拍照,
說我是第一個點espresso的人@@"
axxx007 wrote:
真的是小眾阿,小的常...(恕刪)


有這麼誇張,那是在哪裡啊?
之前去台中新時代星巴克點Espresso,店員也是愣了一下
確認第四次key發票,在台灣是很少人喝,
價格也是因素,歐洲一杯約1歐元,零錢就可以喝一杯
台灣薪資低,價格卻是人家好幾倍,常常要破百
價格是很大的因素


espresso真的很不錯。
但出了歐洲,只要我點espresso,80%的店員會反問我"這很小一杯喲"...

一開始我喜歡加一包糖喝。
但後來發現啥都不加,最好喝~

去義大利我也是只點espresso。讚!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espresso一直都不在被推廣的項目中
這幾年台灣的咖啡市場,也是加了奶的拿鐵跟卡布撐起來的(還有美式)
espresso這種比較強烈的東西,在這樣的市場狀態下是很難變成主流
這樣的狀況也是有好有不好
不好的是,一般的咖啡廳的espresso都是偏向適合加奶的配方
好的是,去一般的咖啡廳點espresso,店家都會比較重視跟認真
不過真的講究,如果不能自己沖,還是找熟悉的店家,要不然遇雷的機會很大
01有三寶:刪文、停權、鄉民不准吵

潔癖鬼 wrote:
有這麼誇張,那是在哪...(恕刪)


我跟朋友去星巴克
都點 雙倍濃縮
而且一定要提醒店員
千萬不要用紙杯
一定要用瓷杯
在台臺灣單點espresso一杯會很貴嗎?上星期看蘋果報有家店一杯價格是200元。
acky wrote:
很簡單, 就是一些既定映像讓很多人退卻.
1. Expresso 非常濃, 苦澀味就打死一票人
2. 咖啡因太重, 會讓部分人身體不適
3. 一口就喝完的大小, 不符合經濟效益.

光這三點就可以逼退一半以上的人.
不知道觀念有沒有錯,


應該說人們是被錯誤的刻板印象給逼退....
1. espresso非常濃,但不是只有苦澀味
像人生際遇一樣,很多表面上看起來苦澀的事
事後若願意仔細回味,往往都能發現還有其他有趣的感觸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苦澀,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仔細回味
2. 只要萃取得當,咖啡因是所有咖啡沖煮法中最低的
一杯以美式咖啡壺沖煮的黑咖啡,咖啡因含量約250-500mg
一杯正常的espresso,咖啡因含量約70-150mg
如果配豆、烘焙、萃取這三階段彼此之間搭配得宜的話
一杯Ristretto甚至可以降到50mg以下
3. 一口就喝完的大小,不符合一般人的價值觀
多數人總習慣用大小、多寡、價格來衡量東西的價值
很少有人會把重點放在東西的品質上
就拿設計業來說好了,每次客戶有案子要brief時
總是會希望創意人員想出好創意做出好東西
但很少有客戶會告訴創意人員只要擔心創意的品質,不要擔心錢的事
回到espresso來看,關於品質,又牽涉到第一點
能不能品嚐出真正的味道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品嚐不出來
只好用價格和大小來衡量espresso的價值
espresso要200元的
一定是單品精品咖啡
像90+等級的才有這價碼

其實,espresso是小眾市場是非常正常的吧
除了文化因素之外,好喝的espresso真的很少
且品嘗espresso真的需要經驗與學習
否則再好喝,一般人鐵定嫌難喝

義大利人喝ESP,幾乎都把一整包糖放進去
中深焙的豆子這樣配,其實滿不賴的

ykd521 wrote:
在台臺灣單點espr...(恕刪)
一般espresso都是最貴的.......
一般人也不太會去買那東西~如果不懂的人跑去買~那觀感大部份是非常差的
一來口味極端~二來量很少且又貴~
我去咖啡廳我寧願花一百元買一杯拿鐵我也不太願意花兩百元買一杯好的濃縮
拿鐵可以坐在那喝很久~聊天~看書
濃縮量少喝完放桌上~店員乾瞪眼看你何時要離開~不要佔位置~
何必那麼難過呢?
但是在家就不一樣了......我會願意花時間去找豆子~自己買一台磨豆機~自己學填充~
那就像在追求夢想一樣~最重要的在於弄一杯咖啡的過程~
至於弄出來好不好喝~其實我不知道算不算好濃縮
但自己覺的喝起來舒暢~那就是好咖啡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