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咖啡達人請進~關於咖啡豆一問

whenwhere wrote:
小弟在日前去大阪的時...(恕刪)


看包裝裡面有沒有放脫氧劑???包裝材質如果比較不透氣~~並且放脫氧劑就會這樣~
cocoki wrote:
看包裝裡面有沒有放脫...(恕刪)


沒有喔~裡面沒有這樣的東西

而且放那樣的東西,感覺會讓咖啡豆變質....

weberwu1206 wrote:
藉此小問一下..
常看到咖啡豆上會寫說巴西,哥倫比亞....某某莊園....等.
請問這些所謂的莊園是專門種植咖啡豆的嗎?
又這些莊園好像也有說會是擅長出產某些知名的豆子,而且是一批量出產,售完或限量供應.
有大大可解惑嗎??

還有,咖啡的酸如何定義?
再問一下,煮泡咖啡有很多種方式,但是以版上各位神人會比較喜歡哪一種方式比較能煮泡出咖啡的原,香,醇味呢?


小弟不才回答一下這些問題,有些回答比較主觀也請見諒

1.咖啡豆上寫的巴西、哥倫比亞、肯亞、牙買加....這事國家名;而MDLS、赫爾特因......等就是莊園名
基本上這些莊園都是以種植咖啡為主,而前列的國家也都是主要咖啡產區,像肯亞、牙買加政府還有咖啡局這種單位
而也因為有這種政府單位,因此咖啡豆的分級才會單一化、標準化(當然每個國家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舉例來說,肯亞就是以咖啡顆粒大小來分B、A、AA、AAA的等級,但是不一定越大顆味道越好喔,
只能說通常是這樣,但不是絕對;而莊園名常常也就是咖啡豆的名字(一樣不是絕對的),
主要是因為很多豆子都是同一品種不同莊園,為了區分,就會以莊園名來當作咖啡豆名,
像是『波旁種』雖然很多巴西豆都是這種豆子,但是因為莊園不同,香味差異很大因此
伊拉瑞瑪莊園的就叫「伊拉瑞瑪」、沙曼巴雅莊園的就叫「沙曼巴雅」,而各位熟知的曼特寧、藍山,
這事因為當地的咖啡有註冊這個名字,所以只有蘇門達臘島的才能叫曼特寧,牙買加最高峰藍山產的才能叫藍山

2.通常這些豆子為了品質都會有限量,賣完就沒有了,當然如果你說的是產區豆的話那就是幾乎無限量供應了,
精品豆就像是台灣精緻農業一樣,質好量少,不過總括來說他們的少,我想台灣也沒有一家咖啡豆代理商吃的下 來, 因為我們的市場太小了,當我們的代理商在那邊喊60噸,在台灣已經可以算是無限量供應了,
人家產地會以為你是來買零售的,因為其他國家,連日本,都是幾貨櫃幾貨櫃的買,
這也是台灣咖啡豆總是比國外貴的原因

3.咖啡酸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咖啡豆本身的酸味,如果您的豆子是淺烘焙(或叫肉桂烘焙),
通常豆子都會帶著果酸的香氣,而這種酸通常是會回甘的喔,也就是當您品嚐到這種咖啡後,
在喝一口水,你會覺得水是甜的;而另一種酸就是咖啡過淬的酸,基本上就是咖啡煮壞了,而煮壞的原因很多
有可能水溫太高、水溫太低、淬取時間太久都會造成這種酸味,這種酸就是版大說的難以入喉,刺刺的口感。

4.大大您這個問題比較大,在下就我常喝的幾種方式來做分享:
4.1美式咖啡機:基本上這種咖啡機能沖煮出可以喝的咖啡,他的變化不多,這可以說是他的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優點是你咖啡一定不會煮壞,缺點就是也不能把一支咖啡都完全表現出來,但是他有的是方便、簡單操作種種的優點,所以可以說是目前主咖啡機的最大宗;如果你想要用此種機器主出較好的味道,可以PM給我,我再回覆給您一些小技巧,因為太佔篇幅所以這邊先不多說
4.2法國濾壓壺:這是用浸泡式的方式淬取咖啡法,優點是簡單、而且可以控制咖啡淬取的時間,而這種方式泡出的咖啡,香氣尚可,但是口感醇厚,而且可以喝的到咖啡的油脂,對於喜歡醇厚口感的人是一種好選擇,但是缺點就是他是金屬濾網,所以難免會有咖啡渣,因此若想避免可以留下1/5不喝,當然如果您喜歡口感乾淨,沒有油脂的人就不建議這種方式了。(此種方式叫不適合淺陪的咖啡豆)
4.3手沖法:就是用濾杯跟細口壺的方式沖咖啡,這種方式優點在於味道香醇、豐富,而且可以展現咖啡的各種特色,加上清洗方便簡單,對我來說可以算是最好的方法了,但是這麼好的方法,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沖煮的技術非常非常高,不但要控制水溫、還有手的穩定度、出水量控制,等等都需要不斷的練習,而這種方式在下也不是掌握得很好,不過如果您恆心練個十年八年,應該可以略有小成吧
4.4虹吸式(賽風壺):這種方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此種方式的優點在於他如同手沖一樣可以把咖啡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當然他比手沖來說簡單許多,一般人照著方法大概煮個3~5次就可以有不錯的水準;當然這麼好的方式敝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極度不方便,不一代出門旅行、需要火,清理叫麻煩,可以說在家用100分,出門用0分的東西。
4.5摩卡壺:這也是一種不錯的煮咖啡法,他的優點可以煮出香濃的咖啡,而且方法簡單、清洗上也不會太麻煩,但是他的缺點就是不太適合煮口感清淡的咖啡,當然不是不能,而是火的掌控是需要技巧,所以相對想煮出口感清淡的咖啡就比較難一點,而且此種方式跟虹吸式一樣較容易過度淬取,這方面也需要注意

當然每種方式都有他的好與不好,而且以現在的科技也有很多相對應的科技產品可以輔助你提昇技術當然這就是要多花錢了。
geoffery0628 wrote:
小弟不才回答一下這些...(恕刪)


給geoffery0628拍拍手,真是長知識了~

像是我只會喝...嗯...還是只會喝而已@@a

濾壓雖然簡單,且味道也滿棒的~

不過有時候會喝到咖啡渣就是了@@

geoffery0628應該也是從事這類的工作吧~

像你說到市場太小的,我真的完全認同。

像是我聽朋友說

若是要跟HAMAYA進咖啡豆的話

也只能請他們使用試烘機給我們,若是用他們正常的設備來烘的話,根本沒辦法吃這個量下來

另外一提,試烘一次的量是60KG。
01高手千千萬萬
小弟進來劃位一下

說不定會有用espresso的神人出沒= ="

試烘量是60kg
中度或中深度烘焙,
以小弟的習慣是2周內要喝完,超過2周風味就不一樣了
淺度或中淺度可以到3周
印象,台灣人都是喝中深度較多的樣子

60kg約132磅
通常個人的話都是買半磅
可以分裝個264包

所以真要吃下這個量,非常拼= =a

whenwhere您誇獎了,其實我只是喜歡咖啡,並非從事這行業相關的,
只是偶然在喝咖啡時,想到我們每次上星巴克、西雅圖、怡客,等連鎖咖啡館,或是小七、麥當勞這些墊的咖啡時,我們都好像理所當然的就喝下這咖啡了,但是我們似乎連咖啡怎著煮、怎麼烘焙都不清楚,然後就理所當然的喝下業者的咖啡,但是這杯咖啡的豆子品種好嗎?烘焙恰當嗎?沖煮過程是有發揮咖啡豆的特色嗎?

我們好像都不去理會,也都覺得無所謂,所以往往很多時候花了冤枉錢、或是糟蹋了好豆子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因此我才有開始玩咖啡的興趣,向版大您介紹的這家咖啡公司HAMAYA就是在日本很有名的咖啡商,而且也是對咖啡可講究的咖啡商,這家公司真的是值的我們台灣販售咖啡的咖啡商們好好學習阿!
geoffery0628 wrote:
whenwhere您...(恕刪)


之前也會嘗試小七這些便利商店的咖啡,味道雖然不差,但就是千篇一律,沒有那種單品咖啡帶來的驚喜!

像是剛剛品嚐完哥倫比亞,真的是覺得「此物只應天上有」的那種感覺~明明是哥倫比亞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想這是速食咖啡沒辦法帶來的感受,但代價就是要清洗器具跟花上自己一些時間,不過換個角度想,也是享受其中這個過程~
geoffery0628大,您的詳細解釋讓我真的是大開眼界,多少都對自己喝的泡的咖啡有點瞭解了,尤其是美式咖啡機,敝人認為其太速成,總覺得它泡不出好咖啡,看了geoffery0628大您的解釋,我想,我應該來去選購一台了,也不要再有泡咖啡的器具越貴越能泡出好咖啡這種想法了....感恩.
另外,還想問一下,就是geoffery0628大及其他版上神人,對於越南式的咖啡泡法,有無其他看法,在敝人用的心得下,是方便,但是常到滴完時,咖啡的熱度也不是那麼好了.
再問一下,沖泡咖啡時,用專用的長嘴壺好用嗎?總覺得它的溫度及沖法的拿捏很難,是有點想去敗一個,但是又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實用,總是在想怎樣能用快速又簡易的方式,享用到香醇的咖啡.
還有,對於藍絲絨的泡法,有沒有可以分享的經驗,因為敝人也曾使用過好一陣子,也是覺得沒有太特別的地方.

有問過咖啡店的業者,幾乎都會說,用最簡單的方式沖泡出來的咖啡是最好的,是嗎??

還有,曾經看過一種咖啡是被動物吃下排放出來含有麝香的咖啡,這咖啡真的有那麼讚嗎??

不好意思,問題仍多...
weberwu1206 wrote:
geoffery06...(恕刪)


你說的是麝香貓咖啡.

是因為野生的麝香貓會分別較好的咖啡果實來吃.

吃完後因為咖啡豆無法消化而隨糞便排出.

也因為咖啡豆在麝香貓體內自然發酵.

所以撿回清洗晾乾.再烘培有一種特殊的風味.

最大原因還是因為野生動物本能,撿最好吃的先吃.

ps:現在很多都是人工飼養,再餵食咖啡果實.
有點失去其意義.

weberwu1206 wrote:
geoffery0628大,您的詳細解釋讓我真的是大開眼界,多少都對自己喝的泡的咖啡有點瞭解了,尤其是美式咖啡機,敝人認為其太速成,總覺得它泡不出好咖啡,看了geoffery0628大您的解釋,我想,我應該來去選購一台了,也不要再有泡咖啡的器具越貴越能泡出好咖啡這種想法了....感恩.
另外,還想問一下,就是geoffery0628大及其他版上神人,對於越南式的咖啡泡法,有無其他看法,在敝人用的心得下,是方便,但是常到滴完時,咖啡的熱度也不是那麼好了.
再問一下,沖泡咖啡時,用專用的長嘴壺好用嗎?總覺得它的溫度及沖法的拿捏很難,是有點想去敗一個,但是又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實用,總是在想怎樣能用快速又簡易的方式,享用到香醇的咖啡.
還有,對於的泡法,有沒有可以分享的經驗,因為敝人也曾使用過好一陣子,也是覺得沒有太特別的地方.
有問過咖啡店的業者,幾乎都會說,用最簡單的方式沖泡出來的咖啡是最好的,是嗎??
還有,曾經看過一種咖啡是被動物吃下排放出來含有麝香的咖啡,這咖啡真的有那麼讚嗎??
不好意思,問題仍多...


weberwu1206大您好,我就我所知的跟您分享一下,可能有些主觀,也請您見諒

1.關於第一點您說的沒錯,並不是越貴的器材就沖煮的出越好的咖啡,主要還是在於方法以及技巧上的熟練,在下在一家咖啡店跟老闆聊過,那當場就用美式咖啡機沖煮出一杯水準之作,當然這還是需要一些小技巧,因為美式咖啡機的原理跟手沖差不多,都是「重力法」的沖煮方式,因此在用美式咖啡機時如果您全程在旁觀看,當熱水出來時,先關掉電源,等待30秒載打開電源繼續沖煮,立即享用,這杯咖啡就有不錯的水準喔

2.有關越南壺得泡法,基本上要從當地的咖啡說起,因為當地的咖啡豆品質較差,大多是用來做即溶咖啡的「羅布豆」而非「阿拉比卡」,所以為了增加香氣,越南咖啡帶烘焙時都會跟奶油一起炒,所以會有很香的奶油味,但是由於豆子品質本身較差,因此在衝泡這類豆子時就會加入煉乳,這樣叫可以掩蓋豆子的缺點;但是慢慢發展至今,其實越南壺也有所改變,如果您上層的加壓蓋是用鎖的那就是進化的越南壺,這種越南壺就很適合沖煮精品(或稱莊園)咖啡豆,至於您說溫度不夠高的問題,在下解決的方法就是在沖煮之前把杯子、越南壺先用熱水沖過,有就是遇熱,其次你使用的水溫要比一般沖咖啡的水溫在高一些,一般沖咖啡適合的水溫約在90~95度之間,您可以是著提高到98度左右,如此在等待的時間結束咖啡溫度就不會太低了,當人因為越南壺設計的關係,所以您也不用怕會燙壞豆子,畢竟中間有東西檔著嘛!

3.至於長嘴壺通常都是在手沖時才用的到,那樣的設計主要是確保出水量不會太大,這樣在手沖時就可以確保你咖啡的品質,也降低了沖煮時的困難度,不過最適合手沖的並非長嘴細口壺反而是手沖壺
http://rp1.monday.vip.tw1.yahoo.net/res/gdsale/st_pic/1398/st-1398000-s200.jpg
大概就是上面這張圖的樣式
這種壺出水穩定水量控制可大可小,當然使用這種壺就需要多多練習手沖技巧了

4.「藍絲絨」的方式我沒有聽過,但是我知道有一種沖煮方式是「法蘭絨」,其實這就是手沖的方法,一般我們說的手沖通常都是濾紙、濾杯,而法蘭絨就是把濾紙改成法蘭絨布,濾杯換成手把,像下圖一樣
http://www.artigiano.com.tw/fzgc1/store/F3/E0012c.jpg
所以嚴格來說算是手沖,但是因為法蘭絨是不的關係,所以口感比濾紙來的醇厚,而且也不用像濾紙一樣用完就丟,可以重複使用,算是比較環保吧

5.至於麝香貓咖啡我沒喝過,不過聽有喝過的人說有一股發酵得香味,這事這種豆子的獨特之處,其實應該是在麝香貓的肚子中咖啡豆發酵了的關係,至於他為什麼那麼貴,也是因為產量少的關係,加上不是每顆豆子麝香貓吃進去拉出來都外型漂亮,因此淘汰率很高,這夜市他之所以貴的原因,而我沒喝過罪主要也是因為我無法接受排泄物的觀念

最後您說有商家說用最簡單的方式沖泡出來的咖啡是最好的咖啡,這件事我持保留的態度,因為每種豆子的特性,將豆子的特特發揮到極致的方法也不同,所以並非最簡單的方式沖煮的咖啡就一定是最好的,舉個例子來說,Espresso就是要用壓力機沖才會有應該有的味道,但是壓力機的結構複雜,沖煮並不簡單,所以每種咖啡都有適合它的沖煮方法,但是如果說用簡單快速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一杯香醇的咖啡,那就表示這是一支品質很咖啡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