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咖啡味覺的瓶頸

art841213 wrote:
小的我入門咖啡到現在...(恕刪)


一、每一批豆子的特性都不同

二、我是認為,沖出「有回甘」的咖啡、喝了一口會想再喝的,就算「成功」了!

回甘,因粗細、水溫不同而不同
有時甘甜的風味不斷在喉間轉動,有時像酸梅的酸甜等等
只要有一種可回味的味覺、嗅覺出現
就是我認定的「成功」!

我的標準不高
謝謝各位!
我還是繼續訓練我的味覺吧,
還是別太本末倒置的好!
專業! 我也認為12g粉搭配200ml很剛好。

有個買ExtractMojo的玩家,拿了ExtractMojo去試很多家咖啡廳的咖啡,發現濃度都高於金杯標準,但是也去過一兩家評價很好的咖啡廳,比如龍潭 年輕的老頭:紹軒在世時,玩家去測過紹軒的手沖是在金杯標準範圍內,玩家的心得是大部分店家為了讓客人覺得咖啡夠濃好喝,所以才會習慣用比較濃的方式沖泡。


we543543 wrote:
如果是12g粉泡出2...(恕刪)
粉水比有時還要看豆子的體質,有些耐泡一些,有些沒那麼耐泡。
不耐泡的,高粉水比就容易萃出後段不好的味道。

當濃度與萃出率追求某個臨界點,水溫,粉的粗細,水流力道,萃
取時間每樣指標都變得非常critical,都OK的話,咖啡天堂在望。

art841213 wrote:
小的我入門咖啡到現在...(恕刪)


也許你需要找一些興趣相同的咖啡朋友,可以喝到多種咖啡豆,並且互相討論。
建議依豆子的特性作調整,千萬不要被制式規定給綁住,比例是比例,難道要強求自己,就算不好喝也要照比例嗎!,你講求風味就不要被制式規定給綁死,給自己抓個平衡點,再取之增減粉量,很快就會有心得出來,近來天氣較熱,泡杯冰咖啡來喝喝不錯,提供我個人的作法給你參考一下,300g冰塊在下壺,中深焙豆子36g,溫度90度,悶蒸25~30sec,再沖400g水,就有好喝的冰咖啡(至少都比小7好喝),以上見醜了

we543543 wrote:
很有趣的問題。感官感...(恕刪)




當然存在啊
只是要去學習了解如何形容這份未知的感官感受.
而不是一直強調不存在


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視地域作些詞彙上的修正
舉個例 甘蔗 黑糖 二號砂 冰糖 這個系列是豆子很容易出現的味道
那在風味輪上該如何歸納形容?

台灣長長一條
從北到南因為氣候環境造就了北部偏鹹南部偏甜的飲食風格

風味相同會因為北部人吃到南部粽
或是南部人吃到北部粽
而感受不同
這當然用食物美味的形容方式也會不同


看你寫義大利麵就知道你對風味的講究
有機會一起喝個咖啡吧...

blue_jazz wrote:
當然存在啊只是要去學...(恕刪)


小弟住中部鄉下,路過的話就找小弟喝杯咖啡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