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來交流吧 ! 在家烘豆同好們

=_=...我發現我post錯照片了...那個是我先try爆米花機的先用挑起來壞的去try的照片...

cyorama wrote:
淺焙豆烘的如此均勻
...(恕刪)


這真的不困難! 其實你應該也可以辦得到,關鍵就是時間;如果烘培時間延長到三十分鐘以上甚至四十五分鐘,成功機率就越高。

我在開版就表明,家用烘豆機或器具在加熱效率(包含保溫性)、攪拌機構和蓄熱能量(和鋼鍋厚度和重量呈正相關)畢竟不如知名大廠商用烘豆機。 因此用重量單薄、沒有加強保溫的家用機器參考或模仿該商用機的烘豆曲線roasting profile的成效,結果可想而知。尤其,越是小型烘豆機,要達成高加熱效率、極佳保溫性同時要均勻攪拌咖啡豆,機構的難度越高,反應在烘豆的穩定性上反不如大型商用烘豆機。
國外現在流行快速烘焙,看她們的PROFILE都在十多分鐘完成
國內是否也如此我不知?
看阿黃咖啡札記也是控制在15分鐘內
因為我的土泡機加熱效率之固
我是控制在20分鐘內
karstenfann wrote:
這真的不困難! 其實你應該也可以辦得到,關鍵就是時間;如果烘培時間延長到三十分鐘以上甚至四十五分鐘,成功機率就越高。..(恕刪)

這次嘗試將烘豆時間延長至16分鐘(150g生豆,之前都12分鐘一鍋)。
烘豆機一樣是Rotate Fun 300直火,生豆為日曬Aricha與Sidamo,中間不斷火,主要是拉長脫水時間。

感想:一爆密集尾段下豆,不知為何淡而無味,且草腥味特別重.... 失敗。

敢問各位前輩,厚實、複雜度高取決於生豆還是烘培方式呢?有聽說Pacamara生豆的複雜度較高?

謝謝。
各位自家烘焙大大們,你們好:

小弟我是個烘焙菜鳥,有個困擾許久的問題向各位前輩請教

我看版上前輩們烘好的豆子外表都很光滑,但我烘出來的都皺皺的(如下圖中的豆子)



我把烘焙時所記錄的烘焙曲線也一併附上,誠請各位前輩惠予改進意見



生 豆:南投國姓鄉(2013年採收)

烘焙度:淺焙(一爆密集關火下豆)

烘焙機:S300GCR(張進源老師設計的機器,我有把機器內部打洞的鐵钣拿掉)

火 源:遠紅外線直火

烘焙量:225g(生)/ 192.5g(熟),失重率約14.4%

時 間:16 分鐘

線圖說明:

1. 溫度單位:10度

2. 紅點黑線:豆溫

3. 橘色圓圈的線:轉速

4. 紅點虛線:火力(0(關火)~8(最大火))

5. 藍色實線:風門(1(風門最小)~8(風門最大))

6. 綠色直線:打開抽風機的時間點(之後持續開到下豆)

謝謝版上前輩撥冗指點,感恩。
FaceBook:d94403000@student.nsysu.edut.w
調整烘焙曲線後,淺焙豆的表皮比較不會有那麼多皺紋了






歡迎咖啡同好加FB好友,一起討論及交流咖啡烘焙

d944030009@student.nsysu.edu.tw
FaceBook:d94403000@student.nsysu.edut.w
一爆密集下,本來就會皺紋很多(因沒完全膨脹)
如果碰到較硬的豆子,可能會更明顯!

建議至少一爆走完!

我喜歡一爆完一分鐘到二爆初,這段期間下豆!
光這段時間就很有得玩!

cloudy3 wrote:
一爆密集下,本來就會...(恕刪)


謝謝 cloudy3 前輩的指點,一語驚醒夢中人。

小弟我還有個問題,「一爆完成後到二爆初」時火力真的很難決定

所以小弟我想向各位前輩請教,豆子在一爆開始之後的流程,風門、火力如何控制呢?例如:

   一爆始 一爆密 一爆結束 一~二爆始 二爆始 二爆密 二爆結束

風門 ( ) ( )  ( )  ( )  ( ) ( )  ( )

火力 ( ) ( )  ( )  ( )  ( ) ( )  ( )

小弟我先謝謝各位前輩的指點,感恩
FaceBook:d94403000@student.nsysu.edut.w
不懂你為何在一爆進行中的這個時後,讓溫度降下來
我都是讓他緩步上升,拉長一爆的時間

PS:我的機器與你不同,如何讓他緩步上生方法不一樣
紹軒雅璞 wrote:
豆子在一爆開始之後的流程,風門、火力如何控制呢?例如:

關於一爆開始我的烘法是,淺焙用小火搭配小風,深焙用中大火配中大風,過程視需要小微調,但基本上大致是這樣。到達要的溫度就下豆,一爆開始最少兩分半以後下豆,若在這個點苦味已經浮現貼舌,就檢視一爆前的火風力配置。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