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美的咖啡機~Senseo HD7823 特别版(圖多)

咖啡這種東西很主觀的

但是我也認為e61 是 史上的經典之作.

E61 ----> 生產於1961 年

真不敢相信, 那個民國50年的戒嚴年代. 當時義大利人的美學眼光, 就已經遠遠超過中國人.

現在你有錢, 你還是可以買到E61.

沒錯美醜是很主觀的..
不過義大利真是設計的王國..東西都很有特色..但都很貴
如果喜歡E61經典設計的話大也可省點錢買家用機
40多張小朋友就可以買到有e61頭入門家用機
50多張就能買e61頭+迴轉幫浦..

雖然這樣也是不便宜,但是比營業機便宜多了!

有這摩便宜喔.

我看 有E61 沖煮頭的. 都要6萬起跳耶....

有迴轉幫浦的 要7.8 萬起跳



新光三越A9 有展示高級咖啡機
還可以試煮
昨天小弟去玩的不亦樂乎...
有低...小弟我也買沒多久..
雖然不是什麼很厲害的機器
但是有e61經典沖煮頭,自己玩起來開心也就夠了

網拍和實體店面都是比較高價的...
想要方便一點或不麻煩一點就要多花點錢
多做功課多查資料多問...就能撿到好貨..

希望大家咖啡都玩得開心


anneybaba wrote:
有這摩便宜喔. 我看...(恕刪)


我想他指的是最近很熱門的MY WAY alex吧
可外接水源、廢水可接水管、e61沖煮頭、HX設計、跟營業機同等的迴轉幫浦
也有鍋爐、沖煮壓力表
只要五萬多,實在是蠻超值的機種!! 難怪售價一直往上調
之前網路上做功課的時候, 網路上關於 BEZZERA 系列的咖啡機資料不多. 尤其是詳細的REVIEW. 屈指可數. 不論是中文, 或者是英文都一樣.
但是若是 VBN DOMOBAR SUPER, 或者是 TECHNO, 這種知名一線大廠的咖啡機. 資料就多而且詳細(尤其是國外REVIEW不少).

最近我入手了一部 BEZZERA BZ07. 希望下一個有機會入手 BZ07的人, 能夠不用想我一樣, 花很多時間上網找資料. 卻苦無資料很少.
所以我就興起日後, 我希望在一個月後, 可以打一篇完整, 詳細的 REVIEW, 刊登在幾個咖啡網站上. 對網路世界有一點小小的貢獻.

這個機器我是買公司貨, 目前應該只有一個代理商. 該代理商有門市, 也有在百貨公司設櫃. 其中他們在SOGO A9館設的櫃, 甚至你可以實地操作BZ09. 櫃姐可以讓你煮咖啡, 也願意讓你打奶泡, 雖然該櫃姐的咖啡知識, 還有待加強, 但是已經很好了(她搞不清楚鍋爐壓力和把手壓力有何差別.)

BEZZERA是義式咖啡機的始祖, 當初這位老兄, 利用蒸氣通過咖啡粉, 粹取出史上的第一杯 義式濃縮咖啡. 當年是1901年, 連我阿公都還沒出生.
後來 Pavani 老兄加以改良, 改以彈簧活塞取代蒸氣, 成功煮出世界上第一杯帶有 crema 的濃縮咖啡. 後來1961年, 咖啡史上最經典的咖啡機出現了, FAEMA的 E61, 這部機器有幾個創新及影響深遠的成就. 1. 首創的熱水循環方式, 達成沖煮頭的恆溫. 2. 首創的熱交換(HX)鍋爐設計. 這台機器成為現在所有商用機的範本. 3. 絕美而經典的外型. 一直到今天, 仍依然叫人迷戀. FAEMA E61 也創造了她在人類咖啡歷史上, 永垂不朽的地位.

是的, 身為咖啡迷的我, 本來應該就除了E61, 其他的都不考慮.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因為家裡小, 廚房更小, 流裡台更是她媽的小. 我想我老婆是沒辦法接受流裡台放下一台 E61就滿了. 這樣還能做其他的事嘛?

所以, 現實上, 最好的咖啡機, 不見的適合我(老實說也買不起). 所以大小很重要. 品質也很重要. 我希望我買的機器, 可以讓我用上10年不用換, 不用升級, 沒有遺憾. 我想要的是一台, 煮的不好, 一定是我的問題, 絕對不是機器的問題的一部機器. 我預算約5萬. 不多不少.

在此之前, 我的義式咖啡機是 迪朗奇 BAR51. 這部機器(約7000元), 在我用心的使用之下, 她已經被我榨出 200% 的潛力. 出來的ESPRESSO, 可以給我滿足的CREMA及口感. 但是....畢竟這只是一台低階的機器. 用了兩年我就無法在忍受, 送給一位朋友了. 那個時候我心理一直想著 SILVIA. 說來 SILVIA 也是個傳奇阿, 這台咖啡機竟然可以連續10年漲價. 現在好像一台要2萬6的樣子. 以單鍋爐的機器來講, 這個價錢真的是有點過頭. 但是其他同級對手的不爭氣, SILVIA 仍是這個級鉅的最佳選擇. (驚人的是, SILVIA 在全世界擁有神話級的地位, 令人費解, 也令人感到其他廠商的對於家用機的漠視)

家用義式機器的等級, 大概有以下幾種. 我們以鍋爐形式為中心點來分類.
1. 以蒸氣為動力. 大約1000-2000元. 嚴格來說, 這無法算是義式咖啡機. 完全無法煮出CREMA.
2. 以幫浦為動力的單鍋爐咖啡機. 打奶泡及煮咖啡是用同一個鍋爐. 這種機器當你想要搞一杯拿鐵, 很費時間. 久了你就沒勁了. 但是如果你好好煮, 用心研究, 這種機器到是可以煮出品質不錯的ESPRESSO, 也可以給你滿意的CREMA.
3. 高階單鍋爐的機器. 像知名的 SILVIA. 雖然用SILVIA做拿鐵, 也是惡夢一場. 但是SILVIA 料好實在, 如果用心, SILVIA 可以做出和動輒20幾萬的大型咖啡機的 濃縮咖啡品質. 即使是SILVIA, 也無法一邊煮咖啡, 一邊打奶泡. 這種級距的咖啡機 約1.8萬 - 2.6萬之間. 黃銅打造的鍋爐容量約300C.C.如果我推薦的話, 我是推薦至少從這個級距起跳. 1&2 我不推薦. SILVIA料好實在, 重達高達14公斤.
4. 家用熱交換(HX)機搭配震動是幫浦. 這個熱交換系統, 就是一個分水嶺了. 只要一台咖啡機, 沒有雙鍋爐(並非像 GAGGIA BABY TWIN 那種"偽" 雙鍋爐. 一台28000左右)或者是熱交換系統. 那這台家用咖啡機, 無論如何也不能稱做 "高階" 家用機. 一台"玩家級"的咖啡機. 一定至少要是熱交換系統. 這種機器, 大概4.5-6萬左右. 鍋爐容量約1.5-2公升. 此種級距的咖啡機往往已經重達20公斤.
5. "極高階"家用咖啡機. 這種機器, 不是雙鍋爐, 就是熱交換. 除此之外, 還要搭配營業級機器的 迴轉式幫浦. 採用自統進水, 自動排水. 除了鍋爐容量及產量輸給專業營業機種. 做出來的東西, 跟營業機是一模一樣. 這個級距的機器大概 7-8萬起跳. 鍋爐容量 2-3 公升
6. 再來就是專業咖啡機的領域了. 如果你看規格, 營業機的鍋爐容量動輒15公升. 真是嚇死人. 擺在家裡用, 也太大才小用了. 而且, 熱機是要熱多久. 熱到上班都快來不及出門了, 還沒熱好. 更不用說SIZE, 擺一台在家裡, 你家裡可能要是豪宅才行.

大家都覺得奇怪, 為何義式咖啡的家用機的選擇很少.我指的並不是家電大廠出的咖啡機 . 而是義大利專業品牌(例如 FAEMA), 往往相當漠視家用的咖啡機市場. 他們漠視就算了, 別的家電大廠也很不爭氣, 家電大廠(例如百齡)做出來的東西, 往往設定有誤, 而且用料廉價. 義式咖啡是個相當"科學"的東西, 而且極為敏感. 你用廉價塑膠製作的簡陋咖啡機, 就想讓咖啡榨出100%的香醇CREMA, 真的不容易. (不容易, 但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是一個對咖啡有熱情. 咖啡是你畢生的興趣, 那找一台4以上 等級的機器就可以. 像我就是找了一台4等級的BZ09. 再往上的話. 體積過於龐大, 我廚房的空間不允許. 至於品質. 如果有心的話, 等級4以上的, 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讓你失望.
anneybaba wrote:
如果你是一個對咖啡有熱情. 咖啡是你畢生的興趣, 那找一台4以上 等級的機器就可以. 像我就是找了一台4等級的BZ09. 再往上的話. 體積過於龐大, 我廚房的空間不允許. 至於品質. 如果有心的話, 等級4以上的, 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讓你失望.


看了您的見解,真的可以感受到您對咖啡的熱情,以及購買前對規格所做的努力,
確實可以給不知從何評估的新手一點頭緒,不過對於第3點與第4點,我覺得必須
要加入一些些使用上的C/P考量,
這樣,可能會更詳細的去評估,自己要的是那一個等級(定位)

幾個月前在最後的決定前,除了預算的考量外,不敢,也暫且不願跨入第4等級的原因是,
不論是真的雙鍋爐,或是使用更大的鍋爐(比Silvia 300cc大)做HX,個人最後自問自答的是,
一天要"煮幾次?煮幾杯?"這個問題,個人相信在其他相同的操作者,以及周邊設備下,
在世界標準的espresso評審下,4的口感絕對可以比3的口感更好,但是可以好多少?
而自己的舌頭,又可以分辨出這些微%的差距嗎?但是相對的,對我的環境所帶來的是,
每次一兩公升的鍋爐加熱(冬天是暖爐,夏天是火爐),等級3及等級4,開機(加熱)熱機的時間比?
每次,都一定要用到蒸氣管嗎?(打牛奶泡),
最重要的是,一天到底是會煮到幾杯咖啡?
,

換機四個多月以來,目前每個月都有煮到27天以上,幾乎天天都會煮至少一次,25~30秒,流出兩杯30ml的濃縮.
最近愛喝冰拿鐵=>應該是懶得打奶泡了=>這個過程約要多加10分鐘(含清潔蒸氣頭+洗奶泡鋼杯+溫度計)
平日每次用完,沖煮頭放水兩次沖洗,輕刷,每一個星期,依坊間咖啡書上寫的,用清潔粉標準逆洗一次,
要在家善用半自動機,除了熱情,興趣,口感的要求,就真的要有錢,又要有閒
否則平日的完整的一趟(煮+清潔),約要30分鐘.....打奶泡相關,還要再加上個10分鐘
還有每週的一次(逆洗+淡化清潔劑的試煮+煮完的清潔),約一個半到兩個小時

其實從2升級到3,對我來說,最大的缺點是,我覺得是水資源的浪費,
等級2大概都是100cc出頭的鍋爐,53mm或51mm的沖煮頭規格,
升級到3後我發覺每個部份,都需要很仔細的清潔,畢竟在花了那麼多小朋友下,你會更加小心愛護,
會更加注重沖煮過程每一個環節的品質,所以,我覺得產生好多廢水,水箱大,加水量就要多,
太低於水位,進入鍋爐的水管抽水,也會因為水箱水位高低的水壓會有影響,
隔夜的水箱水會倒掉不使用,所以覺得對於水資源相當的不環保.
其他的部份,從2到3,只要你有預算,有使用完立即清潔設備的耐性(別人喝咖啡,你要去善後),
3是可以進入的等級

至於家用4以上,如果預算不是問題,不是工作需要,也不是要比賽的話,
你只要問你自己,一天要煮幾杯咖啡?應該就知道答案了,
個人是不會為了煮那一次兩杯濃縮,去加熱那麼大的一個鍋爐
不過隨著沖煮的經驗,以及口袋的深度,也許有朝一日也是會改變想法的

2009年的TBC第四名,當初就是為了玩拉花而開始煮咖啡的
我覺得這小子真的蠻厲害的
為了把拉花功力更上一層,連二十幾萬的GS3(paddle)也敗下來了
業餘能玩成這樣,沒人比他更熱血了
借個版面 敘述一下 bz07 的優缺點.

Ok...here are my first impressions of the new Bezzera BZ07 I just received yesterday... Since I have not had much time practicing yet, I will provide my initial feedback, which is mostly from initial impression since there has been very little written about the BZ07 (Not quality of shot...at least not yet, as i am still practicing with different grinds and somehow stale 3 wks old beans)

PROS (so far):


Machine seems to be extremely well made and built with quality components (although L-T reliability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given the new grouphead design, but Bezzera has been in the business for so long (circa 1901) and manufacture so many machine


BZ07 looks much more appealing in person, than in stock pictures. Stainless steel seems to be of very high quality


Size: BZ07 is a perfect size for a countertop.... looks very serious but very elegant, not very overpowering (even gets a nod from the wife, who is very protective of countertop Real estate). Under regular cabinets, it measures about 14.25 inch leaving about 4 inches to allow for water refill.


Quick Heat up: Machine seems to get up to temperature rather quickly...and when boiler pressure drops, slighly, it quickly kicks in and within seconds, it is back up to 1.2 bar.


Does not seem to require much flushing...(I will have to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flushing times) but initial impression is that the shorter the better, which is a Big plus for people like me...who do not want to go through the hassle of long flushes (which lead to more refills...which lead to more drip tray emptying)


Steam: BZ07 seems to be a steaming beast...however, the standard 4 hole steam tip does not create micro-foam with small 4oz. Skim milk


Sound: Machine seems to be very quiet when extracting....actually, sound is louder in boiler refill mode than when extracting, which is a really pleasant surprise


CONS (So far):


Drip Tray: I felt that the drip tray was somehow small....and could have easily been twice the size....that is a design aspect, as the drip tray, "looks" big and deep, but in fact, it is shallow and small....it seems a lot of wasted and unused space...but that wold force me to clean it more often than I do with my Isomac Brio which has a huge tray relative to its size.


Steam: See steam above.....the 4 hole steam tip seems (at least initially) an overkill for small amounts of milk. Luckily, there is a 2 hole upgrade, and I read on a german coffee enthusiasts site (where the Bezzera BZ07 is very popular) that several people upgraded to the 4 hole 0.9mm tip (same used on the Vetrano, Giotto, Giotto premium etc....vs. the standard 1.3mm 4 hole that comes standard.....I will measure tonight but I believe the BZ07 steam tip is a 8mm male thread)


Feet: although this is one the most compact heat exchange machine in terms of overall size (WxH) and even though it looks pretty nice and proportional as is, it seems that from a design aspect, the feet could have easily been designed to provide the flexibility of lowering the maching to allow more clearance (above for water refill under the cabinet) where it is most needed. Again, I really Like the size as is and machine is very proportional, but it would have been nice to have the flexibility of gaining another inch on top (since feet are approx. 1.75 in high


gauge: Again, from a design, it would have been nice to have the gauge pressure on top of panel vs. bottom
LibraC wrote:
借老爺帳號發文之二-...(恕刪)



恭喜有這麼漂亮的咖啡機

大家還不懂嗎???

有老爺寵的女人最美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