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你今天喝了什麼咖啡呢?

冰手沖也不錯喝 天氣太熱了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冰手沖也不錯喝 ...(恕刪)


chrono大 您好

方便請教「冰手沖方法&水粉比例」嗎

我這裡今天氣溫30度,台灣應該更熱了!
森の小熊 wrote:
chrono大 您好(恕刪)


哈囉小熊兄

我自己的習慣是研磨刻度不變or細半格
沖煮時間不變 水粉比 1:9.8
剩下是冰塊預先放在下座內
咖啡液含冰塊的重量 = 1:15 的咖啡液重

另外會建議把濾杯用手沖架墊高
可以讓下座不那麼燙 冰塊融解的速度稍微慢一點
(沖煮完還有零散幾顆冰塊保冰就好)

給你參考一下




還有
沖煮的水 跟 冰塊的水
必須要一樣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沖煮的水 跟 冰塊的水
必須要一樣


沖煮的水與萃取有關,冰塊的水與萃取無關,後者對風味的影響應該微乎其微。
chrono79925 wrote:
哈囉小熊兄我自己的習...(恕刪)


謝謝答覆 (只能加5分…)

明天試試您的方法

we543543 wrote:
沖煮的水與萃取有關,(恕刪)


並不然
忽略了Buffer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

高Buffer水的冰塊 可以毀了一杯咖啡
而這種水隨處可得
例如 中南部的自來水燒開後結冰
桃園的自來水燒開結冰 也是中高Buffer的水

實測桃園自來水Buffer 比我的沖煮用水高了60%


我自己習慣的沖煮方式 冰塊佔40%
影響可就大了



當然 不在乎水質的人還是有的
之前有一篇討論水質的版 就有人認為水質根本沒差
反正咖啡隨人煮囉



森の小熊 wrote:
謝謝答覆 ((恕刪)


方法僅供參考

小熊兄可以實驗修改 改成自己最喜歡的沖煮方式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並不然
忽略了Buffer


沖泡用水和飲用水應該是兩回事,前者沖泡上有化學意義。

怕水質差引起負面影響,乾淨一點的過濾水(比方ro)製冰應該無妨。
we543543 wrote:
沖泡用水和飲用水應該(恕刪)


除非是住台北 剛好水也是自己沖煮用的水
(但台北水太軟了)

Buffer是既存在水中的物質
會直接與咖啡作用
高或低都不是水質差 都是可以喝且乾淨的水
只是在咖啡上的表現不同


三道 PP+活性碳過濾 無助於改變Buffer
使用RO水的話要小心咖啡會偏酸
RO+RO廢水 ByPass是可以 但要看地區調整比例
調整後基本上就是沖煮用水了


水 其實有很多要顧慮的點
不是方便隨興就好
(很多人在乎沖煮水質 卻忽略了冰塊)

如果想要追求自己理想的風味
條件參數要盡可能的掌控




(其實還蠻多人用自來水煮咖啡的 還有結冰塊)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並不然 忽略了...(恕刪)


謝謝Chrono大 詳細解答

我家的自來水沖咖啡不好喝
我是買市販的瓶裝水,(富士山,六甲山,白神山地…)
全部試過1遍,比較喜歡 「信州天然水」用它作料理,咖啡,飲用…製作冰塊(冰咖啡用)

chrono79925 wrote:
並不然
忽略...(恕刪)


我的經驗跟 chrono79925 相符,冰手沖冰塊用一般的和沖煮專用水做的冰塊的確有差異。

森の小熊 wrote:
謝謝Chrono大 (恕刪)


瓶裝水我也用過,但是成本太高,
我都在公司沖,後來是用公司的飲水機+BWT 鎂離子濾壺,成本低很多。
還有自製配方水(矽鹽及小蘇打調配了2種配方),成本更低。
最近沖煮的結果是:
飲水機90度以上熱水過BWT後再煮開進行沖煮風味為目前最喜歡,
飲水機冷水+配方水煮開進行沖煮第二喜歡。
飲水機冷水過BWT後煮開煮開進行沖煮第三順位。
提供參考
  • 17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