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kvrx200tw wrote:真的淺焙豆,手沖真...(恕刪) Aeropress 與法國壓?原理類似,但是喝出來的感覺並不一樣。Aeropress(濾紙、正置)的酸味會大幅降低、而且所有味道都會被擠在一起。雖然還是可以分辨每種味道但可能是我的技術問題,我並不是很喜歡這種感覺。還有可能每種器具與豆子都有不同的適合性存在,如同你拿摩卡壺煮西達摩會得出一杯讓你胃穿孔的玩意來......當然對於某些自由度更高的抽取法,如手沖、愛樂壓、虹吸壺來說,手法與研磨的不同也會影響到味道的
Mr ciprino wrote:不過就是一杯咖啡我自...(恕刪) 我猜應該是因為賽風使用濾布,比較不像手沖濾紙濾的這麼徹底,加上雖然每個人沖煮賽風方式還是不同,但是基本上吸到上壺水溫都在90度以上咖啡粉浸泡時間也較手沖方式來的長,那個風味層次跟手沖差別是蠻大的.賽風跟手沖技術難度我想是差不多的,光是水溫要抓到穩定出杯就很不容易了。至於好不好、喜愛哪種這就看個人囉
wonlai1234 wrote:我猜應該是因為賽風...(恕刪) 其實没你說的那麼難不過要找到穩定出杯的方法要先理解萃取的時間,水溫及適合的顆粒大小並不會因為是濾布或是濾紙造成不同的口感差異了解之後就能找到穩定的出杯方式一個用塞風沖煮的原點就能隨時調整自己的手法
Mr ciprino wrote:其實没你說的那麼難...(恕刪) 還有火力也很重要。就算像我一樣用酒精燈的都要注意火力不可過大,否則上壺會衝進過多氣泡而影響咖啡粉的萃取。而火力太小的場合就有可能一陣風吹來咖啡就提早落下去了。而因為每個人的器具都不一樣所以也只能自己拿捏。至於到底該不該給虹吸壺配個瓦斯爐?我也在考慮
we543543 wrote:關於咖啡風味的簡單分辨,個人一直認為是多數人的本能,比較複雜的分辨才是天分或後天的訓練。就像上街吃牛肉麵,分出不同店家的差異應該是多數人都辦得到的。 的確是實話,我雖然每天喝,也知道每天味道都不太一樣,可是真的描述不出來,倒底不同在哪裡。咖啡的原味,當然不喝黑的是無法完全體驗。可惜我就像有人不吃苦瓜一樣,我雖然一年偶爾會喝幾次黑咖啡,卻沒辦法愛喝黑咖啡我喝的咖啡,對講究的人而言,大概只是有咖啡因的苦水,其中香味的部份,其實大多由牛奶,奶油和糖來負責調合。