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多年自煮的咖啡,都沒在晚上喝想晚上也來一小杯所以買了好市多的〝KIRKLAND 低咖啡因豆〞2磅裝還不到500元,算是便宜吧!低因總得加上處理費打開包裝後,看到瑕疵豆的比率真是嚇人(低因處理後都是如此嗎?)用摩卡壺煮,濃縮黑咖啡、加水成美式黑咖啡、卡布等,味道很嚇人這支豆真是每一招都很驚奇,這2磅也不知能否喝的完以前都沒喝過低咖啡因豆,倒是這個經驗有些震撼想請同好及前輩推薦好的低因咖非豆,希望能夠順口又不貴主要是用在摩卡壺做卡布及膠囊機自填膠囊黑咖啡用
m74563 wrote:喝了多年自煮的咖啡,...(恕刪) 小的正巧前一陣子也買了類似品牌的豆子試試可能之前喝過新鮮烘焙的豆子喝了大賣場賣的咖啡豆,明顯感覺到咖啡豆的油味尤其用義式咖啡機煮出來更是將缺點給放大後來試了濾壓壺後,覺得稍微可以接受目前也正努力將2磅的咖啡豆消耗完大大也可以試試
hitechfaithful wrote:想說沒有一個板是讓所...(恕刪) 若是義式豆,也打算拿來用幫浦機做espresso,那對烘焙後新鮮度的要求是很嚴苛的。從「烘好」起算一個月內沒喝,頂多拿來手沖或煮塞風而無法要求從機器擠出來的表現能有多好。若是以其他沖煮方式而言,再怎麼耐放的咖啡,烘好後超過兩三個月也早以遜色許多不太能入口了吧?品牌豆的問題不見得是豆子的品質不好,但新鮮度的考量就很重要了。若有辦法確認豆子的烘焙日期,再來才需要考慮豆子本身品質的好壞。
如果手沖,虹吸壺,採單品豆的話。找台灣店家現烘得比較好。如果是義式espreso,建議買進口的。坦白說台灣廠家在這一塊表現不佳,做出來的口味品質無法有一貫性。有時表現不錯,明年再買就不一定了。不像lavazza,illy大牌子,不管你甚麼時候買,口味都不變。
1953li wrote:如果手沖,虹吸壺,採...(恕刪) 樓上,台灣義式豆品質不佳?願聞其詳!一貫性?個人認為咖啡是很有個性的東西就像葡萄酒或茶一樣同一莊園,不同時間採收的豆子,本來就有差異加上因這種差異,烘豆師與配豆師都會加入自己的想法所以這種『不一致』,才是咖啡迷人之處那些大廠的『一致性』的豆子你不覺得怪怪的???若每年的波爾多葡萄酒都一樣若每年的凍頂茶春茶冬茶都一樣你不覺得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