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的書很多地方都有在賣, 咖啡好壞也落差很多. 可以找類似像社區大學的課程或是救國團的去上上咖啡課. 不建議直接去找咖啡店學, 因為收費較高. 可以上網找找你住的附近有沒有咖啡店(連鎖的除外), 或找自家烘焙店, 我想店家都會不吝嗇的跟你分享咖啡. ^^ 有需要更多也可以直接問我.FB : 找 脆阿尼咖啡.
品咖啡就是喝得開心就好了...其他甚麼要怎樣怎樣的都是個人喜好觀點我自己從業,自己烘咖啡豆,還不是有時後喝一杯濃縮加一堆糖還是很開心...沒有必要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把自己搞得精神緊繃,這樣就失去喝咖啡的意義了
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也拋磚引玉,希望先進分享一些咖啡知識======================咖啡世界很廣大不同豆種、不同地方、不同氣候土壤、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烘焙....都會造成南轅北轍的差異這些差異,是很多還未進入咖啡世界的新手無法想像的以我個人而言以前喝三合一時,也總以為咖啡要苦加了一堆糖與奶精就好喝也覺得:神經病!喝酸的咖啡幹嘛?!難喝死了但真的進入咖啡世界,才知道,就算是酸,也有好多層次這些,你說破嘴皮,沒喝過的人就是無法瞭解(唉!這就是前一陣子戰文那麼多的緣故)所以,對於新手來說如果真的是興趣想要瞭解咖啡,而非就業做生意我建議的反而不要先去看一堆的文字描述(書,文章....)也不要還不懂就去花錢學應該要先去喝,而且多喝喝不同的豆子、不同烘焙、不同配方(義式)、不同沖煮....『喝』是最沒有壓力的付了錢,坐在很有氣氛的咖啡館內,啜飲著不同香味的咖啡喝完拍拍屁股就走又不要花大錢買器材也不要為了煮咖啡弄得跟戰場一樣多優雅!但是當你喝得出來,原來『酸也有很多層次』的時候其實味覺已經開發了,開始可以感受差異了這時,再去做技術的訓練或精進(買器材、煮咖啡)你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或你希望的是什麼就算花錢去學,才知道要問什麼,要看什麼看書或網路文章也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到時候,你也才知道『開心』是什麼給大家參考
jt99 wrote:咖啡知識的書很多地方...(恕刪) 蠻認同樓上大大的方法,若真的有興趣,可以去救國團或各大學推廣教育找相關的課程上個課,而且這些單位或學校辦的課程學費比較低廉。個人是在新竹的某類似單位上過塞風、手沖及少許官能評鑑的課程。上課的好處是可以分享、比較。很有趣的是明明老師教的是同一種手法,在同學們手中卻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天才味道,而且還會依人的不同而泡出來的咖啡有特定的風味性格。想騙同學說不是自己泡的熟了以後還不太容易。而且一堆人用同樣的豆子泡出來,就可以馬上用來比較味道、手法和各項參數的差異,而不用自己一杯一杯的製作和記錄才能比較。若都自己來,泡完也把前面忘光了更喝飽了。在上完一個階段的課後,應該自己手中也會有某種程度的器材和幾家有點熟的咖啡店才對。這時多問、多泡(或看別人泡)、多喝多比較才能把自己沒看到的地方打得更開、看得更全面,才會有進步。書要看,但看過書後的實作及印證(書或別人的說法對或錯)比較重要。很多休閒活動想要更進一層,接觸一些知識和理論的東西是免不了的。但若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應該不會太痛苦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